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四海资身笔一枝:唐寅的书画人生【全球33家顶级机构珍藏,全景展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艺术世界】
			》 
			 售價:HK$ 
			184.8
			 
			 
	
			  
			《 
			50岁后的家庭生活:中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家务劳动与孩童照料
			》 
			 售價:HK$ 
			140.8
			 
			 
	
			  
			《 
			《正义论》导读 壹卷Yebook 理解《正义论》关于哲学、科学、社会、历史和人类未来的批判性思考
			》 
			 售價:HK$ 
			90.2
			 
			 
	
			  
			《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平装版 全八册)
			》 
			 售價:HK$ 
			327.8
			 
			 
	
			  
			《 
			万物皆有时:中世纪的时间与生活
			》 
			 售價:HK$ 
			96.8
			 
			 
	
			  
			《 
			英特纳雄耐尔——《国际歌》的诞生与中国革命
			》 
			 售價:HK$ 
			184.8
			 
			 
	
			  
			《 
			去看看!我们的世界自然遗产(全5册)
			》 
			 售價:HK$ 
			105.6
			 
			 
	
			  
			《 
			爱丁堡古罗马史(上辑1-4卷)
			》 
			 售價:HK$ 
			306.7
			 
			 
	
 
       | 
     
      
      
      
      
         
          | 內容簡介: | 
         
         
           
            *部分:绪论。这部分主要介绍本书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并综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并发现其中的可以改进的地方,对本书研究意义予以支持。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第二部分:股指期货市场特征描述。这部分先后从理论层面与实证分析层面研究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基本特征。在理论分析部分,首先对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做一介绍,然后就国内外期货市场之间的差异做比较分析。在实证分析的部分,首先,研究了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日内特征,并与国外成熟市场比较、与现货市场比较,发现共性与差异。然后,本部分又研究了股指期货的收益率、交易量及持仓量之间的实时互动关系,分析股指期货的价格与交易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和领先滞后关系。
 第三部分:期现货市场联动性研究。这部分从价格、收益率、波动性研究与价格研究两等多个角度分析股指期货市场与股指现货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首先对股指期货推出前、推出后及全样本的数据建立模型,分析股指期货的推出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变化、及异同,以及市场对利多利空消息的非对称性影响。然后通过对股指期货与股指现货的联动性分析,研究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程度有多大,影响时间有多长,以及信息是怎样在两个市场间传递的。
 第四部分:市场风险研究。这部分首先研究了基于高频数据的股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波动率的估计,从而计算两个市场在*风险下的在险价值VaR,然后研究了两个市场之间的各*风险溢出方向,判断股指期货市场对*风险信息的反应能力与传递能力。*部分:绪论。这部分主要介绍本书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并综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并发现其中的可以改进的地方,对本书研究意义予以支持。
 第二部分:股指期货市场特征描述。这部分先后从理论层面与实证分析层面研究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基本特征。在理论分析部分,首先对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做一介绍,然后就国内外期货市场之间的差异做比较分析。在实证分析的部分,首先,研究了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日内特征,并与国外成熟市场比较、与现货市场比较,发现共性与差异。然后,本部分又研究了股指期货的收益率、交易量及持仓量之间的实时互动关系,分析股指期货的价格与交易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和领先滞后关系。
 第三部分:期现货市场联动性研究。这部分从价格、收益率、波动性研究与价格研究两等多个角度分析股指期货市场与股指现货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首先对股指期货推出前、推出后及全样本的数据建立模型,分析股指期货的推出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变化、及异同,以及市场对利多利空消息的非对称性影响。然后通过对股指期货与股指现货的联动性分析,研究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程度有多大,影响时间有多长,以及信息是怎样在两个市场间传递的。
 第四部分:市场风险研究。这部分首先研究了基于高频数据的股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波动率的估计,从而计算两个市场在*风险下的在险价值VaR,然后研究了两个市场之间的各*风险溢出方向,判断股指期货市场对*风险信息的反应能力与传递能力。
 第五部分:流动性调整的风险研究。这部分首先对流动性及其各种衡量指标进行分析,给出了适用于我国订单驱动型市场的流动性指标。然后从两个不同方面研究了将流动性纳入市场风险的方式。
 第六部分:总结。这部分对本书的重要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归纳。
           | 
         
       
      
      
      
         
          | 關於作者: | 
         
         
          |  
            刘向丽,1996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北京胶东大学理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9年至今,在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工程系任教。研究领域为,金融工程,计量分析,金融市场微观结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