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精益医疗 医疗质量、患者服务与医院效益的协同增长之道 医院管理底层逻辑解析手册+新医改时代医院生存指
			》
 售價:HK$ 
			86.9
 
  《 
			怪谈百物语:魂手形 宫部美雪作品
			》
 售價:HK$ 
			63.8
 
  《 
			北境之王 白刃 奥斯瓦尔德与不列颠七国时代 魔戒 冰与火之歌 现实版  圣王 奥斯瓦尔德及其所处的不
			》
 售價:HK$ 
			118.8
 
  《 
			2025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年度报告
			》
 售價:HK$ 
			379.5
 
  《 
			中国折纸动画
			》
 售價:HK$ 
			74.8
 
  《 
			如何了解一个人
			》
 售價:HK$ 
			75.9
 
  《 
			木石交响:日本古都与欧陆遗产的千年对话
			》
 售價:HK$ 
			87.8
 
  《 
			中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自我评估问题研究
			》
 售價:HK$ 
			88.0
 
 
 | 
         
          | 編輯推薦: |   
          | 传承久远 本流派儿科学术精华源于民国,经过临床100余年检验,体系趋于完整。 名师汇集 集五代近20位大家、教授之智慧,有开宗立派的民国著名医家欧阳履钦,全国著名老中医欧阳锜等3位全国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周慎等4位湖南省名中医,朱克俭等4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主流特色 既有师祖欧阳履钦儿科独特的山根脉络诊法的具体内容,又有五代名医的传承实录。
 强调实用 简述本流派儿科传承概略,重点详述儿科65种疾病本流派独特的诊断、疗效突出的治疗方法,框架全面,行文简明。
 出版目的 为儿科医师提供本流派独特的诊断思路、有效治疗方法,丰富研究者流派素材,帮助哑科父母理解、主动配合医师的治疗方法,全面提高临床诊治、预防水平。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分十一章,*章为湖湘欧阳氏杂病流派儿科传承概略,分启动和萌芽阶段、奠基和成形阶段、应用和发展阶段三部分进行阐述。第二章为欧阳氏儿科独特诊法山根诊,分师祖欧阳履钦的独特经验山根脉络诊法、山根诊法的具体内容、山根诊法的传承实录进行介绍。第三章至第十一章为常见儿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依次为新生儿疾病、肺系疾病、脾系疾病、心肝疾病、肾系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皮肤外科疾病、其他疾病,这九章共包括65种疾病,各病皆以病名为目,分概述、传承概略、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证治特色、其他疗法、传承实录等8项内容。 |  
         
          | 關於作者: |   
          | 欧阳履钦 湖湘欧阳氏杂病流派创始人,幼随其父亲欧阳德硋先生学医,后留学日本回国后潜心医学,先后在湖南国医专科学校、中华医学讲习所执教育人,编写《药性表解串要》《增补时方歌括》等书。 欧阳锜 湖湘欧阳氏杂病流派第一代传人,历任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是第一批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杨维华 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世界中医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湘欧阳氏杂病流派第二代传人,国医大师刘祖贻亲传弟子等。从医35年,临证重视望诊,善于内外合治,治病疗效突出。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湖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主编出版各种临床专著5部,发表从面诊论治小儿病验案三则等学术论文60余篇等。
 |  
         
          | 目錄: |   
          | 第一章湖湘欧阳氏杂病流派儿科传承概略() 启动和萌芽阶段()
 奠基和成形阶段()
 应用和发展阶段()
 
 第二章欧阳氏儿科独特诊法山根诊()
 师祖欧阳履钦的独特经验山根脉络诊法()
 山根诊法的具体内容()
 山根诊法的传承实录()
 
 第三章新生儿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初生不乳()
 胎黄(新生儿黄疸)()
 脐血(脐带出血)()
 脐湿()
 脐疮(新生儿脐炎)()
 脐疝()
 脐风(新生儿破伤风)()
 五硬(新生儿硬肿症)()
 
 第四章肺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小儿感冒()
 小儿咳嗽(小儿气管支气管炎)()
 小儿乳蛾(扁桃体炎)()
 肺炎喘嗽(小儿肺炎)()
 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
 小儿肺痈(肺脓肿)()
 
