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科学的进步,在于人类不断探寻“山的另一侧”的风景) 》 售價:HK$ 41.8 ![]() 《 量价狙击:精准捕捉股市机会(新时代·投资新趋势) 》 售價:HK$ 86.9 ![]() 《 万有引力书系 万川毕汇:世界环境史国际名家讲座 》 售價:HK$ 96.8 ![]() 《 企业可持续发展/ESG工作实用手册 》 售價:HK$ 50.6 ![]() 《 卧榻之侧:赵匡胤、李煜和他们的时代 》 售價:HK$ 87.9 ![]() 《 HR数智化转型:人机协同与共生 》 售價:HK$ 79.2 ![]() 《 范怨武讲透中医基础理论(全2册,中医临床医生范怨武历经四年精心创作) 》 售價:HK$ 118.8 ![]() 《 怪诞行为学·漫画版——战胜拖延症 》 售價:HK$ 41.8 |
| 內容簡介: |
| 《唐才子传》以诗人登第先后为序,保存了唐代诗人的大量生平资料﹐对各人科举经历记叙详备,又有对诗人艺术得失的品评。对中﹑晚唐诗人事迹所记尤详﹐也包括部分五代诗人。鲁迅先生给好友许寿裳的儿子许世瑛就读清华大学开列了一个必读书目,头两种就是《唐诗纪事》和《唐才子传》。 |
| 目錄: |
|
目录 卷一 六帝 009 王绩 009 崔信明 010 王勃 011 杨炯 011 卢照邻 012 骆宾王 012 杜审言 013 沈佺期 013 宋之问 014 刘希夷 014 陈子昂 015 李百药 016 李峤 016 张说 017 王翰 017 吴筠 018 张子容 018 李昂 018 孙逖 019 卢鸿 019 王泠然 019 刘眘虚 020 王湾 020 崔颢 020 祖咏 021 储光羲 021 卷二 包融 022 崔国辅 022 卢象 023 綦毋潜 023 王昌龄 023 常建 024 贺兰进明 024 崔曙 025 陶翰 025 王维 025 薛据 026 刘长卿 026 李季兰 027 阎防 028 李颀 029 张 029 孟浩然 029 丘为 030 李白 030 杜甫 031 郑虔 033 高适 033 沈千运 034 孟云卿 034 卷三 岑参 036 王之涣 036 贺知章 037 包何 037 包佶 037 张彪 038 李嘉祐 038 贾至 039 鲍防 039 殷遥 040 张继 040 元结 040 郎士元 041 道人灵一 041 皇甫冉 042 皇甫曾 043 独孤及 043 刘方平 044 秦系 044 张众甫 045 严维 045 于良史 045 灵彻上人 046 陆羽 046 顾况 047 张南史 048 戎昱 048 古之奇 049 苏涣 049 朱湾 050 张志和 050 卷四 卢纶 052 吉中孚 052 韩翃 053 耿 053 钱起 053 司空曙 054 苗发 055 崔峒 055 夏侯审 055 李端 055 窦叔向 056 康洽 056 李益 057 冷朝阳 058 章八元 058 畅当 058 王季友 059 张谓 059 于鹄 060 王建 060 韦应物 061 皎然上人 062 武元衡 062 窦常 063 窦牟 063 窦群 064 窦庠 064 窦巩 064 刘言史 065 刘商 065 卷五 卢仝 066 马异 066 刘叉 067 李贺 067 李涉 068 朱昼 069 贾岛 069 庄南杰 071 张碧 071 朱放 071 羊士谔 072 姚系 072 麹信陵 072 张登 072 令狐楚 073 杨巨源 073 马逢 073 王涯 074 韩愈 074 柳宗元 075 陈羽 076 刘禹锡 076 孟郊 077 戴叔伦 078 张仲素 078 吕温 079 张籍 079 雍裕之 080 权德舆 080 长孙佐辅 080 杨衡 081 卷六 白居易 082 元稹 083 李绅 084 鲍溶 084 张又新 085 殷尧藩 085 清塞 086 无可 086 熊孺登 086 李约 087 沈亚之 087 徐凝 088 裴夷直 088 薛涛 088 姚合 089 李廓 090 章孝标 090 施肩吾 091 袁不约 091 韩湘 091 韩琮 092 韦楚老 092 张祜 093 刘得仁 094 朱庆余 095 杜牧 095 卷七 杨发 097 李远 097 李敬方 098 许浑 098 雍陶 099 贾驰 099 伍乔 100 陈上美 100 李商隐 101 喻凫 102 薛逢 102 赵嘏 103 薛能 104 李宣古 104 姚鹄 105 项斯 105 马戴 106 孟迟 106 任蕃 106 顾非熊 107 曹邺 108 郑嵎 108 刘驾 108 方干 109 李频 110 李群玉 110 卷八 李郢 112 储嗣宗 112 刘沧 113 陈陶 113 郑巢 114 于武陵 114 来鹏 114 温庭筠 115 鱼玄机 116 邵谒 116 于 117 李昌符 117 翁绶 118 汪遵 118 沈光 119 赵牧 119 罗邺 119 胡曾 120 李山甫 