新書推薦: 
			  
			《 
			什么是教育 “轴心时代”提出者雅斯贝尔斯毕生教育思想精华
			》 
			 售價:HK$ 
			74.8
			 
			 
	
			  
			《 
			创建强势品牌(典藏版)
			》 
			 售價:HK$ 
			130.9
			 
			 
	
			  
			《 
			美绘聊斋志异
			》 
			 售價:HK$ 
			131.8
			 
			 
	
			  
			《 
			启微·红帆:中国东南诏安湾的港口、船货与海洋遗产
			》 
			 售價:HK$ 
			107.8
			 
			 
	
			  
			《 
			全球公民教育:批判性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售價:HK$ 
			74.8
			 
			 
	
			  
			《 
			做事的逻辑:如何持续做正确的事
			》 
			 售價:HK$ 
			47.1
			 
			 
	
			  
			《 
			人形机器人:技术、产业与未来社会 
			》 
			 售價:HK$ 
			108.9
			 
			 
	
			  
			《 
			暗黑历史书系·罗马帝国
			》 
			 售價:HK$ 
			96.8
			 
			 
	
 
       | 
     
      
      
         
          | 編輯推薦: | 
         
         
          |  
            本书记录了数十位活跃在国内外设计一线的中国籍新锐设计师的设计成长历程、设计作品与新锐观念,展现了中国当代设计的强大的新生力量,对艺术设计的学习者和从业者有很好的启发与引领作用。
           | 
         
       
      
      
      
      
         
          | 內容簡介: | 
         
         
          |  
            本书记录了数十位活跃在国内外设计一线的中国籍新锐设计师,通过对这些设计师成长经历、设计观念等诸多方面的个案分析,梳理中国新锐设计师成长历程与新锐观念,展现了中国当代设计的强大的新生力量,对艺术设计的学习者和从业者有很好的启发与引领作用。
           | 
         
       
      
      
      
         
          | 關於作者: | 
         
         
           
            石增泉,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石增泉,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应用设计学院院长,视觉传达设计学院院长,现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考试全国统考命题组负责人,山东包协设计委主席。
  设计作品获得国 家级奖项十余项,省级奖项四十余项,作品被多家美术馆收藏,千余件设计作品被企业和社会采用。
           | 
         
       
      
      
      
      
         
          | 目錄: 
           | 
         
         
           
            李少波
 设计是一种修行1
 潘婕
 闯荡纽约的中国时尚客15
 陈楠
 以文字向传统与时尚致敬27
 王歌风
 讲述这个时代的设计寓言41
 王绍强
 做亚洲最好的设计交流传播平台55
 王子源
 既古且新的设计理想69
 吴帆
 “非典型”平面设计师83
 吴伟
 展示设计师角色的多样可能111
 向帆
 看见看不见135
 许力
 设计修远,吾将上下求索147
 彦风
 永远做一名初学者161
 赵学亦
 以“万变应不变”的艺术家型设计师175
           | 
         
       
      
      
      
         
          | 內容試閱: 
           | 
         
         
           
            在世界艺术设计的历史长河里,有两场著名的艺术革新运动发生在20 世纪。一场是发轫于20 世纪之初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以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为代表的现代艺术运动开启了设计界对于机器、大工业以及未来的积极探索,其影响之深远,意义之重大有目共睹;另一场则是20 世纪60 年代成熟兴盛起来的所谓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诸如波普艺术、解构主义、混沌主义等皆是这一艺术思潮的具体表现,经历了二十来年的发展后,这场运动偃旗息鼓,成为边缘。对于这两场艺术运动,世人的价值评价或许高低不同,但对某个历史节点来说二者都具备的开创精神却是同样值得赞许和纪念的,前者改变了欧洲绘画艺术延续几个世纪的写实特性,后者则对形式化了的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发出变革的呼声。
 继承与发扬是艺术与设计的文脉所在,开拓与创新则是艺术与设计的永恒主题,这对看似矛盾的范畴,其实在艺术与设计的历史中无处不在,相互纠葛,并共同存在于每一名设计师的成长历程之中。一个设计师的成长过程充满了继承传统与挑战权威的冲突—基于过去又面向未来、汲取历史又标榜创新。有着上百年现代设计发展史的西方如此,融入现代设计观念仅仅几十年的中国也是如此。中国当代设计师如何迅速而独立的成长?如何处理强大的历史积淀与诱人的创新未来?带着这些问题,自2013 年开始,我们组织了一个由高校教授、设计专业研究生、行业设计师以及出版从业人员构成的研究团队,对中国当代设计师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进行观察、记录和探究,以期寻找到中国当代新锐设计师的成长心路。四年来我们追踪采访了几十位中国当代年轻设计师,并以文字、声音、影像等方式记录他们的成长历程、设计作品以及新锐观念等。在此期间,我们通过发表文章、举办论坛、创办沙龙、邀请讲座、出版图书等方式向社会大众、设计专业学生、相关产业推介这些新锐设计师,向所有关心和热爱中国设计的人们展示中国当代设计的新锐力量。在这本书里我们记录了数十位活跃在国内外设计一线的中国籍新锐设计师。
 本书的出版要感谢本书所编选的诸位设计师,是诸位的精彩设计人生让我们对中国当代设计充满信心和期待。当然,我们还要很虔诚地感谢拿到这本书的每一位读者,有了你们的关注和努力,中国设计的明天定会更加美好。
 作者
 2017年6月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