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书立方 中国文化常识口袋文库 礼盒装共30册
			》
 售價:HK$ 
			330.0
 
  《 
			突破平面Photoshop 2025设计与制作剖析
			》
 售價:HK$ 
			75.9
 
  《 
			如果未来可以被编辑 关于基因编辑的技术、哲学和艺术悖论
			》
 售價:HK$ 
			64.9
 
  《 
			数字芯片后端设计基础与实践(微课版)
			》
 售價:HK$ 
			65.8
 
  《 
			AI赋能财务:写给CFO的AI使用手册
			》
 售價:HK$ 
			98.8
 
  《 
			无人机技术 未来趋势与实际应用
			》
 售價:HK$ 
			184.8
 
  《 
			谁在研究中国:海外中国研究中心要览
			》
 售價:HK$ 
			88.0
 
  《 
			小白理财进阶之道:富爸爸的财富花园+财务自由笔记+有钱人穷的时候都在做什么(共3册)
			》
 售價:HK$ 
			197.3
 
 
 | 
         
          | 編輯推薦: |   
          | 11位骨灰级哺乳动物科普人,写给大家的趣味科学书!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囊括了198种哺乳动物物种,近70种珍稀哺乳动物,近260个丰富物产知识,近120个动物科学探索故事,近20个*自然生态保护区和动物养育基地,还有动物生境、寻踪图、动物科学人一本有趣的科学书,好玩儿的科学书,好学的科学书! |  
         
          | 關於作者: |   
          | 《知识就是力量》创刊于1956年,由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刊名,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科学普及出版社主办的青少年综合图文科普期刊。 《知识就是力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凝聚了众多科普工作者的心血,许多著名科学家,如高士其、茅以升、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周光召、白春礼等都为其创作了很多优秀的科普文章。目前活跃在中国科学界的不少专家,甚至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经是《知识就是力量》的读者,许多科技人才也是从小看着《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喜欢上科学,最终走进科学的殿堂的。
 
 本书包含以下作者的文章:
 蒋志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博士,长期从事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学领域研究。
 冯利民: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生态学博士,主要开展虎豹等大型猫科动物生态学研究和保护。
 郭耕: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副馆长,高级经济师,科普作家,自称四不像。《知识就是力量》创刊于1956年,由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刊名,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科学普及出版社主办的青少年综合图文科普期刊。
 《知识就是力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凝聚了众多科普工作者的心血,许多著名科学家,如高士其、茅以升、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周光召、白春礼等都为其创作了很多优秀的科普文章。目前活跃在中国科学界的不少专家,甚至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经是《知识就是力量》的读者,许多科技人才也是从小看着《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喜欢上科学,最终走进科学的殿堂的。
 
 本书包含以下作者的文章:
 蒋志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博士,长期从事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学领域研究。
 冯利民: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生态学博士,主要开展虎豹等大型猫科动物生态学研究和保护。
 郭耕: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副馆长,高级经济师,科普作家,自称四不像。
 李德生:中国保护*研究中心博士,是提高*繁育力和*野化培训与放归研究的主研人员。
 赵翔: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主要从事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工作。
 肖凌云:北京大学自然保护和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博士,主要从事雪豹生态学的研究。
 张建文: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主要从事菊科莴苣族相关类群的研究。
 吴福星: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博士,主要从事于海洋哺乳类动物的研究。
 韦晔:热情的生态旅行爱好者,涉足野生动物摄影多年,曾长期从事野生动物报道,遍走中国大江南北,拍摄了大量的野生动物作品。
 段煦:《中国国家地理》专栏作者,中国科学院科普频道工作人员,极高点击率的博物地理科普博客的主人。
 赵佳:
 |  
         
          | 目錄: |   
          | 目录 大熊猫:国人挚爱的旗舰物种 李德生
 追踪地球秘境新居民 江泓
 走进林海雪原,追寻东北虎的踪迹 冯利民
 马上有一切:说说马儿的那些事儿 郭耕
 拯救那即将消逝的濒危物种 蒋志刚
 夜空中的吸血鬼 江泓
 双獭奇兵 赵翔
 鹿苑寻鹿 郭耕
 驯鹿:最长的奔跑是折返北极圈 江泓
 动物中的超级女汉子 段煦
 图说雪豹妈妈这一年 赵翔
 青藏高原特有的有蹄类动物 蒋志刚
 关于岩羊的那些事儿 肖凌云
 斑海豹寻踪记 韦晔
 北极生物圈 赵佳
 南极生物圈 赵佳
 探秘南极海兽 吴福星
 |  
         
