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皇帝与国王:足利义满和他的时代(颠覆天皇王权的逆贼将军,还是活用东亚朝贡规则的政治能人?)
			》
 售價:HK$ 
			64.9
 
  《 
			锦衣行 (《白衣公卿》影视原著小说)
			》
 售價:HK$ 
			54.8
 
  《 
			乘风而上(美依礼芽中文自传)
			》
 售價:HK$ 
			85.8
 
  《 
			金庸江湖的另一面
			》
 售價:HK$ 
			64.9
 
  《 
			以远见超越未见:当今时代的教育、文化与未来
			》
 售價:HK$ 
			65.8
 
  《 
			DK草药大百科
			》
 售價:HK$ 
			294.8
 
  《 
			甲骨文丛书·英国人在印度:三百年社会史
			》
 售價:HK$ 
			173.8
 
  《 
			唯美手编.17,绚丽的春夏毛衫
			》
 售價:HK$ 
			53.9
 
 
 | 
         
          | 編輯推薦: |   
          | 旅行的意义何在? 背井离乡的游子们,他们的羁绊何在?
 赶快出发吧一旦有了这样的念头,人们便坐立难安起来。
 荣获第65届读卖文学奖
 |  
         
          | 內容簡介: |   
          | 因政变逃亡到肯尼亚的埃塞俄比亚人;流落到伯利兹的上海大姐;居住在墨西哥的黑人奴隶的子孙后代们作者行走于非洲、南美等地,将生活在当地的普通民众最真实的一面写入作品,没有过多华丽的语言,唯有对灵魂最真诚的叩问。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由二十一个短篇组成,除主人公以外没有日本人登场,充满了异域风情。
 何不打开本书,跟随作者的文字,一同领略不一般的美景?
 |  
         
          | 關於作者: |   
          | 旦敬介 1959年生,作家、翻译家、拉丁美洲文学研究者,现任教于明治大学。自1982年前往秘鲁与玻利维亚旅行以来,旦敬介旅居墨西哥、西班牙、巴西、肯尼亚等地,同时从事写作。著有《逃亡篇》《欢迎来体验奴隶的航线》《照明威廉S巴罗》等。译著有《世界末日之战》《奇怪的朝圣者》等。
 |  
         
          | 目錄: |   
          | 01吃到世界第一美味肉食的那天 02初见异国风景
 03 热带爱情诗
 04 为什么不穿杰拉巴?
 05卡波耶拉舞者的日常
 06曼丁戈的潜水少年
 07非洲的待客之道
 08初试腓秀雅杂
 09挂吊床的地方
 10寻找真实的古巴
 11逃城
 12马里奥的英吉拉店
 13午餐的行踪
 14拉普拉塔赋格曲
 15景致宜人的窗户
 16阿米娜的大采购
 17卡初姆巴哩的漫长征程
 18来自古巴的两封信
 19保守得最严实的秘密
 20归根之旅
 21 步行生活的开端
 
