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体雕塑解剖学
			》 
			 售價:HK$ 
			140.8
			 
			 
	
			  
			《 
			投喂AI:人工智能产业的全球底层工人纪实
			》 
			 售價:HK$ 
			75.9
			 
			 
	
			  
			《 
			诛仙.全6册(最新典藏版)
			》 
			 售價:HK$ 
			348.5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实践解惑篇2025版 修订本
			》 
			 售價:HK$ 
			54.8
			 
			 
	
			  
			《 
			修剪情绪藤蔓
			》 
			 售價:HK$ 
			76.9
			 
			 
	
			  
			《 
			3秒下单文案:4步成交法则
			》 
			 售價:HK$ 
			65.8
			 
			 
	
			  
			《 
			中式园林的秩序(文津图书奖得主朱良志教授的园林美学新作,在园林里读懂中国人的生命哲学)
			》 
			 售價:HK$ 
			96.8
			 
			 
	
			  
			《 
			魏晋之变:门阀政治与中古中国社会秩序的重塑
			》 
			 售價:HK$ 
			96.8
			 
			 
	
 
       | 
     
      
      
      
      
         
          | 內容簡介: | 
         
         
           
            为了从理论上揭示额济纳绿洲退化原因和实践上恢复退化植被,自2000年开始,系统研究了额济纳绿洲群落生物多样性、胡杨生物学特征、胡杨和柽柳次生代谢物质分布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干旱地区植被恢复技术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额济纳绿洲胡杨林研究》是一本研究专著,主要供生态学和林学领域的科技人员参考。
           | 
         
       
      
      
      
      
      
         
          | 目錄: 
           | 
         
         
           
            前言
 绪论
 1 胡杨
 2 胡杨的研究概况
 3 额济纳绿洲胡杨现状
 4 胡杨群落类型
 参考文献
 第1章 额济纳绿洲自然环境背景
 1 自然地理条件
 2 天然植被
 3 动物资源
 4 自然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胡杨物候节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胡杨种群繁殖对策和生活史
 1 材料与方法
 2 胡杨种群的繁殖对策
 3 胡杨种群的生活史对策
 4 胡杨种群的生活史对策分析
 参考文献
 第4章 胡杨种子散布与萌发
 1 种子散布
 2 种子散布后存在状况及土壤种子库
 3 胡杨种子寿命研究
 4 种子萌发
 5 胡杨种子萌发安全生境及其选择机制
 参考文献
 第5章 胡杨种群无性繁殖特性的研究
 1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胡杨无性繁殖特性
 参考文献
 第6章 胡杨群落繁殖更新与演替
 1 胡杨林种群更新状况的调查
 2 胡杨林更新与生物多样性
 参考文献
 第7章 酚类次生代谢物研究
 1 植物酚类物质的研究状况
 2 胡杨酚类物质含量和分布及其与土壤水分关系
 3 不同群落中胡杨酚类物质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4 胡杨叶中酚类物质的含量与虫害程度及土壤水分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8章 额济纳绿洲生态系统敏感性研究
 1 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方法研究
 2 额济纳旗沙漠化胁迫下植被敏感性
 参考文献
 第9章 额济纳绿洲植被退化指标体系及恢复研究
 1 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退化的指标体系
 2 植被退化指标体系
 3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研究
 参考文献
 附:图版
           | 
         
       
      
      
      
         
          | 內容試閱: 
           | 
         
         
           
            序言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是我国西北地区极干旱荒漠绿洲的生态关键种,天然分布在河流沿岸,是该区域唯一可建群的高大落叶乔木。因具有耐盐碱,抗风沙,抗大气干旱等特性,其潜在的遗传多样性价值、生态作用和开发应用价值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书以胡杨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结合干旱荒漠地区植被变化情况,系统阐述荒漠绿洲生态退化机制和恢复的理论、退化的标准和指标体系,以及生态系统恢复的管理等问题,这也是近20多年来恢复生态学的前沿领域。
 目前,在我国干旱、甚至半干旱地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人口过多及不合理放牧,使天然植被生物多样性减少、生产力下降、畜种退化。绿洲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严重的威胁,也成为风沙起源中心。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干旱地区建群种生态特征,评价退化状态和建立恢复管理措施,对我国干旱荒漠区植被恢复和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
 额济纳盆地是我国境内的主要分布区,由于黑河断流,造成该区胡杨种群面积缩小,天然更新速度减慢,甚至停滞,种群出现明显的衰退现象。荒漠植被面积急剧缩小,成为华北地区风沙的主要策源地。所以,如何从理论上认识胡杨种群的生态特性,研究适合当地植被特点的恢复措施,减少风沙,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示范作用。
 本书针对胡杨在各物候期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对应的气象条件,进行了相对完整、系统的研究。对不同的胡杨个体进行繁殖分配调查,总结胡杨繁殖对策和生活史对策;通过研究胡杨种子散布、种子命运及土壤种子库,揭示胡杨种子萌发选择机制;对胡杨根系分布特征、根蘖、根蘖芽及其不定根的形态和分布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观察和研究,探讨了胡杨无性繁殖能力与相关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萌蘖苗与胡杨群落特征的关系;调查研究了额济纳绿洲胡杨种群和群落的更新、演替现状,不同生境中胡杨的繁殖更新方式;分析了胡杨体内酚类次生代谢物含量、分布以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探索酚类物质在极端干旱地区对植物适应性的作用;最后分析了额济纳地区生态系统敏感性,在对不同植物群落的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植被退化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不同退化程度的植被进行了恢复实践。
 在本书成稿之际,衷心感谢内蒙古额济纳旗林业局谭志刚、阿木古郎、雒金玉以及已故的l李德平l同志,在研究工作中给予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奉献;感谢北京林业大学崔国发、廖荣苏、吕玉华和郑景明等老师,在野外研究工作中的帮助;更要感谢北京林业大学李佳同学,在书稿编辑和整理过程中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
 书中凝聚了参加额济纳绿洲生态恢复课题研究工作所有科研人员的汗水和劳动。但是,由于时间、作者变动大以及水平有限,难免存在缺点和不足,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