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拉开人生差距的关键能力
			》
 售價:HK$ 
			65.9
 
  《 
			创新无限:深圳奇迹启示录
			》
 售價:HK$ 
			75.9
 
  《 
			大家京范 燕都掌故
			》
 售價:HK$ 
			96.8
 
  《 
			写作革命2.0:在所有学科和年级中通过写作提升思维的指南(美国亚马逊高分畅销教育类图书)
			》
 售價:HK$ 
			65.9
 
  《 
			理想国译丛073——他们也是幸存者:纳粹大屠杀亲历儿童的人生与记忆
			》
 售價:HK$ 
			107.8
 
  《 
			蝴蝶的世界:它们的自然史与多样性
			》
 售價:HK$ 
			140.8
 
  《 
			礼记训纂  全2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
			》
 售價:HK$ 
			162.8
 
  《 
			可持续盈利 可再生战略变革释放企业发展潜力(剖析当下环境挑战,探讨企业应对策略,推动企业可持续盈利)
			》
 售價:HK$ 
			74.8
 
 
 | 
         
          | 編輯推薦: |   
          | 本书是由国家金融与发展试验室撰写的中国债券市场的系列报告的第二部,报告内容包括2016年全球与国内宏观背景,中国宏观金融,国际债券市场与资本流动,复杂利率环境,信用与货币、利率、汇率、商品的动态关系,货币市场发展,中国债券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债券市场结构,债券收益率曲线,债券衍生品市场,政府债券市场,债券市场监管政策动态,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中国信用债券违约分析,降杠杆中的债转股,等等,多方位对中国债券市场进行全面、系统总结,为国家政府相关部门改革和完善中国债券市场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国内外的各类投资者、债券研究者提供专业参考。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内容包括2016年全球与国内宏观背景,中国宏观金融,国际债券市场与资本流动,复杂利率环境,信用与货币、利率、汇率、商品的动态关系,货币市场发展,中国债券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债券市场结构,债券收益率曲线,债券衍生品市场,政府债券市场,债券市场监管政策动态,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中国信用债券违约分析,降杠杆中的债转股,等等,多方位对中国债券市场进行全面、系统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  
         
          | 關於作者: |   
          | 李扬,男,汉族,1951年9月出生,安徽怀远人。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经济学部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1968年11月至1970年12月,安徽淮南唐山乡插队;1970年12月至1978年2月,安徽淮南建筑安装总公司工人;1978年2月至1981年12月,安徽大学经济系学生;1981年12月至1984年12月,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委培)硕士研究生;1984年12月至1986年10月,安徽大学经济系教师;1986年10月至1989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博士研究生;1989年7月至1991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1991年6月至1994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财贸金融室副主任(其间,1991年8月评为副研究员);1994年3月至1995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财贸金融室主任;1995年2月至1998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其间,1995年8月评为研究员);1998年9月至1999年3月,赴美访问学者;1999年3月至2003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其间,2000年1月换届选举为党委副书记);2003年2月至2008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临时党委书记(其间,2003年11月选举为党委书记);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至2015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兼金融研究所所长。2011年被评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货币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宏观经济、资本市场、财政理论与政策等。已出版专著、译著20余部,发表论文400余篇,主编大型金融工具书多部。主持国际合作、国家及部委以上研究项目40余项。1992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选为人事部等国家七部委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2002年,被科技部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990年以来,多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奖和论文奖,多次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李扬,男,汉族,1951年9月出生,安徽怀远人。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经济学部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1968年11月至1970年12月,安徽淮南唐山乡插队;1970年12月至1978年2月,安徽淮南建筑安装总公司工人;1978年2月至1981年12月,安徽大学经济系学生;1981年12月至1984年12月,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委培)硕士研究生;1984年12月至1986年10月,安徽大学经济系教师;1986年10月至1989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博士研究生;1989年7月至1991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1991年6月至1994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财贸金融室副主任(其间,1991年8月评为副研究员);1994年3月至1995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财贸金融室主任;1995年2月至1998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其间,1995年8月评为研究员);1998年9月至1999年3月,赴美访问学者;1999年3月至2003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其间,2000年1月换届选举为党委副书记);2003年2月至2008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临时党委书记(其间,2003年11月选举为党委书记);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至2015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兼金融研究所所长。2011年被评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货币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宏观经济、资本市场、财政理论与政策等。已出版专著、译著20余部,发表论文400余篇,主编大型金融工具书多部。主持国际合作、国家及部委以上研究项目40余项。1992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选为人事部等国家七部委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2002年,被科技部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990年以来,多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奖和论文奖,多次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 |  
         
