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风声(珍藏纪念版,全4册)
			》
 售價:HK$ 
			173.8
 
  《 
			美学四讲
			》
 售價:HK$ 
			71.5
 
  《 
			不可辨识的生命—影像 融合文化研究、后现代视角与图像学,评析戏剧影视艺术,洞察社会思潮,思想美学并重
			》
 售價:HK$ 
			85.8
 
  《 
			大国重器—中国盾构机创新发展之路
			》
 售價:HK$ 
			118.8
 
  《 
			长路行(带你看民国顶级书香世家的真实生活日常)
			》
 售價:HK$ 
			74.8
 
  《 
			人体脂肪的秘密
			》
 售價:HK$ 
			75.9
 
  《 
			社会史:理论与实践(增订版)(德国著名社会史学家于尔根·科卡重要文集。全面展现德国社会史学派的兴起与
			》
 售價:HK$ 
			107.8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首次系统论述时间观疗法 菲利普·津巴多 著 自我觉察 活在当下 津巴多 心理学 当
			》
 售價:HK$ 
			75.9
 
 
 | 
         
          | 編輯推薦: |   
          | 新历史丛书,汇集杨天石、马勇、黄朴民、陈钦、王学斌、金满楼、鞠佳等历史名家、新秀,用扎实的史料、全新的视角解读大时代、大人物、大历史! 这是一部中国历史的书,说的是古代的故事,思考的却是当下的中国。作者是有着炽热情感的情怀党,他对历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将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打通,成为本书鲜明的特色。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许纪霖
 三代不同礼,五霸不同法,时代在因革损益中发展,社会在调整变化中进步。鞠佳笔耕不辍,铺陈表象以探索本质,漫话历史而探寻规律。他所讲述的改革故事,值得读。
 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 杨朝明
 只有思考历史,才能复活历史。鞠佳正是这样一位历史的思考者,他以今日之视角,重新解读中国历史的脉络,读来甚有新意。
 中国明史学会会长 商传
 本书内容精练,不说空话、大话,直面历朝历代的改革难题,对今人很有借鉴作用。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历朝改革的得与失,共八章,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开始讲起,一直讲到晚清的改革,作者对历朝改革的措施效果、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全书用现代语境将古代史实复活,并抛开古板的说教,这种说史的方式,既富于生趣,又不失真实。书中提到的历朝改革,对当今中国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 關於作者: |   
          | 鞠佳,任职于华东交通大学宣传部,执掌江西省高校人文品牌讲坛栏目、校园版的百家讲坛孔目湖讲坛。著有:《王朝的烙印大国精神的潮起潮落》《彼岸花开中国历史的另类独白》《麻辣春秋比历史更精彩的职场故事》。 |  
         
          | 目錄: |   
          | 第一章 春秋战国的变革主题 地主PK领主 秦国为什么能后来居上 002
 仅仅是军事吗 002
 领导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003
 向左走,向右走 004
 富二代与穷二代 006
 军功爵的激励效应 007
 地主集团战胜领主集团 008
 法家思想的极端 011
 齐国特色的商品经济 013
 看不到希望的土地 013
 齐国的比较优势 014
 管仲:商人政治家 015
 对内搞活、对外开放 016
 农业与商业的区别 018
 稷下学宫与学术自由 021
 晋国的强大与分裂 022
 昔日的大国 022
 既得利益集团被打乱 024
 崛起的关键 025
 人才竞争的不同模式 027
 新权贵诞生 029
 新技术荡涤旧秩序 030
 秩序的崩溃与重建 031
 战争形式的变化:从温和到暴力 031
 社会阶层的变化:大夫篡权与士的兴起 035
 社会制度的变化:从世袭领主到契约地主 038
 政府体制的变化:从贵族体系到官僚体系 045
 观念的变化:从神到人 050
 
 第二章 秦汉的变革主题 统一PK分裂
 利益群体间的博弈 056
 遭人嫉恨的商鞅 056
 从吴起到张居正 057
 改革的穴位 059
 秦亡的真正原因 059
 周朝成功的启示 061
 自由放任 PK 国家干预 063
 不作为的曹总理 063
 无为而治 064
 豪强大族的垄断 066
 两面派管仲 068
 宏观调控:汉武帝与罗斯福 070
 新问题来了 074
 本质:否定之否定 076
 中央与地方的博弈 078
 削藩大行动 078
 美国南北战争 080
 从八王之乱到三藩之乱 081
 矫枉过正的宋王朝 084
 集权与分权的死结 086
 边疆战略的关键 087
 老将军与小皇帝的争论 087
 食物决定战争胜负 088
 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090
 诸葛亮的难题 092
 从木兰从军看府兵制 093
 
 第三章 东汉魏晋的变革主题 与利益集团较量
 领导与下属的博弈 098
 王莽的失败 098
 刘秀的妥协 101
 任人唯亲的制度 103
 利益集团绑架上层 106
 阶层固化 106
 富二代的优越生活 108
 二等公民 111
 庶族取代士族 112
 