120 曹唐 121 皮日休 122 陆龟蒙 123 司空图 124 僧虚中 125 周繇 125 卷九 崔道融 127 聂夷中 127 许棠 128 公乘亿 128 章碣 128 唐彦谦 129 林嵩 129 高蟾 129 高骈 130 牛峤 131 钱珝 131 赵光远 131 周朴 132 罗隐 132 罗虬 134 崔橹 134 秦韬玉 135 郑谷 136 齐己 136 崔涂 137 喻坦之 137 任涛 138 温宪 138 李洞 138 吴融 139 韩偓 140 唐备 140 王驾 141 戴思颜 141 杜荀鹤 141 卷十 王涣 143 徐寅 143 张乔 143 郑良士 144 张鼎 144 韦庄 144 王贞白 145 张 146 翁承赞 146 王毂 147 殷文圭 147 李建勋 148 褚载 148 吕岩 149 卢延让 150 曹松 151 裴说 152 贯休 152 张瀛 153 沈彬 153 唐求 154 孙鲂 154 李中 155 廖图 155 孟宾于 156 孟贯 156 江为 157 熊皎 157 陈抟 157 |
| 內容試閱: |
|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谈论诗歌,唐代是绕不过的重要时期,唐诗是难以企及的巅峰。
有唐一代,诗坛英杰辈出,群星璀璨,使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然而,唐、五代诸史中诗人入传者很少,传记也十分简略。在《唐才子传》以前,还没有一部唐代诗人传记的专书。大多数诗人的生平资料,散见于唐宋人的诗文集、笔记小说、诗话、书目提要等文献中。 《唐才子传》由辛文房编纂而成。辛文房,字良史,元代西域人,曾官省郎,是一位极为热爱唐诗又非常倾慕唐代诗人的才子。但由于史料缺乏,很难考察他的详细经历,殊为可惜。 我们通过《唐才子传》可以领略辛文房那旁搜博采、驾驭史料的非凡能力,欣赏他的才思。至元代,文房对唐宋以来的大量史料广为搜罗,排比考订,并触事兴怀,间出精彩评论,精心结撰成《唐才子传》。此书对中﹑晚唐诗人事迹所记尤详﹐也包括部分五代诗人。按诗人登第先后为序,保存了唐代诗人大量的生平资料,对其科举经历的记叙更为详备。传后又有对诗人艺术得失的品评,多存唐人旧说,其中颇有精辟之见。清人伍崇曜称:其书评骘精审,似钟嵘《诗品》;标举新异,似刘义庆《世说》;而叙次古雅,则又与皇甫谧《高士传》相同。 《唐才子传》被列为国学入门必读书目之一。鲁迅先生从不向人推荐所谓必读书目,却私下向好友许寿尚之子推荐了几本可以参看的古典书籍,其中就有《唐才子传》。 为让读者了解本书全貌,本书在编选过程中,不做删减。如果读者需要了解《唐才子传》的详细情况,可进一步阅读傅璇琮所编《唐才子传校笺》。该版本以日茂元刊十卷本为底本,校以日藏五山本、正保本、《佚存丛书》本以及《四库全书》本、三间草堂本、《指海》本等海内外世传版本,校订精审,堪称定本。 序 魏帝著论,称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未若文章之无穷。诗,文而音者也。唐兴尚文,衣冠兼化,无虑不可胜计。擅美于诗,当复千家。岁月荏苒,迁逝沦落,亦且多矣。况乃浮沉畏途,黾勉卑官,存没相半,不亦难乎?崇事奕叶,苦思积年,心神游穹厚之倪,耳目及晏旷之际,幸成著述,更或凋零,兵火相仍,名逮于此,谈何容易哉!夫诗所以动天地,感鬼神,厚人伦,移风俗也。发乎其情,止乎礼义,非苟尚辞而已。溯寻其来,《国风》《雅》《颂》开其端,《离骚》《招魂》放厥辞;苏、李之高妙,足以定律,建安之遒壮粲尔成家,烂熳于江左,滥觞于齐、梁,皆袭祖沿流,坦然明白。铿锵愧金石,炳焕却丹青。理穷必通,因时为变,勿讶于枳橘非土所宜,谁别于渭、泾投胶自定,盖系乎得失之运也。唐几三百年,鼎钟挟雅道,中间大体三变。故章句有焦心之人,声律至穿杨之妙,于法而能备,于言无所假。及其逸度高标,余波遗韵,临高能赋,闲暇微吟,旧格、近体、古风、乐府之类,芳沃当代,响起陈人,淡寂无枯悴之嫌,繁藻无淫妖之忌,犹金碧助彩,宫商自协,端足以仰绪先尘,俯谢来世,清庙之瑟,薰风之琴,未或简其沉郁,两晋风流不相下于秋毫也。余遐想高情,身服斯道,穷其梗概行藏,散见错出,使览于述作,尚昧音容,洽彼姓名,未辨机轴,尝切病之。顷以端居多暇,害事都捐,游目简编,宅心史集,或求详累帙,因备先传,撰拟成篇,班班有据,以悉全时之盛,用成一家之言,各冠以时,定为先后,远陪公议,谁得而诬也!如方外高格,逃名散人,上汉仙侣,幽闺绮思,虽多微考实,故别总论之。天下英奇,所见略似,人心相去,苦亦不多。至若触事兴怀,随附篇末,异方之士,弱冠斐然,狃于见闻,岂所能尽。感倡斯盟,尚赖同志相与广焉。庶乎作九京于长梦,咏一代之清风,后来奋飞可畏,相激百世之下,犹期赏音也。传成,凡二百七十八篇,因而附录不泯者又一百二十家,厘为十卷,名以《唐才子传》云。有元大德甲辰春引。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