          | 目錄: |   
          | 第一篇 背景 第1章 宏观经济分析/001
 1.1 2016年经济运行主要特征/001
 1.2 2017年需要关注的问题/008
 1.3 2017年预测/015
 1.4 对策建议/017
 第2章 宏观金融运行/020
 2.1 实体经济背景/020
 2.2 2016年中国货币政策与金融运行态势/024
 2.3 2016年的中国货币政策操作/040
 2.4 2017年展望/046
 第3章 国际债券市场与跨国资本流动/050
 3.1 全球债券市场发展情况/050
 3.2 中国在国际债券市场的债券发行情况/059
 3.3 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060
 3.4 国际外汇市场形势/063
 3.5 人民币外汇市场/069
 3.6 跨境资本流动/073
 第4章 复杂利率环境/079
 4.1 全球货币政策分化加剧利率环境的复杂性/079
 4.2 为何美国未实施负利率?/081
 4.3 负利率的机制与影响:若干争议/083
 4.4 负利率在欧洲的实践/085
 4.5 日本:纠正负利率/090
 4.6 负利率的两难困境/091
 4.7 中国利率环境:现实与挑战/092
 第5章 信用利差与货币、利率、汇率、商品的动态关系/099
 5.1 前言/099
 5.2 我国信用利差运行特征/100
 5.3 信用(利差)与宏观经济变动关系分析/105
 5.4 信用利差与宏观经济动态关系实证分析/114
 5.5 结语/118
 第二篇 市场发展
 第6章 货币市场发展/119
 6.1 货币市场概况/119
 6.2 货币市场主要子市场发展动态/124
 6.3 货币市场利率动态/137
 6.4 货币市场发展展望/142
 附录1:国内市场交易机制的不断完善/142
 附录2:美国货币市场基金规则改变的影响/148
 第7章 债券一级市场/156
 7.1 债券发行市场总体状况/156
 7.2 政府债券/169
 7.3 金融机构债券/175
 7.4 非金融企业债券/187
 7.5 资产支持证券/214
 第8章 债券二级市场/223
 8.1 债券交易总量及市场分布/223
 8.2 债券市场流动性/229
 8.3 二级市场走势及其特征/234
 第9章 债券市场的结构/242
 9.1 存量规模和结构总览/242
 9.2 债券市场存量的品种结构/245
 9.3 投资者数量分布和持仓结构/249
 第10章 债券收益率曲线/270
 10.1 债券市场收益率波动的总特征/270
 10.2 债券收益率的期限结构和风险溢价/279
 10.3 去杠杆政策操作对债券收益率的影响/284
 10.4 投资者持仓变化对收益率曲线的影响/288
 10.5 信用事件扰动债券市场/296
 10.6 杠杆交易对收益率曲线的传导/302
 10.7 债券收益率曲线的国际比较/303
 第11章 债券衍生品市场/312
 11.1 利率衍生品交易概况/312
 11.2 利率互换/313
 11.3 国债期货/318
 11.4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323
 第12章 政府债券市场/330
 12.1 国债市场/330
 12.2 地方政府债券市场/336
 12.3 城投债市场/352
 第13章 债券市场监管政策/367
 13.1 完善债券市场制度建设/367
 13.2 金融审慎监管促进去杠杆/372
 13.3 其他监管政策/380
 第14章 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383
 14.1 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政策/383
 14.2 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实践/384
 14.3 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展望/391
 第三篇 专题
 第15章 中国信用债券违约分析/401
 15.1 企业债券违约现状/401
 15.2 债券违约的原因/409
 15.3 债券违约的影响/410
 15.4 违约后的兑付模式/412
 15.5 完善债券市场投资者保护机制/418
 第16章 信用违约互换:理论、实践及未来发展
 基于发达经济体实践的探讨/428
 16.1 原理及推出背景/428
 16.2 市场定价/432
 16.3 数学定价模型/434
 16.4 信用违约互换的中央清算/436
 16.5 信用违约互换的运用及其他信用衍生产品/439
 16.6 未来展望/444
 第17章 降杠杆战略中的债转股/445
 17.1 债转股:历史经验、实施背景/445
 17.2 新一轮债转股的基本背景/449
 17.3 中国新一轮债转股政策解读/451
 17.4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456
 |  
         
          | 內容試閱: |   
          | 前言 2015年10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同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长期友好协作的基础上商定,合作设立中国债券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从2015年底开始,双方以该论坛为共同平台,由李扬、钱龙海、彭兴韵牵头,组织专门队伍,针对中国债券市场进行专业性研究,以期跟踪市场动态,总结主要发展,剖析热点难点,展开国际比较,并对中国债券市场的改革和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基于这些研究,论坛每年编辑出版一部年度报告《中国债券市场》。同时,以年度报告发布为契机,每年召开一次全国性债券市场发展高峰论坛。
 《中国债券市场:2015》已于2015年12月出版,与之配套的2015年全国债券市场高峰论坛,也以新趋势、新机遇、新挑战为主题,于2015年12月底顺利召开。该报告及配套的债券论坛,在金融监管部门、业界和学术界获得广泛好评,若干国际组织、国外投资机构和全球智库也对其表示了关注。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部《中国债券市场:2016》,是《中国债券市场》编委会推出的第二份年度报告。与上年相比,2016年报告的内容涉及范围有所扩展,同时还以背景、市场发展和专题为名,对全部17个章节做了分类,进一步凸显了报告的研究思路和分析脉络。
 2017年,我们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编撰年度分析报告并召开年度债券峰会,同时将增加概览性的季度分析报告系列和针对热点问题的专题分析报告系列;围绕这些报告召开各种类型的研讨会,自然也属题中应有之义。事实上,2016年5月和7月,我们曾分别就债券市场违约和全球利率困境等专题召开过研讨会,颇受业界和学术界好评。我们希望保持并发扬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为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期待读者诸君指正。
 《中国债券市场》编委会
 2016年12月1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