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实践解惑篇2025版 修订本
			》 
			 售價:HK$ 
			54.8
			 
			 
	
			  
			《 
			修剪情绪藤蔓
			》 
			 售價:HK$ 
			76.9
			 
			 
	
			  
			《 
			3秒下单文案:4步成交法则
			》 
			 售價:HK$ 
			65.8
			 
			 
	
			  
			《 
			中式园林的秩序(文津图书奖得主朱良志教授的园林美学新作,在园林里读懂中国人的生命哲学)
			》 
			 售價:HK$ 
			96.8
			 
			 
	
			  
			《 
			魏晋之变:门阀政治与中古中国社会秩序的重塑
			》 
			 售價:HK$ 
			96.8
			 
			 
	
			  
			《 
			诈骗社会学:谎言与信任的攻防
			》 
			 售價:HK$ 
			63.8
			 
			 
	
			  
			《 
			怪诞行为学·漫画版——管好零花钱
			》 
			 售價:HK$ 
			46.2
			 
			 
	
			  
			《 
			甲子园 高校棒球100年与近现代日本
			》 
			 售價:HK$ 
			64.9
			 
			 
	
 
       | 
     
      
      
         
          | 編輯推薦: | 
         
         
          |  
            在普通人的眼里,哲学家似乎是非同一般的存在,他们的所思所想深刻而超脱,我们仰望他们的思想,好奇他们的生活,很想知道他们是如何成长的,他们和我们又究竟有多少不一样。
           | 
         
       
      
      
      
      
         
          | 內容簡介: | 
         
         
           
            在普通人的眼里,哲学家似乎是非同一般的存在,他们的所思所想深刻而超脱,我们仰望他们的思想,好奇他们的生活,很想知道他们是如何成长的,他们和我们又究竟有多少不一样。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每天读点哲学故事是一本雅致而通俗,简单易懂而又深富哲理的趣味性读物。透过哲学家凡人的面孔,讲述他们寻常的生活,在故事中教会读者理解他们的哲学思想,并学会从哲学角度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的人生,为不断提升自我,迎接更美好的人生开启一扇崭新的大门。
           | 
         
       
      
      
      
         
          | 關於作者: | 
         
         
          |  
            兰晓华,现任虎门电影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民营企业投资促进会执行秘书长,世界粤商联盟常务副秘书长,曾任《福布斯》代表,大连市政府品牌顾问,泰国芭提雅市旅游顾问,北京大学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员。出版有《给市长上课》《城市营销》等畅销书。
           | 
         
       
      
      
      
      
         
          | 目錄: 
           | 
         
         
           