 003第五章脾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小儿鹅口疮(口腔念珠菌病)()
 小儿口疮(溃疡性口炎)()
 滞颐()
 小儿呕吐()
 盘肠气痛()
 小儿泄泻()
 小儿便血()
 厌食()
 小儿积滞(消化不良)()
 疳积(营养不良)()
 萎黄(缺铁性贫血)()
 小儿肌弱(重症肌无力)()
 
 第六章心肝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夜啼()
 小儿自汗()
 小儿盗汗()
 心瘅(病毒性心肌炎)()
 注意缺陷障碍()
 多发性抽搐症()
 急惊风()
 慢惊风()
 小儿病(癫)()
 
 第七章肾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小儿水肿(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
 小儿尿血()
 小儿尿频()
 小儿遗尿()
 小儿尿癃(尿路感染)()
 五迟五软()
 
 第八章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
 麻疹()
 奶麻(幼儿急疹)()
 风痧(风疹)()
 烂喉丹痧(猩红热)()
 水痘()
 手足口病()
 痄腮(流行性腮腺炎)()
 小儿暑痉(流行性乙型脑炎)()
 顿咳(百日咳)()
 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
 
 第九章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蛔虫病()
 蛲虫病()
 绦虫病()
 
 第十章皮肤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小儿疖肿()
 小儿丹毒()
 小儿黄水疮(脓疱疮)()
 小儿脱肛(直肠黏膜脱垂)()
 小儿风疹块(荨麻疹)()
 小儿湿疹()
 
 第十一章其他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小儿夏季热()
 小儿疰夏()
 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佝偻病()
 解颅(脑积水)()
 
 附录()
 附录1湖湘欧阳氏杂病流派儿科病论文题录()
 附录2方剂索引()
 |  
         
          | 內容試閱: |   
          | 前 言 
 小儿之病,古人谓之哑科,以其言语不能通,病情不易测,诊断难精准,因而自古素有宁治十男子,莫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莫治一小儿之说。小儿疾病之所以难治,主要在于临床辨证较难。湖湘欧阳氏杂病流派各代传人抓住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按法寻巧,在诊断中首重望诊,将诊断化难为易;在治疗中根据小儿之病,非外感风寒则内伤饮食,以致惊风吐泻及寒热疳之类(《景岳全书小儿则总论》),合理选用合适、有效的治疗手段,每每获得桴鼓之效。《儿科临证精要》即展示了湖湘欧阳氏杂病流派儿科证治体系的形成、发展、传承及其学术观点、临证特色和成果,主要包括创始人欧阳履钦先生,第一代传人欧阳先生、杨安时先生、颜文明先生,第二代传人程丑夫、周慎、朱克俭和杨维华等10余位专家、教授、主任医师的临证经验,其中欧阳履钦先生是民国著名医家,欧阳先生和颜文明先生是全国著名老中医、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杨维华女士是湖湘欧阳氏杂病传承儿科部分的主要传承者,其余三人均为国家或湖南省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杨安时、颜文明和程丑夫、周慎都为湖南省名中医。将以上名家有关儿科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汇集成册、付梓出版,不仅展示出湖湘欧阳氏杂病流派儿科证治体系的学术精华,同时对于提高中医儿科病临床的整体水平亦将大有裨益。
 本书分十一章,第一章为湖湘欧阳氏杂病流派儿科传承概略,分启动和萌芽阶段、奠基和成形阶段、应用和发展阶段三部分进行阐述。第二章为欧阳氏儿科独特诊法山根诊,分师祖欧阳履钦的独特经验山根脉络诊法、山根诊法的具体内容、山根诊法的传承实录进行介绍。第三章至第十一章为常见儿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依次为新生儿疾病、肺系疾病、脾系疾病、心肝疾病、肾系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皮肤外科疾病、其他疾病,这九章共包括65种疾病,各病皆以病名为目,分概述、传承概略、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证治特色、其他疗法、传承实录等8项内容。
 本书简明、实用、效验,既可供儿科临床医师临证参考之需,亦可为医史、理论研究和医学生临床实习参考之用,还对患儿家长在医师指导下据病索方、依方用药颇有助益。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书中方药的选用,都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书中药物的用量,一般为7岁以上儿童所设,故书中药物的用量与炮制、煎服法,在应用时要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与年龄进行调整。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及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有关领导、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不少专家教授对编写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特别是在资料收集整理方面,得到了洪虹、姚芳、陆影、张鑫、肖韵、周可、熊梦颖、周春吉、周民、夏兵皇、戴玉婉、唐珞璇、何东风、何佳仪、陈佳鑫、伍彦蓉、赵美艳等弟子的无私帮助,在此谨表谢忱。由于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也较仓促,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希读者及同道批评指正。
 湖湘欧阳氏杂病流派第二代传人
 湖南省中医究院附属医院究员
 湖南中医大学中医儿科学博士生导师 杨维华
 
