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经纬度丛书·亚历山大帝国
			》 
			 售價:HK$ 
			74.8
			 
			 
	
			  
			《 
			金钱的艺术
			》 
			 售價:HK$ 
			63.8
			 
			 
	
			  
			《 
			部落:文化本能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
			》 
			 售價:HK$ 
			86.9
			 
			 
	
			  
			《 
			匹配
			》 
			 售價:HK$ 
			86.9
			 
			 
	
			  
			《 
			ETF投资 低利率时代财富进阶必修课(普通人躺赢的投资方法,领先一步学会ETF投资,早日赢得财富自由
			》 
			 售價:HK$ 
			75.9
			 
			 
	
			  
			《 
			肩部康复训练 损伤预防 评估与恢复(修订版)
			》 
			 售價:HK$ 
			107.8
			 
			 
	
			  
			《 
			速写随手画 临摹训练素材集
			》 
			 售價:HK$ 
			61.4
			 
			 
	
			  
			《 
			女性的奥秘
			》 
			 售價:HK$ 
			85.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通过对“公共领域”、“文学公共领域”两个概念在译介过程中意义的偏差进行修正,基于对英国文学公共领域的国别考察,梳理了英国文学公共领域的发展历史。旨在挖掘英国文学家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将英国文学家对英国文学公共领域的建构作用放置于英国特定的历史与文化时期中加以研究。同时,在对英国文学公共领域进行历史性的纵向研究同时本书补充了多声部的“亚文学公共领域”对英国文学公共领域建构的巨大作用,从而更加全面地考量了英国文学公共领域。
           | 
         
       
      
      
      
         
          | 關於作者: | 
         
         
          |  
            霍盛亚,1981年生,宁夏灵武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后,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2013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英国文学公共领域研究和小说逼真性研究,撰有“英国文学公共领域的转型与‘柏林布鲁克’文人圈”、“安德鲁马维尔《两匹马的对话》与英闰义学公共领域的‘公共舆论’功能的形成”等文章。
           | 
         
       
      
      
      
      
         
          | 目錄: 
           |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公共领域与文学公共领域
 二、文献综述
 三、本书研充的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第一章?英国文学公共领域兴起与英国文学家1640-1688年
 第一节?英国文学公共领域的兴起及其“辩论机制”的形成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印刷技术与咖啡馆
 二、詹姆斯·哈林顿的政治寓言小说《大洋国》与“洛塔咖啡俱乐部”的“辩论机制”
 第二节?英国文学公共领域公共“交往模式”的奠定与私人“主体性”的觉醒
 一、王政复辟前十年的咖啡馆与新闻报纸的发展
 二、从佩皮斯到伊夫林——私人日记中“主体性”的变化与文学公共领域
 第三节?英国文学公共领域与“公共舆论”的萌芽
 一、17世纪70年代查理二世治下的“言论自由”之争与“公共舆论”的萌芽
 二、安德鲁·马维尔——以诗歌捍卫“言论自由”的战士
 第二章?英国文学公共领域成熟期的“公共”文学家1688-1724年
 第一节?英国文学公共领域成熟的社会条件
 一、审查制度的松绑与版权法的出现
 二、职业作家群体的形成
 三、职业书商的产生
 第二节?英国文学公共领域的繁荣与文学家“公共性”的呈现
 一、英国现代文学批评
 二、“维尔咖啡馆”中的“德莱顿一族”
 三、斯蒂尔与爱迪生报纸中的“都市文化政治”
 四、俱乐部与英国文学公共领域
 第三章?英国文学公共领域向政治公共领域转型时期的文学家1724—1726年
 第一节?英国咖啡馆的衰落与小说的兴起
 一、英国咖啡馆的衰落
 二、英国小说的兴起与文学公共领域的转型
 第二节?“长期反对派”的文学前奏
 一、“柏林布鲁克”文人圈与政治讽刺文学的“公共性”
 二、“长期反对派”文学到政治的宣言
 第三节?《匠人》及“第四等级”批评机构
 一、《匠人》周刊与柏林布鲁克
 二、“第四等级”批评机构与公共领域
 第四章?英国资产阶级文学公共领域与“多声部文学公共领域”的对抗
 第一节?复数的文学公共领域
 一、英国文学公共领域与宗教文学
 二、平民文学公共领域
 第二节?英国女性文学公共领域
 一、哈贝马斯文学公共领域的父权特征
 二、“缪斯”的呼声——文学公共领域中的英国女性文学家
 结语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