 吃到世界第一美味肉食的那天
 |  
         
          | 內容試閱: |   
          | 非洲的待客之道 
 无论是下车的时候,还是出站的时候,他都落在了最后。日本男人、他的伴侣阿米娜以及她的同乡朋友娜西姆一行三人。虽然仅有三人,却有五六件大行李,光是从车上搬下来就够呛了。仅只是这项搬运工作就已经让男人心烦意乱。行李如此之多,是因为阿米娜暌违四年返乡,给所有能想得到的亲戚都买了礼物的缘故。
 所以我不是早说了吗,行李实在太多了!
 都是必要的东西啊,有什么办法!
 从开始准备这趟旅行的时候起,两人因为礼物而起的争吵便好似夫妻相声,演了一场又一场。
 作为应对人群的突击队长,娜西姆比两人先下车,她被一群嘴里高喊着波达波达搬运东西到国境线的出租自行车的少年们包围着,已经和他们讨价还价起来。不一会儿,她就豪爽地雇了四辆车。并不是租来让人骑,她打算让一辆波达波达搬运一个大行李箱。从列车上卸下行李的时候便已经注定得慷慨解囊,这使得男人更加不高兴了。因为他严于克己,或者说有着清教徒的思维方式,觉得就算辛苦,也要控制无谓的花销,认为自己的东西自己搬乃是理所当然。说白了,就是有些吝啬。再加上他心存怀疑,害怕自行车带着行李跑掉。
 于是,为了不让人觉得他抠门,他强调行李可能被拐走这点,以此来抗议。娜西姆以教导人的口吻说
 不必担心。这里和内罗毕不一样。乌干达人经历了残酷的战争,才不愿为了这种小事起争执呢。
 反政府游击队出身的她这么说道。眼看着四辆波达波达丢下缓缓行走的他们,径直朝着国界的检查站奔去,她也没有表现出丝毫惊慌。
 关于乌干达的内战,他听说的全是凄惨的故事,而且战争结束也才经过七年时间,所以不免有些紧张,然而国界却是一派轻松的景象。设在两国之间的道闸,挡杆高高竖起,畅通无阻,仿佛在历史上从不曾闭合过一样。他们在肯尼亚的边检站办理出境手续,然后带领在一旁等候的波达波达通过道闸,往前步行了五十米左右,到乌干达的边检站办理入境手续。
 被问及访问目的,只需如实回答去拜访女朋友的母亲。被问及目的地,只需告知远在两百公里外的阿米娜故乡小镇的名字即可。目的明确的旅行不需要任何隐瞒和弄虚作假,这种简洁明快缓解了他初次体验在非洲穿越国境线的紧张感。对于他的一个个回答,乌干达的边检官温和地点头肯定,用标准的英语说了句祝您旅途平安,将他们送出了边检站。
 一行人进入了乌干达的城镇。说是城镇,只不过是有一条直路贯穿的地方罢了,路面干燥得晃眼。公路的一侧有几间杂货店和饭馆还在营业,但顶着正午的烈日走动的,广阔的宇宙之间也只有他们几人。路过并排着几家店铺的地方,女人们迅速选定了一家饭馆,指挥波达波达的年轻人们卸下行李。见此情景,他慌忙阻止道
 慢着慢着,你们这是在干什么?我们不是要去巴士车站吗?前面的路还长得很,可没工夫让你们休息。
 听了他的疑问,她们解释说现在这个时间没车,所以只能乘出租车去最近的城镇托罗罗。
 那我们马上去找出租车啊。出租车停车点在哪儿?
 慢点慢点,不用急。娜西姆劝说道,慌忙起来会落下东西,还会出差错。不要紧,一切都会顺利的。
 没有人理会他还在手舞足蹈地反驳,径直把行李一件件搬进了饭馆。最后,他气势汹汹地在烈日下叉开腿站定,用语言发起致命一击
 首先,钱还没有兑换!进到店里也没钱可付!
 阿米娜无视这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天真烂漫地问
 吃什么好呢?乌伽黎?还是马托基?
 乌伽黎,乃是用玉米面蒸制后做成的,是肯尼亚绝对的主食。而与此相对,马托基却是乌干达特有的主食,把生涩的青芭蕉煮熟后捣碎做成芭蕉饭。在店里能吃到马托基便是身在乌干达的证明。在乌干达土生土长的她因此高兴得忘乎所以。
 吃什么都无所谓!他丢下这句话,用余光瞅着女人们和店员们咯咯地相视而笑,故意重重地坐在稍远的座位上。
 
 他赌气地坐了一会儿,也不知从哪儿冒出两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戴着雷朋式墨镜,手上毫不遮掩地拿着厚厚一叠纸币。是外币兑换商。
 真有一套!他也不由得在心里暗自感叹。竟然会上门服务,这便是乌干达的待客之道吗?刚才他一直心浮气躁,完全没察觉,其实女人们拜托店家派了个年轻人去叫他们来。
 娜西姆和兑换商嘀嘀咕咕地低声交谈,对话时而夹着长长的间隔,分不清是不是在闲聊。不一会儿,娜西姆告知了交涉结果:他们说按这个汇率算,可以吗?他无法判断这个汇率划不划算,正在犹豫不决,兑换商递了一份印着当天日期的小报给他,让他比较一下报上首都坎帕拉的前日汇率。的确,兑换商的汇率并不差。即便如此,他还是心存疑念,总觉得再往前走走,到了大点的城镇,或许能换到更划算的汇率。说不定到了阿米娜的故乡小镇,会有更想换美元的人,能以更有利的汇率兑换到钱他被蒸腾而起的烟霭一般的贪念蒙蔽了双眼。兑换商察觉到他的想法,平静地用英语说
 到索罗蒂兑换美元会更困难。乡下没人需要美元的。趁现在兑换好逗留期间需要的钱比较明智。
 娜西姆听了这话也重重地点了点头表示可信。于是他决定索性兑换一千美元。
 兑换商当着大家的面,灵巧地操纵着粗壮的手指,点清大把的乌干达先令,递了过来。厚得跟砖头似的一叠纸币,每十张折成一束。他在南美兑外币时被动过手脚,接过钱之后便为了确认金额清点了起来。一旁的阿米娜如同小鸟悲鸣一般嚷了起来
 别数了!
 然而,架着雷朋墨镜的兑换商却十分大度地伸手制止了她。
 不,没关系。
 既然已经起了头,他用笨拙的手势清点纸币,直到最后一张。分毫不差。
 然后,他掏出美元递了出去。兑换商数也不数便揣进了口袋,伸出健壮的手,说了句祝您旅途平安,像风一般离开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