 
 第一章 湖湘欧阳氏杂病流派儿科传承概略
 中医儿科证治体系是湖湘欧阳氏杂病流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整个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启动和萌芽阶段、奠基和成形阶段、应用和发展阶段,以下分阶段简述于下。
 启动和萌芽阶段〖〗
 湖湘欧阳氏杂病流派起始于湖南湘江上游衡阳县(今衡南县)欧阳德硋先生,时值清代末期,先生在湘江南岸月堡开设康济堂药号,经营医药。其中儿科证治体系部分,根据现有文献记载,起始于师祖欧阳履钦先生(1884~1951)。履钦先生幼年时代,即随其父亲德硋先生学医,并曾向当地名医欧阳正心执经问难。后留学日本,回国后潜心医学,先后在湖南国医专科学校、中华医学讲习所执教,编写了《药性表解串要》《增补时方歌括》等书作为讲义,在这些著作中,履钦先生对儿科病证治经验进行了部分介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强调儿科病病名内涵和发病机制
 履钦先生曾拟著《燃犀录》研究杂病证治,可惜该书未能完成,但在他的著作中可以散在地见到记载,尤其在病名内涵和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方面有独到之处。如在《增补时方歌括》中指出:脐突:小儿脐突五分长,气旺不收致反张。脐风:脐风须验腹筋青,直贯至心少救星。五疳十积:肝木乘脾好食泥,青筋腹大口牙疳,面瘦肌黄目有惭。疳积重证:腹大鬇目近盲。虫积:虫生成积痛时闻。顿呛:金被火刑血络传。
 2. 总结小儿山根脉络诊治法
 履钦先生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灵枢五色》《小儿按摩经》关于山根望诊的理论,在《增补时方歌括》中,总结出小儿山根脉络诊法,即辨别山根局部脉络的颜色与走势以诊断疾病病变脏腑,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经验,丰富了小儿望诊内容。如:山根肝热现青筋,青筋直者风上行,横者风下行。红筋直现者,心热也斜现者,亦心热也。山根皮黄亦黄筋也,总皆脾胃之证,或水泻,或上吐下泻,或腹痛,或不思饮食。
 3. 总结儿科病主方
 履钦先生重视疾病的主要代表方,在《增补时方歌括》中对其进行重点推介,并用歌诀记述,便于传诵记忆。如治疗山根青筋的主方:山根肝热现青筋,方用三柴一草闻,芍茯十分归术半,三枚楂肉夏三分。横现麦芽加一钱,二分柴胡一姜煎。
 治疗顿咳的主方:金被火刑血络传,专疗肝肺顿呛痊,三钱葶楂牛旋覆,复入蒿苏各二钱。
 治疗疟疾的主方:煎露露煎童疟药,一钱苓术归身索,青皮朴夏五分均,柴用六分钱半芍。
 治疗小儿好食泥的主方:肝木乘脾好食泥,五分芩草合陈皮,三钱茯土人参一,术芍五钱三夏医。
 4. 分析儿科特色中药
 履钦先生重视中药的药性与功效辨析,在他所著的《药性表解串要》中对常用的儿科特色中药进行了重点分析。如:僵蚕治小儿惊疳,肤如鳞甲,煎汤浴之。密蒙花治小儿疳气攻眼。钩藤治小儿惊啼,瘛疭,客忤,胎风。蜈蚣主小儿惊,风搐,脐风口噤,丹毒,一切疮疡。过剂以地龙、桑白皮解之。芜荑治小儿惊疳,冷痢,胃中有虫,食即作痛。治疳得诃子、豆蔻良。牵牛子治小儿夜啼,研涂脐上。使君子,甘,温。入脾、胃经。杀脏虫,消积,健脾胃,除虚热。幼科要药,疗小儿五疳,小便白浊,泻痢,疮癣。
 5. 重视儿科外治法
 对于内病外治,履钦先生也非常重视,他在《增补时方歌括》中重点介绍了儿科的一些外治法。
 小儿囊缩外治法:外用囊缩方:治小儿初生阴囊收缩,啼哭不止者。小儿啼哭阴囊缩,蒜和硫萸暖少腹,更碎蛇床炒熨脐,厥阴寒化儿休哭。硫黄、吴茱萸各五钱,为细末。研大蒜调涂脐下。仍以蛇床研微炒,布包熨脐。
 小儿脐风外治法:小儿初生患脐风灸法:脐风须验腹筋青,直贯至心少救星,艾灸筋头筋自缩,更随缩处灸无停。
 小儿疳积外治法:敷小儿疳积灵方:葱桃各七卅生栀,面蜜一挑蛋一施,共捣三硝疳热治,托敷荷叶一周时。葱头七个,桃仁七粒,生栀仁三十粒,飞罗面一匙,鸡蛋一个去黄,皮硝三钱。四味研末,用蜂蜜、蛋清调匀,荷叶为托,粘贴肚皮上,用布扎一周时,拔出青黑色,其病自退。如孩大,可量加。忌食生冷鱼面半年。
 小儿脱肛外治法:小儿大人脱肛方:蜘蛛瓦焙灯火搽,蝉蜕香油搽亦瘥或于囟顶敷蓖麻。大蜘蛛一个,去头足,瓦上焙枯,研末,灯油调敷,半刻即收。又蝉蜕研末,香油调搽,奇效又蓖麻子七粒,去壳,捣烂敷囟门上,少刻即收。收后务将药洗去。
 综上可知,履钦先生对儿科病病名内涵、发病机制、山根脉络诊法、儿科病主方、儿科特色中药和外治方法都进行了研究,体现了湖湘欧阳氏杂病流派儿科传承的正式启动和萌芽。
 奠基和成形阶段。
 
