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日本侵华战争及其战后遗留问题和影响
			》 
			 售價:HK$ 
			74.8
			 
			 
	
			  
			《 
			敢于愤怒:正确发脾气,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 
			 售價:HK$ 
			65.8
			 
			 
	
			  
			《 
			百越:公元前10至前3世纪东南沿海的文化与社会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 
			 售價:HK$ 
			162.8
			 
			 
	
			  
			《 
			面向全球南方——欧盟与新兴经济体战略伙伴关系研究
			》 
			 售價:HK$ 
			86.9
			 
			 
	
			  
			《 
			罗马法与欧洲:一种法律文化的历史
			》 
			 售價:HK$ 
			68.2
			 
			 
	
			  
			《 
			英国大历史:时间线上读懂英国3000年,全球化视角下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与动荡
			》 
			 售價:HK$ 
			64.9
			 
			 
	
			  
			《 
			掌心物语:玩转棉花娃娃一本通
			》 
			 售價:HK$ 
			86.9
			 
			 
	
			  
			《 
			永恒的时光之旅
			》 
			 售價:HK$ 
			96.8
			 
			 
	
 
       | 
     
      
      
         
          | 編輯推薦: |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 级规划教材 省级精品课程教材 配网络教师手册
           | 
         
       
      
      
      
      
         
          | 內容簡介: | 
         
         
           
            对流通问题的理论研究,可以有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宏观视角的研究,所关注的重点是流通的纵向过程,即从超越微观单位(企业或用户)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的角度来研究全社会的商品是如何完成由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转移的,这种转移是在什么样的体制或机制下,由哪些主体以怎样的关系(竞争与合作)、方式与技术方法,以怎样的规模、结构与绩效来
 完成,以及这种转移会对生产者、中间商、消费者乃至整个经济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社会公共机构(政府)
 如何影响这一转移过程等。微观视角的研究,所关注的重点则是流通的横向过程,即微观单位尤其是企业组织,如何有效地实现所生产或经营的商品由供应地到使用地的转移,包括如何构建自己的流通渠道,如何建立和维护与渠道成员的关系,如何降低流通成本,如何提升流通效率,如何提高流通竞争力等。
 
 显然,宏观视角下的流通问题会更多地涉及一般经济学问题在流通领域的具体体现,以及流通领域所特有的经济学问题。因此,要从宏观视角对流通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就必须更多地使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与分析工具,所形成的理论也就更具有经济学的学科属性,从而可以将从宏观视角研究流通问题的理论称为流通经济理论或流通经济学。与此不同,微观视角下的流通问题则更多地涉及经营或管理方面的问题,因此,要从微观视角对流通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就必须更多地使用管理学的有关知识与分析工具,所形成的理论也更多地具有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从而可以将从微观视角研究流通问题的理论称为
 流通经营理论 或 流通管理理论。因此, 所谓的 流通理论也主要由以上两大理论体系构成。
 
 本书主要从宏观视角来研究流通问题,因此,本书所涉及的命题与理论也更多地具有流通经济理论或流通经济学的学科属性。。本书语言简练、流畅,概念、用语准确,观点明确,论证充分,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可作为高等院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贸易经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的教材。
           | 
         
       
      
      
      
      
      
         
          | 目錄: 
           | 
         
         
           
            第1 章流通的产生与发展 1
 学习目标 1
 1.1 分工与交换 2
 1.2 交换与流通:流通的内涵与外延 6
 1.3 流通方式的演进 11
 1.4 流通与社会经济系统 17
 本章小结 22
 学习拓展 24
 复习思考题 32
 第2 章流通产业 33
 学习目标 33
 2.1 流通产业的含义与分类 34
 2.2 流通产业的特征与贡献 36
 2.3 流通产业的发展 50
 本章小结 58
 学习拓展 59
 复习思考题 62
 第3 章流通功能与流通机构 64
 学习目标 64
 3.1 流通功能 65
 3.2 流通机构 70
 本章小结 80
 学习拓展 81
 复习思考题 84
 第4 章流通渠道 85
 学习目标 85
 4.1 流通渠道概述 86
 4.2 流通渠道结构、影响因素与渠道系统 90
 4.3 流通渠道行为 98
 4.4 流通渠道结构的变迁 107
 2 流通概论
 本章小结 110
 学习拓展 111
 复习思考题 116
 第5 章零售 117
 学习目标 117
 5.1 零售与零售商 118
 5.2 零售业态的变迁及其理论假说 124
 5.3 零售经营 129
 5.4 集市 136
 5.5 商业街 140
 本章小结 147
 学习拓展 148
 复习思考题 151
 第6 章批发 153
 学习目标 153
 6.1 批发与批发商 154
 6.2 批发经营 160
 6.3 批发商面临的挑战、机遇与发展趋势 168
 6.4 批发市场 174
 本章小结 180
 学习拓展 182
 复习思考题 183
 第7 章物流 185
 学习目标 185
 7.1 物流的概念、分类与构成要素 186
 7.2 物流管理 197
 7.3 供应链管理 202
 本章小结 205
 学习拓展 206
 复习思考题 212
 第8 章流通信息化 214
 学习目标 214
 8.1 流通信息与流通信息化 215
 8.2 流通信息化技术 219
 8.3 电子商务 233
 本章小结 242
 目录3
 学习拓展 245
 复习思考题 247
 第9 章流通国际化 248
 学习目标 248
 9.1 经济全球化与流通 249
 9.2 流通国际化的机理与模式 251
 9.3 流通企业的跨国经营 257
 9.4 中国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与外资流通业 264
 本章小结 277
 学习拓展 278
 复习思考题 279
 第10 章流通政策 280
 学习目标 280
 10.1 流通政策原理 281
 10.2 流通政策的国际比较 286
 10.3 中国流通政策 296
 本章小结 304
 学习拓展 306
 复习思考题 310
 后记 3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