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设计师威廉·莫里斯
			》 
			 售價:HK$ 
			151.8
			 
			 
	
			  
			《 
			新宏观经济学 来自后凯恩斯主义-老制度主义-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第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
			》 
			 售價:HK$ 
			283.8
			 
			 
	
			  
			《 
			《山海经》的博物世界:植物(刷边特装版)博物岛系列 探寻上古草木之美纵览山川博物大观
			》 
			 售價:HK$ 
			281.6
			 
			 
	
			  
			《 
			中国芍药品种图志(精)
			》 
			 售價:HK$ 
			316.8
			 
			 
	
			  
			《 
			现代战略家军事史:1861年以来美国的主要战争
			》 
			 售價:HK$ 
			107.8
			 
			 
	
			  
			《 
			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刘永奎)
			》 
			 售價:HK$ 
			64.9
			 
			 
	
			  
			《 
			中国世界遗产全书·大美中国篇+最美非遗篇(全2册 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798.0
			 
			 
	
			  
			《 
			“欧洲之心”人文视角下的捷克国别研究
			》 
			 售價:HK$ 
			107.8
			 
			 
	
 
       | 
     
      
      
         
          | 編輯推薦: | 
         
         
          |  
            当代文学名家长篇精品书系之张抗抗卷《情爱画廊》。至情至爱之作,畅销50万册20周年纪念版。
           | 
         
       
      
      
      
      
         
          | 內容簡介: | 
         
         
          |  
            《情爱画廊》以女性的审美价值观来写性。在人类文明史上,爱与性始终是难舍难分又若即若离的,它们时时呈分裂状态,又常常向往重叠与聚合。有爱的性和有性的爱;被爱所激发所驱动的情欲和性行为,两情相悦所创造的欢愉和快感,是超然于实利和世俗之上、生命中最美好最壮丽的时刻之一。爱与性的同步,正是为了抵抗流行文化企图将爱与性拆解的浊流。书中的女主人公的身体之美,只有在成为自己精神象征的前提下才是有价值的。为了彻底摈弃父以历史强历给女性的文化遗传,女主人公舍弃了原有家庭,离开了女儿,传统的母性和女人的自我发生了猛烈的冲突,亲密无间的母女关系不再构成文化意义上的承继关系,而是背离、中断,还原成生命独立的个体。
           | 
         
       
      
      
      
         
          | 關於作者: | 
         
         
          |  
            张抗抗,1950年出生于杭州市,1966年杭州市第一中学(现为杭州高级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北大荒农场上山下乡,在农场劳动、工作8年。1977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业,1979年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至今。现为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第七、八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协会副会长。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09年被聘为国务院参事。
           | 
         
       
      
      
      
      
         
          | 內容試閱: 
           | 
         
         
           
            情爱的审美意识
 《情爱画廊》二十年再版序
 张抗抗
 
 
 距1996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布老虎丛书出版我的长篇小说《情爱画廊》,至今已经过去了二十年。目前将由当代中国出版社推出该书的第六种再版本,我颇感欣慰。
 时间往往使生活中的爱情破碎或是变得麻木,但时间会留下那些关于爱情的美好文字。
 因为爱情原本就活在我们的梦想中。
 梦想,是激发人类去创造生活、改变生活的一种基本动力。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商业时代,残存的爱情理想主义,多多少少能唤起人们对物质、财富、功利的质疑,填补人们的精神空白。也许能够抵御或是拒绝低俗与污浊,使心灵和情感得到些许净化。没有梦想的人生,即便富裕阔绰,也会显现出苍白的底色。
 不同的阶层会有不同的理想《情爱画廊》表达了一部分知识分子、一部分白领阶层、一部分艺术家,还有一部分向往高尚生活的普通人,心灵深处对爱情的向往与渴求。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人性的天性是憧憬完美的。艺术的真实不能简单等同于生活真实。文学作品若是在梦的语境中表现、表达爱与美,会发现读者潜在的心理和审美需求,并将其内涵与外延得到拓展。
 千百年来,爱与死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进入21世纪,种种刻骨铭心、凄美决绝的爱情故事,仍然打动并征服着读者。尽管文学世界中的爱情版本永无穷尽之时,但作品中叙述与表达爱情的语言,似乎正在一日日枯竭与衰退。在这部小说中,我试图用艺术家的绘画语言,来替代小说中通常的文学叙述。当读者们穿过这道长长的画廊,用眼睛欣赏那些被爱情催生、同时又催生着爱情、诉说着爱情而同时又被爱情诉说的画面时,在那些绚丽的色彩、奇异的光线、怪诞的构图面前,你们是否同时能感觉到书中人物内心激情的震荡、喃喃絮语中的温情、深沉的苦痛、以及最终战胜自我的理性光芒?
 《情爱画廊》以女性的审美立场表达了性意识。在人类文明史上,爱与性始终是难舍难分又若即若离的,它们时时呈分裂状态,又常常重叠与聚合。有爱的性与有性的爱;被爱所激发所驱动的情欲和性行为,两情相悦所创造的欢娱和快感,是超然于实利和世俗之上、生命中最美好最壮丽的时刻之一。爱与性的同步,正是为了抵抗流行文化企图将爱与性拆解的浊流。书中的女主人公的身体之美,只有在成为自己精神象征的前提下才是有价值的。为了彻底摈弃父权历史强加给女性的文化遗传,女主人公舍弃了原有的家庭,离开了女儿,传统的母性和女人的自我发生了猛烈的冲突,亲密无间的母女关系不再构成文化意义上的承继关系,而是背离、中断,还原成生命独立的个体。如我的女主人公秦水虹那样具有现代精神的女性美,不再是被男性本位文化所掌控的女性形象,而是在今天开放的社会背景与生活形态中,重新苏醒的女性自我。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烟雨朦胧的江南小城与粗犷的北方都市之间。这也许隐伏着某些文化观念上的碰撞与交融。也许更为含蓄地表达了在今天这个变幻莫测的人世间,固守与行走、喧嚣与宁静、排斥与宽容、沉潜与浮漾的矛盾。
 文化被历史和人塑造。20世纪持续至21世纪的爱情观大震荡,有助于社会的细胞更新和基因修复。我相信,两性关系平等和谐的理想,也将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提升。更为人性化的书写,一定同人类灵魂深处的梦想有关。只是,它需要时时刷新。
 《情爱画廊》在经历了二十年时间的淘洗与验证后,能够再次与读者见面,我很高兴。世界的变化太快,但书中的故事,依旧与我们心里的梦想悄然合辙。
 
 2016年6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