 
 新生儿破伤风
 
 脐风又名撮口风、锁口风,即西医新生儿破伤风,多因新生儿断脐不慎,风冷水湿邪气自脐入侵所致,是一种以唇青撮口、牙关紧闭、面呈苦笑、抽搐反张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疾病。
 【传承概略】
 师祖欧阳履钦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在《增补时方歌括》中总结出小儿初生患脐风灸法,并撰歌括曰:脐风须验腹筋青,直贯至心少救星,艾灸筋头筋自缩,更随缩处灸无停。至今仍有临床实用价值。师尊欧阳锜在《临床必读》中构建了脐风的诊治体系,总结出此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分证施治经验,在《中医临床实习手册》中总结了脐风的主症、主方及辨证用药要点,并在《中医各科急症诊疗方案》中总结出破伤风的急救措施,至今仍有指导意义。第二代传人杨维华简述了脐风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临床表现】
 (1)发病前一二日,患儿有喷嚏、多啼、张口不利、吮乳口松等先兆症状。
 (2)发病时阵发抽搐,牙关紧闭,面呈苦笑,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脐突腹胀,抽搐可因声、光、水声等刺激引发或加重,少数患儿可因反复抽搐而死亡。
 (3)发病1~4周后,病情逐渐缓解,发作次数减少,渐而张口吮乳,肢体柔和,活动自如。
 【诊断要点】
 (1)有断脐不洁史,多在婴儿出生后4~7日发病。
 (2)有肢体强直、面呈苦笑、口不能吮乳等典型表现。
 (3)血象检查显示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偏高;取伤口处脓性分泌物培养,可找到破伤风杆菌。
 【鉴别诊断】
 (1)急惊风:起病急,亦见强直抽搐、角弓反张,但发病年龄多在1~5岁,多伴高热、痰潮气急等症,发作时无苦笑面容。
 (2)癫:抽搐,但发作时有猝倒神昏、两眼上视、吐涎沫等为异。
 【证治特色】
 1.风邪阻络证
 [主症]项强抽搐。吮乳口松,腹胀脐肿,日夜啼哭,喷嚏。舌苔薄白,指纹青。
 [治法]祛风通络。
 [方药]玉真散加味。
 天南星2g,防风2g,白芷2g,天麻2g,羌活2g,白附子(制)2g,僵蚕2g,全蝎2g。共研为细末。1次3~6g,热酒或童便调服。
 [加减]若抽搐重者,加蜈蚣。
 2.风毒内攻证
 [主症]项强抽搐,撮口唇青,牙关紧闭,呈苦笑面容,角弓反张。喘促气逆,脐突。指纹青紫。
 [治法]熄风镇痉。
 [方药]撮风散加减。
 蜈蚣(炙)12条,钩藤0.3g,朱砂3g,僵蚕3g,全蝎3g,白芷3g,冰片1g,黄芩3g,黄连1.5g。共研为细末。1次0.6g,竹沥调服。
 3.气阴两虚证
 [主症]抽搐渐减,口撮放松,但仍呈苦笑面容。动则汗出,形体消瘦,面色青。舌质淡红。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人参养荣汤加减。