            第1堂课 听苏格拉底讲哲学  001
 第一节 苏格拉底: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002
 第二节 我一无所知  003
 第三节 认识你自己  006
 第四节 德性即知识  009
 第五节 了解真实的自己  011
 第六节 学会自我认知  014
 第2堂课 听柏拉图讲哲学  017
 第一节 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创始人  018
 第二节 理念论的问世  022
 第三节 揭开理念论的神秘面纱  024
 第四节 理念论的积极意义  026
 第五节 理念论的不足和缺陷  030
 第3堂课 听康德讲哲学  033
 第一节 康德: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  034
 第二节 实践理性哲学  038
 第三节 先验理性论  043
 第四节 理性概念的意义  044
 第五节 康德的理性  046
 第4堂课 听黑格尔讲哲学  049
 第一节 黑格尔:德国近代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  050
 第二节 黑格尔对真理观的继承与批判  054
 第三节 黑格尔完整的真理观  056
 第四节 获得真理是最高的快慰  058
 第五节 真理就是大胆质疑,证明自己  061
 第六节 真理是推陈出新  064
 第5堂课 听海德格尔讲哲学  067
 第一节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创始人  068
 第二节 生死观:先到死亡中去  071
 第三节 庄子的自然主义超脱论  075
 第四节 人为什么活着  078
 第五节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080
 第六节 活着就是为自己奋斗  083
 第6堂课 听叔本华讲哲学  087
 第一节 叔本华:意志主义的创始人  088
 第二节 叔本华的悲剧理论  091
 第三节 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间摇摆  094
 第四节 意志是战胜一切挫折的利器  097
 第五节 笑纳上天赐予的悲剧人生  100
 第六节 黑暗的悲剧往往孕育着成功  103
 第7堂课 听萨特讲哲学  107
 第一节 萨特:拒绝诺贝尔奖的存在主义哲学家  108
 第二节 萨特的存在主义自由哲学  111
 第三节 海德格尔的死亡与自由  116
 第四节 追寻自由的足迹  119
 第五节 自由是什么  121
 第六节 自由是相对的,而非绝对  124
 第8堂课 听尼采讲哲学  127
 第一节 尼采: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  128
 第二节 尼采的人生哲学  130
 第三节 王国维悲的人生哲学  133
 第四节 卡耐基:人生因挫折而精彩  136
 第五节 人生之贵珍惜现在  139
 第六节 人生不必太理想  141
 第七节 感恩人生,走出低谷  143
 第9堂课 听洛克讲哲学  147
 第一节 洛克:唯物主义经验论体系的代表  148
 第二节 洛克论经验  152
 第三节 经验是学费最贵的学校  155
 第四节 每一次坎坷,每一次经验  157
 第五节 积累失败的经验,让失败成为财富  158
 第六节 经验是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161
 第10堂课 听罗尔斯讲哲学  163
 第一节 罗尔斯:用正义替换传统哲学理论  164
 第二节 罗尔斯的正义论  167
 第三节 曼德拉正义的光辉岁月  169
 第四节 接受不公,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  172
 第五节 扭转上天的不公,缔造命运的辉煌  175
 第六节 学会尊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177
 第11堂课 听胡塞尔讲哲学  179
 第一节 胡塞尔:现象学派的开创者  180
 第二节 现象学与真相  183
 第三节 内在感知识真人  186
 第四节 真相往往是难以接受的  190
 第五节 声音背后的真相  191
 第12堂课 听克尔凯郭尔讲哲学  195
 第一节 克尔凯郭尔: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  196
 第二节 克尔凯郭尔论绝望  200
 第三节 《致死的病症》绝望  203
 第四节 悲观是绝望的开始  206
 第五节 焦虑恐惧绝望  208
 第六节 有信念就不会绝望  211
 第13堂课 听斯宾诺莎讲哲学  215
 第一节 斯宾诺莎:用理想哲学寻找幸福  216
 第二节 斯宾诺莎的幸福观  218
 第三节 金钱不代表幸福  221
 第四节 幸福是什么  223
 第五节 你习惯幸福了吗  226
 第六节 幸福是一种需要的满足  228
 第14堂课 听伊壁鸠鲁讲哲学  231
 第一节 伊壁鸠鲁:通过辩证和讨论产生幸福  232
 第二节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235
 第三节 不为昨天和明天而烦忧  238
 第四节 卡耐基只为今天的快乐原则  240
 第五节 活着痛苦,是因为追求了错误的东西  242
 第六节 活着,快乐最重要  245
 第七节 快乐要自给自足  247
 第15堂课 听德勒兹讲哲学  251
 第一节 德勒兹:对人欲望的研究  252
 第二节 人是欲望的机器  253
 第三节 放下欲望,赢得人生  255
 第四节 修剪对名利的欲望  258
 第五节 淡泊名利争夺  261
 第六节 人到无求,心自安宁  264
 第七节 放下对名誉的欲望  266
 第16堂课 听孟子讲哲学  269
 第一节 孟子:儒家思想的代表  270
 第二节 孟子舍鱼而取熊掌  274
 第三节 放下顾虑,心系眼前  276
 第四节 拿得起,放得下  279
 第五节 放下重负,人生一路轻盈  281
 第六节 放下苛刻,接受不完美的人生  283
 参考文献  286
           | 
         
       
      
      
      
         
          | 內容試閱: 
           | 
         
         
           
            我们要想知道哲学故事讲的是什么,就要先把哲学这两个字弄清楚。哲字在中国起源很早,历史久远,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学家思想家之谓。 一般认为中国哲学起源于东周时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为代表。而其实在之前的《易经》当中,已经开始讨论哲学问题。通常认为哲学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套主张、命题或理论,哲学的研究是基于理性的思考,寻求能作出经过审视的假设且不跳脱信念或者只是纯粹的类推。  什么是哲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