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消息(贾平凹新书,长篇笔记体小说)
			》
 售價:HK$ 
			75.9
 
  《 
			长安四千年:都城史视角下的王朝兴衰史
			》
 售價:HK$ 
			184.8
 
  《 
			渔樵问对
			》
 售價:HK$ 
			64.9
 
  《 
			一起探索港珠澳大桥
			》
 售價:HK$ 
			107.8
 
  《 
			精益医疗 医疗质量、患者服务与医院效益的协同增长之道 医院管理底层逻辑解析手册+新医改时代医院生存指
			》
 售價:HK$ 
			86.9
 
  《 
			怪谈百物语:魂手形 宫部美雪作品
			》
 售價:HK$ 
			63.8
 
  《 
			北境之王 白刃 奥斯瓦尔德与不列颠七国时代 魔戒 冰与火之歌 现实版  圣王 奥斯瓦尔德及其所处的不
			》
 售價:HK$ 
			118.8
 
  《 
			2025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年度报告
			》
 售價:HK$ 
			379.5
 
 
 | 
         
          | 編輯推薦: |   
          | 意识如大脑之宝藏,深藏着引人入胜的智慧地图;意识如大脑之圭臬,指引着人类行为最终的走向。作者将意识和潜意识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整合在一起,为读者展示意识心理的完整全貌。 |  
         
          | 內容簡介: |   
          |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创立心理实验室研究意识观念,以意识观念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心理学正式问世。如弗洛伊德所说,人的意识心理只是浮在沧海水面的冰山一角,而更多的潜意识心理则隐藏在冰山之下。长时间以来,关于意识和无意识的心理现象都是由不同的心理学家各自分开研究并发展起来,在本书中,笔者在身心并行同一论的指导下,将意识和潜意识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整合在一起进行研究,集为十五章的意识心理学,为读者展示意识心理的完整全貌。 |  
         
          | 關於作者: |   
          | 李汉松,1922年7月出生于浙江龙游灵山。195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后留校任郭一岑教授的助教,开始从事西方心理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至今60余年。曾任《中华当代文化名人大辞典》心理学卷编委,《世界百科著作辞典心理学卷名著引导》主编,《心理学大辞典外国心理学史》副主编。 60多年来,对心理学的研究一以贯之,笔耕不辍,著述丰富。专著有《心理学的故事》原名《西方心理学史》,译作有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彼得罗夫斯基《年龄特征与教育》等
 |  
         
          | 目錄: |   
          | 第一章 绪论:潜意识的由来与作用
 第一节潜意识的发现和意义  3
 第二节潜意识的特点  4
 第三节潜能的特性  8
 第四节如何调动潜意识的力量  9
 第二章
 整体的意识心理
 第一节整体意识心理概述  15
 第二节研究综合途径  17
 第三节整体的意识心理的意义  18
 第三章
 人脑和意识
 第一节人脑及其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机能  21
 第二节意识结构及其要素的分析研究  33
 第三节意识活动的神经心理学  42
 第四章
 潜意识
 第一节潜意识概述  51
 第二节潜意识的形成  54
 第三节潜意识的激发  57
 第四节潜意识意识与潜意识的不同  59
 第五章
 感觉系统
 第一节感觉转录  69
 第二节阈上感觉的测量  71
 第三节韦伯定律  76
 第四节阈限测量  77
 第五节听觉  79
 第六节视觉  81
 第六章
 知觉
 第一节知觉的特性  99
 第二节知觉与感觉  100
 第三节知觉的基本特征  101
 第四节知觉定势  108
 第五节错觉和幻觉  112
 第六节知觉理论  116
 第七节研究历史  119
 第七章
 注意
 第一节注意概述  123
 第二节注意和意识  124
 第三节选择性注意的模型和注意的生理机制  125
 第四节注意的外部表现  126
 第五节外显性注意与内隐性注意  128
 第六节注意障碍  129
 第七节研究历史  129
 第八节最近的研究  130
 第八章
 记忆
 第一节记忆过程概述  139
 第二节记忆的分类  140
 第三节记忆研究起源与发展  141
 第四节什么是人的记忆  142
 第五节记忆特征和遗忘特征的区别  146
 第六节记忆潜力  148
 第七节研究成果  150
 第八节记忆品质  151
 第九节记忆法则  154
 第十节记忆原理  158
 第十一节影响检索效果的因素  160
 第九章
 思维
 第一节思维概述  165
 第二节思维方式  167
 第三节思维载体和基本特征  168
 第四节思维过程  176
 第五节思维惰性  177
 第六节思维方式  179
 第十章
 情绪情感
 第一节概述  183
 第二节情绪  184
 第三节其他信息  185
 第十一章
 意志
 第一节基本形式  191
 第二节运行程序  195
 第三节意志素质  198
 第四节数学模型  199
 第五节逻辑关系  202
 第六节意志过程  203
 第七节训练过程  204
 第十二章
 个性及其结构
 第一节潜意识的意向和个性  211
 第二节个性研究的进展  212
 第三节个性结构  221
 第十三章
 气质和性格
 第一节气质  225
 第二节气质和性格  228
 第三节性格的基本特征  230
 第四节性格的六种类型  231
 第五节如何完善自己的性格  234
 第十四章
 能力
 第一节能力的概述  239
 第二节能力的一般趋势  241
 第三节技能的相互作用:迁移  242
 第四节能力、才能与天才  244
 第五节非智力因素在创造性活动中的意义  246
 第十五章
 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个性形成的因素分析  253
 第二节个性形成发展的阶段论  257
 第三节关于个性发展的理论  262
 第四节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271
 |  
         
