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鱼缸实验:焦虑爱好者的生存指南
》
售價:HK$
61.6

《
我能把生活过得很好
》
售價:HK$
54.8

《
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一部充满人性温度与历史洞察的大明群像史诗;十八位人物,帝王、巨富、权宦、狂士、文人、英雄……他们是历史的书写者,也是历史的旁观者;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
》
售價:HK$
97.9

《
新民说·管理者为何重要:无老板公司的险境
》
售價:HK$
96.8

《
宇宙(第二卷) 科学元典丛书
》
售價:HK$
107.8

《
了不起的创作者:保持创造力的10堂启发课
》
售價:HK$
64.9

《
爱得太多的父母:14组家庭,20年追踪的家庭教育调查实录
》
售價:HK$
65.8

《
人偶游戏(东野圭吾竟然写过这种惊悚悬疑之作)
》
售價:HK$
65.8
|
內容簡介: |
科研设施与仪器、科学数据与信息、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创新发展的战略资源。厘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概况,对于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科技资源、提高国家科技财政投入效率、加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科技部长期以来积极推动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建设和共享。2002年,科技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和中科院等部门,开展了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整合共享工作,围绕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网络科技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六大领域,建设一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2008年,科技部会同财政部联合开展了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工作,致力于摸清财政投入形成科技资源的底数。2014年以来,按照《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部署,科技部组织各部门、地方积极推进科研设施和仪器的开放共享。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作为科技部直属的从事科技资源建设和共享的专业化机构,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管理和研究工作。目前,我国还没有全面系统反映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发展和共享利用的综合性报告。鉴于此,在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的指导下,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组织研究团队,基于长期的管理和研究工作基础,编写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发展报告(2016)》(以下简称《发展报告》)。《发展报告》重点对2015年度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数据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和挖掘,并全面收集了国内外在科研设施、科学仪器、科学数据、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等各类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和共享方面的数据和案例。《发展报告》力求多层次、多角度、客观反映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发展的总体情况,支撑国家科技管理的宏观决策,加强对全社会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宏观引导。《发展报告》分为四章。*章概述了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内涵与类型、作用与意义,以及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发展的历程。第二章从投入渠道、规模与质量以及自主研发等方面,描述了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建设情况。第三章按资源类型、分层级地介绍了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共享利用情况。第四章概括性地阐述了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发展展望。本报告中描述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主要涵盖了目前高校院所及部分建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企业中财政投入形成的科技资源。受调查渠道范围所限,部分企业拥有的科技资源,特别是企业自行投入形成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没有被纳入本报告的调查范围。此外,由于国外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数据采集相科研设施与仪器、科学数据与信息、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创新发展的战略资源。厘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概况,对于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科技资源、提高国家科技财政投入效率、加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科技部长期以来积极推动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建设和共享。2002年,科技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和中科院等部门,开展了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整合共享工作,围绕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网络科技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六大领域,建设一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2008年,科技部会同财政部联合开展了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工作,致力于摸清财政投入形成科技资源的底数。2014年以来,按照《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部署,科技部组织各部门、地方积极推进科研设施和仪器的开放共享。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作为科技部直属的从事科技资源建设和共享的专业化机构,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管理和研究工作。目前,我国还没有全面系统反映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发展和共享利用的综合性报告。鉴于此,在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的指导下,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组织研究团队,基于长期的管理和研究工作基础,编写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发展报告(2016)》(以下简称《发展报告》)。《发展报告》重点对2015年度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数据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和挖掘,并全面收集了国内外在科研设施、科学仪器、科学数据、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等各类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和共享方面的数据和案例。《发展报告》力求多层次、多角度、客观反映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发展的总体情况,支撑国家科技管理的宏观决策,加强对全社会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宏观引导。《发展报告》分为四章。*章概述了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内涵与类型、作用与意义,以及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发展的历程。第二章从投入渠道、规模与质量以及自主研发等方面,描述了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建设情况。第三章按资源类型、分层级地介绍了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共享利用情况。第四章概括性地阐述了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发展展望。本报告中描述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主要涵盖了目前高校院所及部分建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企业中财政投入形成的科技资源。受调查渠道范围所限,部分企业拥有的科技资源,特别是企业自行投入形成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没有被纳入本报告的调查范围。此外,由于国外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数据采集相
|
內容試閱:
|
科研设施与仪器、科学数据与信息、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创新发展的战略资源。厘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概况,对于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科技资源、提高国家科技财政投入效率、加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科技部长期以来积极推动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建设和共享。2002年,科技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和中科院等部门,开展了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整合共享工作,围绕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网络科技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六大领域,建设一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2008年,科技部会同财政部联合开展了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工作,致力于摸清财政投入形成科技资源的底数。2014年以来,按照《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部署,科技部组织各部门、地方积极推进科研设施和仪器的开放共享。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作为科技部直属的从事科技资源建设和共享的专业化机构,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管理和研究工作。目前,我国还没有全面系统反映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发展和共享利用的综合性报告。鉴于此,在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的指导下,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组织研究团队,基于长期的管理和研究工作基础,编写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发展报告(2016)》(以下简称《发展报告》)。《发展报告》重点对2015年度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数据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和挖掘,并全面收集了国内外在科研设施、科学仪器、科学数据、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等各类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和共享方面的数据和案例。《发展报告》力求多层次、多角度、客观反映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发展的总体情况,支撑国家科技管理的宏观决策,加强对全社会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宏观引导。《发展报告》分为四章。第一章概述了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内涵与类型、作用与意义,以及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发展的历程。第二章从投入渠道、规模与质量以及自主研发等方面,描述了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建设情况。第三章按资源类型、分层级地介绍了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共享利用情况。第四章概括性地阐述了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发展展望。本报告中描述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主要涵盖了目前高校院所及部分建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企业中财政投入形成的科技资源。受调查渠道范围所限,部分企业拥有的科技资源,特别是企业自行投入形成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没有被纳入本报告的调查范围。此外,由于国外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数据采集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