          | 內容試閱: |   
          | 追踪地球秘境新居民 撰文  江泓
 
 生命是地球最伟大的创造,在我们居住的星球上生活着种类繁多的动植物。17 世纪之后,随着现代生物学的诞生,人们开始系统而科学地认识身边的生命,特别是那些外形各异的神奇动物。经过400 多年的发现研究,人类目前已经命名了大约150 万种动物。随着人们对地球探索的深入,几乎每天都有新物种被发现,下面就让我们认识几种2013~2014 年刚被命名的动物,它们以独特的外形和生存习性丰富了动物的世界,也让我们大开眼界。
 小型犬浣熊:高山上的泰迪熊
 小型犬浣熊是一种居住在高山上的萌到爆的小动物,它们全身毛茸茸,长有一双大眼睛。
 小型犬浣熊生活在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境内的安第斯山脉中, 2013 年被命名。其实早在100 年前,人们就获得了小型犬浣熊的标本,但直到2003 年,生物学家才发现它的与众不同。10 年后,生物学家终于将这种小动物"带出" 了山地森林。
 小型犬浣熊看上去非常可爱,
 不禁让人想起泰迪熊,
 其体长约35 厘米,体重不到1 千克,比猫还要小。小型犬浣熊头大脸圆,脸上有一对具有夜视能力的大眼睛。它们身体长四肢短,身后还有一根长尾巴。
 小型犬浣熊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树上,小爪子具有很强的攀爬能力。它们主要以水果为食,偶尔也吃小动物,属于杂食性动物。小型犬浣熊是独居动物,它们总是独来独往,在夜晚出来活动。
 小型犬浣熊的发现让人意外又惊喜,这种生活在高山上的小动物是30 多年来人类在西半球发现的第一种食肉目动物,人们被它可爱的样子迷住了。
 华丽稀有蝠
 : 飞行的"熊猫"
 华丽稀有蝠是在夜色里出没的一种小蝙蝠,
 它们身上长着黑白相间的色块。
 华丽稀有蝠生活在非洲苏丹境内的雨林中,2013 年被命名。华丽稀有蝠起初由美国生物学家发现,他们在对比了生活在当地的另一种蝙蝠后确认这是一个全新的蝙蝠属种。
 华丽稀有蝠长度约7 厘米,双翼展开约20 厘米,小脑袋上有一个大鼻子和一双大耳朵,飞行时会发出高频的叫声,并通过接收回波来感知周围的环境。华丽稀有蝠白天躲在山洞中睡大觉,夜晚到森林中捕捉昆虫。华丽稀有蝠最有特色的是,体色以黑色为主,额头上有三块白色的斑点,
 背上、腹部及胸前有白色条纹,胸前的白色条纹就像是在脖子上围了一条白色的围脖。华丽稀有蝠黑白相间的体色不由让人想到了中国国宝大熊猫,
 于是它有了"熊猫蝙蝠"这个绰号。
 卡波马尼貘:亚马孙小长鼻
 卡波马尼貘生活在炎热雨林深处的一种哺乳动物,有胖胖的身体和柔软的小鼻子。
 卡波马尼貘生活在巴西和哥伦比亚境内的亚马孙雨林中,2013 年被命名。卡波马尼貘和亲戚南美貘生活在一起,由于这两种动物实在太像了,长期以来科学家把它们误当作是同一种动物。其实生活在亚
 马孙雨林中的土著居民早就发现卡波马尼貘体型较小,而且毛色较黑,因此称其为"小黑貘"。
 卡波马尼貘长相怪异,与猪有几分相似。不同的是,卡波马尼貘的嘴巴上方长有一个柔软肉质的小长鼻子,进食时它们会用灵活的小鼻子钩住树枝。尽管卡波马尼貘外表看上去笨笨的,但它们行动敏捷,可以在崎岖的山路上快速奔跑。它们是一种胆小害羞的动物,平时隐居在茂密的雨林中,遇到危险时会跳进水中,将小长鼻露出水面帮助呼吸。
 卡波马尼貘是20年来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大型哺乳动物,也是100多年来第一次发现的奇蹄动物。
 卡奎塔红须伶猴:呼噜的红胡子
 卡奎塔红须伶猴是长有红胡子的猴子,栖身于茂密的树林中,它们不但聪明,还能发出猫咪的"呼噜"声。
 卡奎塔红须伶猴生活在哥伦比亚境内的热带雨林中,2010 年被命名。20 世纪60 年代,生物学家就发现了这种动物,但由于当地政局动荡无法进一步研究。2008 年,
 研究人员再次来到哥伦比亚,他们终于有机会近距离与卡奎塔红须伶猴接触。
 卡奎塔红须伶猴和一只猫差不多大,它们的四肢长而灵巧,身上长着棕褐色的毛发,其最大的特征是面部两侧有像胡子一样的红色毛发。卡奎塔红须伶猴通常成双成对地生活在树上,
 它们一次只生一个小宝宝,
 照顾宝宝的任务由雄性负责。卡奎塔红须伶猴通过叫声交流,
 它们高兴时会发出猫一样的" 呼噜" 声。由于栖息地遭到破坏,卡奎塔红须伶猴的数量已不足250 只,
 它们被定为濒临灭绝物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