          | 內容試閱: |   
          |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创立心理实验室研究意识观念,这是心理学史上公认的用实验室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的开始。这是以意识观念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心理学正式问世的年代。1895年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合作出版《癔症研究》,提出潜意识的防御心理机制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标志着精神分析潜意识或称无意识心理学的正式问世。从此以后的多少年来,心理学史上存在着分别以研究意识和潜意识为对象的两大派别,它们分道扬镳各自发展推广,直到现在未见有人将它们加以融合形成一个统一取向的心理学对象来研究。其实,冯特传统的意识心理学,只是侧重研究意识的理智方面;弗洛伊德则强调潜意识的情绪。冯特的意识心理学创立于著名的德国莱比锡大学,得到学院心理学家的大力支持和继承发展,形成一种学院派传统的心理学,经过百十年来众多心理学家前赴后继的努力,出现了心理学派别林立的局面;另一方面,尽管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潜意识学说,起初被学院派视为旁门左道,不屑一顾,但由于对神经症患者的长期诊断治疗颇受患者的欢迎而得到发展,以及新旧精神分析学派的世代继承发展,出现了日趋繁荣发展的景象。 其实,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的,人的意识心理只是浮在沧海水面的冰山一角,而更多的潜意识心理则隐藏在冰山之下。历史上由于学院派的人文环境优越,意识心理学在科学席位上占了优势,研究者经过世代相承地前赴后继的发展,取得了大量颇有成效的科学业绩,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心理学获得了科学依据,加强了认识心理研究的科学性。后来,对于情绪心理方面的神经心理学,为新精神分析者赖希1897~1957提出,外周的自主神经系统也是意识心理的物质基础,并将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的自主神经系统捆绑在一起,致使意识和情绪的神经心理学得到结构和机能上的统一研究,赖希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他的身心并行同一论。这是神经心理学史上亘古未有的一次大跃进,具有深刻的历史贡献和巨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将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的自主神经系统捆绑在一起,成为意识和情绪共同的神经心理学的物质基础,为意识和情绪心理作为一个整体取得科学根据。事实证明,意识、情绪二者都是整个意识心理不可或缺的。心理学史上自冯特创建科学的意识心理学之后,相继出现了德国冯特、铁钦纳的构造主义,美国的机能心理学,和后来的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皮亚杰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派等,其实都属于认知心理或人格心理学领域,研究情绪的只是精神分析。所有这些学派的成果都按自身确定的思想路线进行研究,只是从各种不同的侧面研究整个心理现象的某一部分,难以满足人类完整的意识心理所要求的研究任务,终于造成心理学处于群龙无首的分裂状态,而出现了后现代的认知神经科学、进化心理学、生态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女性主义心理学、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尽管它们都重视以人为本,但具体做法却各执一端,致使分支学科丛生,难以成为完整的意识心理学的研究取向。赖希身心并行同一论的提出,为完整地研究意识心理的新取向提供了神经心理学的理论假设,从而萌发出取得统一研究心理现象全貌的物质基础,为整体的意识心理学正确健康发展的科学前景创造了可能性。
 其次,长时间以来关于意识和无意识的心理现象都是由不同的心理学家各自分开发展起来的,意识心理主要研究认知;精神分析的无意识即潜意识则以研究情绪为主要研究对象,因而对意识和潜意识情绪只是分别进行了研究。如今有了身心并行同一论可以将意识和情绪整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也就是将意识和潜意识形成统一的研究对象,这就形成了意识心理概念的完整性,并且得到理论上的支持和神经生理学即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围自主神经系统一起成为神经心理学的科学依据,从而使得意识心理学成为一个完整体系,提供了可靠的科学理论根据。
 我们根据以上一些看法进行尝试后,编写成十五章的《意识心理学》,从第一章开始到最后的章节,都是按心理学史的发展和我们的研究所得安排进度编写的。例如,先是介绍意识心理学的产生发展和它的神经心理学研究成果,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潜意识学说的出现和发展,直到我们吸收新精神分析学派赖希提出的身心并行同一论,这才初步形成我们新的意识心理体系。由于初次尝试,错误、缺点不少,敬请读者多多指正,以求得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是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