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死亡与右手(修订译本)
			》
 售價:HK$ 
			63.8
 
  《 
			东方美学口袋书 华夏青铜
			》
 售價:HK$ 
			43.8
 
  《 
			初识密码学
			》
 售價:HK$ 
			140.8
 
  《 
			政策与对策 宋代政治史探索 大沨丛书009
			》
 售價:HK$ 
			94.6
 
  《 
			美国货币与财政史(1961-2021)
			》
 售價:HK$ 
			118.8
 
  《 
			中华后土文化·万荣后土祠卷
			》
 售價:HK$ 
			184.8
 
  《 
			植梦花园:从游走世界到回归故乡的园艺旅程
			》
 售價:HK$ 
			96.8
 
  《 
			鲍鹏山新批水浒传(全三册)
			》
 售價:HK$ 
			327.8
 
 
 | 
         
          | 編輯推薦: |   
          |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每位编导在编舞时都会选择自己的方法,除了在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以外,也会借鉴文学、音乐、美术、诗歌等的创作构思。正因为有了这种借鉴,舞蹈作品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与特征。舞蹈不能忽略音乐的存在,音乐也不能主宰舞蹈的语言逻辑。音乐编舞寻求的是在音乐听觉与舞蹈动觉中建立一种合作关系。本书中讨论的只能是过去的人做了些什么,别人做了些什么,这一切都无法代替任何个体的新的创造。关于音乐编舞的许多问题还有待于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和拓展。 |  
         
          | 內容簡介: |   
          | 全部内容涉及十一部分。一至四部分,是音乐编舞教学的调查问卷及问题梳理。以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的教学为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分别从音乐编舞的教学回顾、教学调查、教学模式入手,进行教学理论上的梳理,找到此课程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围绕这些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各种音乐编舞技术练习,即从动机、短句到对位、卡农、赋格、舞段六个不同类型的多个练习。而后在第十一部分中,纳入了音乐编舞的调查问卷,把调查问卷的类型展现在读者面前。 |  
         
          | 關於作者: |   
          | 李玲琰,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2006年硕士毕业留校任教,现任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现代舞系教师,中国首届现代舞编导与教学专业方向研究生。2010年,作为国家首批艺术类公派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州立大学帕彻斯学院专门研修现代舞教学与编创。2014年,作为国内访问学者赴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修艺术学。 曾多次主持或执行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科研项目;曾合作出版单、双、三、群舞编舞技法、现代舞技术训练、技术训练教学法等舞蹈编导及现代舞技术系列图书和音像教材出版《现代舞与其表达的世界》、《舞影舞行》等舞蹈影像专题;发表数十篇专业核心论文;执行导演大型舞作《天舞》、杂技剧《水秀》、现代舞作品晚会《轨迹》等。 创作及指导的学生曾获得荷花杯校园舞蹈大赛金奖、北京市舞蹈比赛金奖、CCTV电视舞蹈大赛十佳作品奖、韩国首尔国际现代舞大赛评审团大奖、舞蹈协会奖等;曾出访美国、新西兰、意大利、韩国等进行学术交流。 |  
         
          | 目錄: |   
          | 一 缘由 001 1 研究动机与目的 003
 2 研究范围、现状与方法 006
 二 音乐编舞教学回顾 009
 3 交响编舞法的引入 011
 4 交响舞剧无字碑的问世 015
 三 音乐编舞教学调查 021
 5 问卷调查目的与内容 023
 6 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 032
 四 音乐编舞教学模式 061
 7 两个必要的合作 063
 8 技术之间的合作 071
 五 动机编创技术与练习 091
 9 动机技术练习提示 093
 10 动机技术技法练习 098
 11 教学反思与回课评价 112
 六 短句编创技术与练习 119
 12 音乐短句 121
 13 舞蹈短句 125
 14 短句编创技术练习 129
 七 对位技术编创与练习 141
 15 对位的基本概念 143
 16 对位编创技术练习 147
 八 卡农编创技术与练习 151
 17 卡农的基本概念 153
 18 卡农编创技术练习 155
 九 赋格编创技术与练习 161
 19 赋格的基本概念 163
 20 赋格编创技术练习 166
 十 舞段编创技术与练习 171
 21 音乐的乐段 173
 22 舞蹈的舞段 180
 23 舞段编创教学提示 184
 24 舞段编创技术练习 187
 十一 音乐编舞调查问卷 209
 25 音乐编舞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211
 26 调查问卷4 个核心问题排行 215
 27 编导专业音乐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220
 参考文献 223
 后 记 230
 |  
         
          | 內容試閱: |   
          | 在躺、座、蹲、站、走、跑、跳七个不同的原型动作基础上,借鉴上图中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变化,进行每一组的动作变形练习,我们可以想象有多少种可能编排的方式,而且动作的不同组之间还要有一定的关系要素,严格按照音级组合进行设计。教师可根据自身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在动作编排上给予学生一定的限定,在选择的转换专业术语上,主要是把音阶、音级的排列逻辑用到动作编排的逻辑上。以上所述,借鉴音级的排列方法继续融入音乐表现的各种基本因素 音高、节奏、节拍、音程、和弦、调式调性、转调、移调、常用记号、装饰音、力度与速度、旋律、曲式的不同内容,通过舞蹈的形式进行发展,会出现更多的可能。其实在作曲技术上有更多的思维逻辑可以运用到编舞练习中。我们知道人体动作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了不同的舞蹈,音符的不同排列方式构成了不同的音乐。技术与技术之间的转化关键是要看到音乐中的技术,然后把看到的技术运用到舞蹈编排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