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亲爱的族人:菲利普王之战的新叙事(横扫北美史学界各项大奖 以印第安女王视角重写北美大陆的反殖民之战)
			》
 售價:HK$ 
			140.8
 
  《 
			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
			》
 售價:HK$ 
			93.5
 
  《 
			什么是新疆
			》
 售價:HK$ 
			195.8
 
  《 
			多资产多策略投资实战
			》
 售價:HK$ 
			97.9
 
  《 
			乳腺整合肿瘤学 国际经典乳腺肿瘤学译著 一部聚焦乳腺肿瘤综合治疗的实用专著
			》
 售價:HK$ 
			140.8
 
  《 
			识药食药——免“疫”防病
			》
 售價:HK$ 
			53.9
 
  《 
			钩针编织曼陀罗花样
			》
 售價:HK$ 
			65.8
 
  《 
			两晋南北朝史 一口气看懂两晋南北朝史
			》
 售價:HK$ 
			74.8
 
 
 | 
         
          | 內容簡介: |   
          | 《含弘教育学术文丛:学术伦理及其规制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导论,学术不端治理路径的反思,学术伦理的现状调查及结果审视,学术伦理规制的价值依据及目标结构,学术伦理规制的对象及主体,学术伦理规制的实施,结语,参考文献。 |  
         
          | 目錄: |   
          |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的设计
 第一章 学术不端治理路径的反思
 一、学术不端治理路径的回顾与困惑
 二、学术不端治理路径的新视角:学术伦理规制
 三、学术伦理的理论阐释
 第二章 学术伦理的现状调查及结果审视
 一、学术伦理的现状调查:学术伦理失范
 二、学术伦理失范的表现:学术不端
 三、学术伦理失范的原因审查
 第三章 学术伦理规制的价值依据及目标结构
 一、学术伦理规制内涵
 二、学术伦理规制的价值依据
 三、学术伦理规制的目标结构
 第四章 学术伦理规制的对象及主体
 一、学术伦理关系的特点
 二、学术伦理规制的对象学术活动主体
 三、学术伦理规制的主体阐释
 第五章 学术伦理规制的实施
 一、价值维度的建构:学术伦理价值观的培育
 二、制度维度的建构:学术伦理制度化
 三、组织维度的建构:组织机构建设
 四、利益维度的建构:关系主体的利益调控
 结语
 参考文献
 |  
         
          | 內容試閱: |   
          | 《学术伦理及其规制研究》: 一、学术不端治理路径的回顾与困惑
 (一)学术不端治理路径的呈现
 学术不端行为给学术界、学术研究带来极大的危害,严重地影响学术研究的方向,偏离了学术求真、追善的本质,也会弱化、偏离甚至是背离其创新的本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政府和社会为规范学术不端行为踏上了漫长的学术治理之路。其治理途径主要从道德规范建设、制度建设、法律建设还有技术遏制等方面进行。
 学术治理的道德规范建设。面对学术不端等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人们的第一反应是打击学术腐败,进行学术规范建设。20世纪90年代初《学人》主编陈平原的《学术史研究随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蒋寅的《学术史研究与学术规范化》这两篇文章从学术史的角度提出学术规范问题。随后1998年邓正来教授的《研究与反思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辽宁大学出版社)等都对学术道德规范有着专门的讨论。同时一些杂志社、学术会议举行了学术规范的讨论,弘扬学术道德。如1993年《中国书评》杂志创刊,《北京青年报》理论部也围绕规范化与本土化:社会科学寻求新秩序研讨会,寻求建立学术研究规范、推动学术发展。同时,媒体大量曝光学术不端行为,一些专著诸如1999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丑陋的学术人》,2001年出版的《中国学术腐败批判》被誉为学术打假专著。一些专门推行学术规范讨论以促进学术道德的学术网站也建立起来,如著名的杨玉圣教授创建的学术批评网,专门进行学术道德规范讨论;出现了学术打假斗士方舟子;等等。这些对什么是规范、为什么要规范等重要概念的理解和阐释起着巨大的作用,并对如何进行学术规范化进行了意义上的阐释和一定程度上的澄清,对推动学术规范化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
 除了学术界自身对建设学术道德规范在做努力之外,国家相关部门也从宏观角度全面系统地进行学术道德规范建设。教育部于2002年2月27日发布《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五项基本原则和六条具体措施,要求学术研究的相关部门端正学术研究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并已经具体到学术评审机制、违反学术规范的惩罚机制以及关于学历、学位证书的管理等方面,对于规范学术行为起了一定的作用。
 学术治理的制度建设。学术治理的制度建设主要落脚在学术研究领域、项目申请、学术评审领域和学术奖励领域,围绕着这些领域国家相关部门十几年内颁布了一系列规范学术行为的文件,如2004年,教育部发布了被称为学术宪章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在项目申请、学术奖励和学术评审等领域,国家着重加强对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使用的管理,如2011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教社科[2011]4号)等。除了规范学术行为的文件外,就如何处理违背学术规范的行为相关部门也颁布了相应的惩处措施。同时,与国家各部门的学术研究管理相回应,一些部属、地方性大学和科研部门也制定了加强学术行为规范的系列规章制度。
 除了上述纲领性文件外,有学者提出更为具体的制度约束方法。首先,应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学术道德教育、诚信教育以及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内化。其次,应加强学术监督、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建立长效监督机制。第三,在项目申请和学术评审方面要改进和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确定学术指标、评价指标,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实行匿名评审、专家回避等制度,健全学术批评方法,健全学术批评制度。第四,在学术奖励领域,减少荣誉奖励的物质化倾向、减少荣誉奖励的含金量,以确立价值、精神为导向的奖励方向。同时,对于学术违规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制,建立相应的惩戒机制。学术治理的制度建设主要是围绕三个领域(学术研究、项目评审和评价、学术奖励)五个方面(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合理的领导管理机制、系统的监督约束机制和有效的惩戒处罚机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