 黄芪6g,当归3g,肉桂1g,甘草(炙)1g,陈皮2g,白术2g,人参2g,白芍6g,熟地黄3g,五味子1g,茯苓2g,远志2g,僵蚕1g,全蝎1g。
 [加减]若口干少津者,加麦冬、玉竹、沙参。
 【其他疗法】
 (1)单验方:僵蚕(炒黄)5g,蝉蜕(炒黄)10g,朱砂1.5g,牛黄0.15g。共研极细末。每取14,乳汁送下。药后1~2小时,若见肠中雷鸣、矢气通者视为有效。
 (2)灯火灸法:取穴:眉心、人中、承浆、少商、脐轮。操作方法:取灯心草蘸麻油(或花生油、茶油),燃着后速按穴位点灸。
 【传承实录】
 1.小儿患脐风灸法(师祖欧阳履钦经验)
 小儿初生患脐风灸法:脐风须验腹筋青,直贯至心少救星,艾灸筋头筋自缩,更随缩处灸无停。(《增补时方歌括》)
 2.脐风发病特点、主方及辨证用药要点(师尊欧阳经验)
 (1)发病特点:小儿断脐不洁,为风邪所乘,亦可产生破伤风。发作之前,亦有喷嚏、啼哭不止、吮乳口松、两眼微带黄色等先兆。发作时,牙关紧闭、舌强不能吮乳、喉中有痰声、频欲咳逆、呕吐涎沫,或寒热腹胀,甚则四肢强直抽搐、面色青紫、指甲乌黑、两目上视或幻作笑状。亦称为脐风。
 (2)主方:通宜撮风散,亦可采用熄风清热、开窍涤痰之法。
 (3)辨证用药要点:辨证要点有二:一要注意一般均有接生时脐带处理不当或剪脐用具不洁或脐部包裹污染等病史;次要辨析病情轻重,酌情用药。因脐风患者为新生儿,又有口撮牙闭等症,故宜内外治法相结合。治疗此病,常用蜈蚣、全蝎等虫类药。(《中医临床实习手册》)
 3.脐风的用药要点与急救措施(师尊欧阳经验)
 (1)用药要点:此病要注意选用祛风解毒(天麻、防风、蝉蜕)和熄风止痉(全蝎、蜈蚣)药物。
 (2)急救措施:①玉真散1.5g,1日2次。②全蝎、蜈蚣各等份。研为细末。每用3g,鼻饲或口服,1日3次。③胆南星6g,天麻6g,全蝎5g,僵蚕5g。研为细末,急煎服。(《中医各科急症诊疗方案》)
 4.脐风的预防与治疗(第二代传人杨维华经验)
 (1)脐风的预防:脐风西医称新生儿破伤风。严格执行新法接生完全可预防此病,给孕妇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能有效地预防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新生儿出生后,脐带必须严格处理,一旦发现新生儿破伤风患儿就应迅速送医院诊治。
 (2)脐风的治疗:中医除按风邪阻络、风毒内攻、气阴两虚三证内外合治外,还应注意兼症的治疗。以上各证候皆可合并兼症,治疗宜在各证的主方中同时加入兼症的治疗药物:①兼疮毒:脐肿成疮,腐臭溃烂者,局部外治法参照脐疮外治法。壮热者,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赤芍。②兼咳喘:脐风中出现咳喘,多为并发肺炎,可加麻黄、苦杏仁、葶苈子。③兼阳脱:症见面色青灰、四肢厥逆、抽搐无力、呼吸微弱者,为元阳衰败之厥脱证,可加人参、附子。此外,配合西医运用抗病毒、止痉药,以及可杀灭破伤风杆菌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甲硝唑等抗生素静脉滴注,可获良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