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数据资产:从价值评估到价值管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4.8
 
  《 
			时代狂澜与士人心波:晚明传奇中的情与理研究
			》
 售價:HK$ 
			96.8
 
  《 
			日本侵华战争及其战后遗留问题和影响
			》
 售價:HK$ 
			74.8
 
  《 
			敢于愤怒:正确发脾气,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
 售價:HK$ 
			65.8
 
  《 
			百越:公元前10至前3世纪东南沿海的文化与社会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
 售價:HK$ 
			162.8
 
  《 
			面向全球南方——欧盟与新兴经济体战略伙伴关系研究
			》
 售價:HK$ 
			86.9
 
  《 
			罗马法与欧洲:一种法律文化的历史
			》
 售價:HK$ 
			68.2
 
  《 
			英国大历史:时间线上读懂英国3000年,全球化视角下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与动荡
			》
 售價:HK$ 
			64.9
 
 
 | 
         
          | 編輯推薦: |   
          | 《宇宙的主宰:哈耶克、弗里德曼与新自由主义的诞生》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  
         
          | 關於作者: |   
          | 作者:(美国)丹尼尔斯特德曼琼斯(Daniel Stedman Jones) 译者:贾拥民 丹尼尔斯特德曼琼斯(Daniel Stedman Jones),现居伦敦,知名律师。他在剑桥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接受教育,并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他是新机会基金会(New Opportunities Fund)的政策顾问,同时也是德莫斯(Demos)的研究员。
 |  
         
          | 目錄: |   
          | 致谢 大事记
 机构(基金)缩写一览表
 导论
 新自由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
 新自由主义与历史
 跨越大西洋的新自由主义政治
 第1章战后共识
 第2章1940年代:新自由主义批评的出现
 卡尔波普尔与《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与《官僚体制》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与《通往奴役之路》
 朝圣山学社与哈耶克的《知识分子与社会主义》
 第3章潮流正在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新自由主义思想
 两个芝加哥学派亨利西蒙斯、米尔顿弗里德曼与新自由主义
 启蒙运动、亚当斯密与新自由主义
 经济自由与政治自由米尔顿弗里德曼与冷战时期的新自由主义
 德国经济奇迹:新自由主义与社会市场经济
 管制俘获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
 第4章跨大西洋网络:智库与意识形态企业家
 1950年代的美国联合主义与冷战
 1950年代的英国保守主义
 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机构
 第二波1970年代的自由市场智库
 新自由主义记者与新自由主义政治家
 突破?
 第5章凯恩斯主义以及货币主义的兴起(19451971)
 凯恩斯与凯恩斯主义
 一个小小的地区性难题:伊诺克鲍威尔的货币主义思想
 美国在1960年代的经济政策
 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6章经济战略:新自由主义的突破(19711984)
 战后繁荣的缓慢崩塌(19641971)
 滞胀与工资和价格政策
 希思过渡期与新自由主义替代方案
 左派向货币主义输诚了一卡拉汉、希利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危机
 左派向货币主义输诚了二吉米卡特与保罗沃尔克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撒切尔夫人的经济战略
 里根经济学
 结论
 第7章新自由主义的实践?美国和英国的可负担住房政策和城市政策的转变(1945200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针对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政策和城市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针对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政策和城市政策
 吉米卡特与政府的有限性
 财产所有权民主制与个人自由:住房与新自由主义思想
 里根政府的政策
 英国地方当局公共住房的私有化优先购买权计划
 跨大西洋政策传导:里根的经济开发区政策
 第六希望公共住房计划、城市复兴与第三条道路
 结论
 结论跨大西洋新自由主义的遗产:基于信仰的政策
 跨大西洋新自由主义政治运动的历史地位
 新自由主义是不是被神化了?
 回归基于理性的决策
 译后记
 |  
         
          | 內容試閱: |   
          | 新自由主义思想家和决策者强调,在住房和城市政策领域,要想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市场才是最有效率的机制。新自由主义政策专家认为,与其由国家提供更多的公共住房、让政府进行更高调的宣传,还不如任由核心家庭自由发展,它们可以在负责任的、自强自立的个人的引领下,在本地社区组织的帮助下获得成功。早在1946年,乔治施蒂格勒和米尔顿弗里德曼在为经济教育基金会撰写的一本小册子里就已经建议过,应该取消租金管制,同时放开私人租赁市场。后来,到了1970年代,英国保守党政治家杰弗里豪和社会主义者、城市规划师彼得霍尔一起提出了设立经济开发区的设想。他们指出,创造条件,调动地方的自主性和创新精神,可以使环境脆弱、经济凋敝的市中心地区重新焕发生机。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途径则是,实行减税、解除管制和鼓励私人投资的一揽子政策。1970年代末,斯图尔特巴特勒从总部位于伦敦的亚当斯密研究所转投总部位于华盛顿的传统基金会,同时也把这个建设经济开发区的政策构想从英国跨越大西洋带到了美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