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当代艺术的十九副面孔 大师与我们的时代 2025版 
			》
 售價:HK$ 
			118.8
 
  《 
			阅读苏河左岸
			》
 售價:HK$ 
			107.8
 
  《 
			纸上博物馆·达达主义:艺术的反抗(艺术简史,讽刺超前,社会政治矛盾,16开图文全彩,伽利玛原版引进)
			》
 售價:HK$ 
			85.8
 
  《 
			名画里的中国 (共7册) 汉宫春晓图/韩熙载夜宴图/唐宫仕女图/洛神赋图/西湖十景图/千里江山图/清
			》
 售價:HK$ 
			294.8
 
  《 
			江山胜迹:人文风景的建构与传承
			》
 售價:HK$ 
			162.8
 
  《 
			雅贼(偷天大盗斯特凡·布雷特维泽的双面人生)
			》
 售價:HK$ 
			60.5
 
  《 
			天下一统: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再诠释
			》
 售價:HK$ 
			85.8
 
  《 
			探古论金--曾侯乙青铜器工艺图解
			》
 售價:HK$ 
			437.8
 
 
 | 
         
          | 編輯推薦: |   
          | ★以金融领域中B-S期权定价模型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中运用的研究为基础,对B-S模型各个参数所对应知识产权资产的不同属性进行了创造性的再定义,归纳了知识产权的风险因素以及不同风险因素下的二级风险影响因素 ★通过B-S期权定价模型得出了计算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司法赔偿数额的经济学模型,并结合司法案件进行运用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将经济学理论应用于知识产权司法实践赔偿中,创新性地构建出评估知识产权价值的知识产权因素模型。该模型以司法实践和法学理论为基础,以经济模型为媒介,提供了一个在法定条件下知识产权司法判决确定赔偿额的技术方案问题。一直以来,因缺乏较为科学的评判标准,知识产权侵权司法判决出现了主观性强、"同案不同判"、赔偿额的确定缺乏理论依据等问题,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交易价格的确定上也流于随意。本书的出版,填补了司法实践中运用经济模型确定赔偿额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的空白,也对推动知识产权评估理论及其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 關於作者: |   
          | 刘华俊 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复旦大学法学博士,首席合伙人律师,兼任复旦大学司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具有法学和工学双重教育背景,拥有专利代理人资格证及版权交易证。曾主办或参与处理了数百起知识产权案件,连续多年担任世界500强企业及大型国际展会法律及知识产权顾问,参与上海市知识产权(版权与新闻出版)领域的多项法律规范的起草工作。 主要研究成果有:《专利权诉讼典型案例指引》(独著)、《商标权诉讼典型案例指引》(独著)、《知识产权诉讼制度研究》(独著)、参编《模拟法律诊所实验教程》等著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宝钢股份科研项目(项目号Z03DSAC050),项目累计创造经济效益数百万元、主持完成"知识产权法律诊所培训内容体系建设研究""知识产权案例式教学研究""国际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等项目,参与"出版物、印刷品内容禁载制定制度比较研究""版权行政执法损害公共利益的法律问题研究""国际大都市中的学校与社区--构建上海市学习型社区的对策研究""上海市推进终身教育的路径和机制研究"等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  
         
          | 目錄: |   
          | 导论 1.司法判决中知识产权价值赔偿额问题概述
 1.1知识产权侵权司法赔偿额计算方法及依据
 1.2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司法判决赔偿现状
 1.3我国知识产权司法赔偿及知识产权评估存在的问题
 1.4我国知识产权评估及知识产权司法赔偿前沿工作
 2.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基本理论
 2.1知识产权的内涵
 2.2知识产权评估的内涵
 2.3知识产权评估的目的与功能
 3.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基本模型概述
 3.1传统知识产权评估方法
 3.2基于考虑未来不确定性风险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
 3.3综合价值评估法简评
 3.4B-S期权定价模型为基础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基本模型建模过程
 4. 知识产权三大风险因素分析及价值评估基本模型建立
 4.1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因素分析
 4.2知识产权经济风险因素分析
 4.3知识产权核心价值风险因素分析
 4.4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基本模型的建立
 5. 知识产权因素模型的确立及应用
 5.1版权因素模型的确立及应用
 5.2专利因素模型的确立及应用
 5.3商标因素模型的确立及应用
 6.知识产权因素模型在司法案例中的初步运用
 6.1知识产权因素模型与司法案例的初步结合
 6.2版权因素模型与司法案例的初步结合
 6.3专利因素模型与司法案例的初步结合
 6.4商标因素模型与司法案例的初步结合
 7.法定条件下知识产权司法判决赔偿额模型的确立
 7.1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确定赔偿数额的法律规定
 7.2版权侵权中司法判决侵权赔偿额的确定方式
 7.3专利侵权中司法判决侵权赔偿额的确定方式
 7.4商标侵权中司法判决侵权赔偿额的确定方式
 8.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司法赔偿模型的应用
 8.1版权侵权案件司法赔偿模型的应用
 8.2专利侵权案件司法赔偿模型的应用
 8.3商标侵权案件司法赔偿模型的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版权侵权案件侵权赔偿额计算手册》
 附录二:《专利侵权案件侵权赔偿额计算手册》
 附录三:《商标侵权案件侵权赔偿额计算手册》
 附录四:著作权、专利、商标判例数据统计表
 附录五:九阳豆浆机标准价值度打分汇总表
 后记
 |  
         
          | 內容試閱: |   
          | 20世纪中叶以来,我国知识产权部门法体系已经建立,理论研究发展迅猛,实践应用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社会当前正处于转型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正逐步向创新型的知识强国迈进。在建设创新型知识强国的过程中,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是基础,知识产权终局的司法裁判是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利益的最后防线。目前,关于知识产权损害救济的司法诉讼判决额的理论研究基本上是个空白。究其原因,知识产权的学科交叉性较为明显,而本领域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尚不多见。一方面,受国内外关注的发明专利权是一项技术方案,甄别技术问题需要具有本领域的技术背景知识;另一方面,开展知识产权司法赔偿问题研究,也需要运用相关的经济学和知识产权实体法和程序法理论。笔者在本书中对此作尝试性的探讨。 我国相关知识产权法律的规定,知识产权侵权赔偿数额确定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按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按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根据案件情节参照许可费的合理倍数以及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节酌情确定。笔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随机抽取了2013年、2014年以及2015年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知识产权法院审理的300件案件,从统计结果来看,酌定赔偿是法院确定侵权赔偿数额最主要的方式。但是,过于依赖酌定赔偿会导致诸多问题,例如,酌定赔偿主观性较强,部分判决难以让人信服;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造成司法尺度不一;不同地区法院裁判者主观认识及感受存在差异,在行使裁量权时,出现了相同条件的案件但结果相差很大的现象等。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的选题打破了常规的束缚,从经济学的角度重新认知和构建了知识产权侵权赔偿数额确定模型。以金融领域中B-S期权定价模型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中运用的研究为基础,对B-S模型各个参数所对应知识产权资产的不同属性进行了创造性的再定义,归纳了知识产权的风险因素以及不同风险因素下的二级风险影响因素。作者进一步量化了各类因素,在此基础上与通过B-S期权定价模型相结合得出了计算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司法赔偿数额的经济学模型,并结合司法案件进行运用。运算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本书的出版对于丰富知识产权侵权案件赔偿数额的确定方式,解决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数额确定标准的欠操作性问题,实现知识产权赔偿数额标准统一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