 第四章 南北朝的变革主题 国情与接轨
 鲜卑族的汉化试水 116
 气候变化与民族迁徙 116
 鲜卑族入主中原 119
 全盘汉化下的改革 121
 全民腐败 124
 游牧民族的后继接力 127
 辽朝:一国两制之首创 127
 金朝:维护传统的努力 130
 元、清:排斥与吸收 133
 
 第五章 唐朝的变革主题 从贵族到平民
 权贵时代的政治格局 140
 隋炀帝和唐太宗 140
 历代多亡于权贵 141
 两场致命的贵族叛变 142
 关陇贵族的反叛与合作 144
 高层的三次分裂 146
 杨广的履历表 148
 人事制度改革触怒权贵集团 150
 贵族豪门间的较量 153
 关中VS关东:持续上千年的斗争 153
 玄武门之变:关陇与山东的对决 155
 五姓七家:豪门礼教大防 157
 关陇集团崩盘:文官、均田制与武则天 159
 平民阶层的和平崛起 164
 唐宋大变革 164
 国家管理模式探析 166
 科举制:公平公正的举国海选 168
 变革的两大基石:书籍和稻米 171
 两税法:农业向商业的转型 175
 古文运动与平民思想 179
 
 第六章 宋朝的变革主题 商业文明的首次试验
 改革舵手王安石 184
 他为何引起公愤 184
 王安石的性格与命运 185
 重商言利与传统之冲突 186
 宋代政府的行政效率 188
 宋代社会之特性 189
 宋王朝的立国原则 189
 唐宋大变革的历史转折 194
 抑兼并还是不抑兼并 198
 
 第七章 晚明、晚清的变革主题 两次农业向工商业转型
 回望迷茫的历史:晚清变革 202
 马戛尔尼访华拉开的序幕 202
 在工业文明面前不堪一击 204
 向西方学习:硬实力工业化起步 206
 向日本学习:软实力新思想启蒙 209
 繁荣加速了革命:从《旧制度与大革命》说起 212
 土壤决定果实:农业思维与商业思维 215
 为何明治维新和光荣革命能成功 217
 寻回失落的记忆:晚明变革 219
 商品经济:晚明社会的变革 219
 启蒙时代:晚明人文主义思想萌发 222
 
 第八章 中国传统政治的几个特征
 儒法合流的必然性 226
 行政手段之怪圈 229
 土地改革与社会变化 236
 游牧与农耕之较量 244
 基层组织与管理效率 250
 在回溯中前进 255
 人文主义的四次兴起 258
 降低社会成本是变革关键 264
 用何种思维看待历史 267
 后记
 |  
         
          | 內容試閱: |   
          | 第一章 春秋战国的变革主题 地主PK领主
 
 秦国为什么能后来居上
 
 
 仅仅是军事吗
 春秋战国,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其中许多故事,都能为今天提供参考。
 有这样一个国家,套用今天的话说:它发迹于老少边穷地区,建国初期人口少、底子薄,资源贫瘠,政治文化落后,人民素质普遍较低,还常受外族侵略。
 这,就是当时处于西北边陲的秦国。然而,在其后短短一百年间,秦国通过变法图强,迅速超越中原各国,一跃成为政治、军事、经济强国,令人们震惊和赞叹!它依次灭掉了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成为天下一统的新霸主。
 这是一种什么速度?秦国速度。
 要知道,从秦国商鞅变法(公元前 356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 221年),只用了一百三十多年的时间 相对于周王朝八百年历史、齐晋等国三四百年历史的老资格来说,秦国只是一个年轻小伙子。
 但事实就是如此,它华丽丽地崛起了。
 这秦国奇迹的奥妙究竟在哪里?
 为何它能后来居上?
 秦,是后世谈不尽的话题。无论是在历代的史书文字里,或是考古挖掘的实物场景中,我们都能得到这样的印证:秦军战斗力极强,它的军队纪律严明,士兵骁勇善战,所向披靡。
 当时的人们就评价秦国秦,虎狼也。在《战国策》中,有这样震撼的描述:崤山以东的六国的士兵,参战时都全副武装,穿着铠甲、戴着帽胄。但是,秦国士兵比六国士兵都更勇猛,他们通通赤膊上阵,不做任何保护措施,他们横冲直撞,杀红了眼,左手拎着血淋淋的人头,右手夹着生擒而来的俘虏,还在不停地追杀敌军(山东之卒,被甲冒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秦军的骁勇善战,为世人所公认。
 后世人们往往把秦国的强大归因于某些具体因素,比如:使用了远距离射杀武器弩、青铜剑的制造技术好、马匹精良等。诚然,这些因素能够决定单场战斗的胜负,但秦军逢战必胜,所向披靡,其原因仅仅只在军事吗?
 军事,只是表象,是政治的延伸。
 而政治,亦只是另一个表象。
 这背后,实质上是制度的变革。
 领导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赢者通吃的时代,谁能打,谁就是大佬。
 秦国一直都在做小弟,守着自己那点可怜的土地,龟缩在西北角。
 所谓向东不能出崤函,争南不能及巴蜀,很长一段时间里,秦国的形势很不乐观,如果我们沿着北、东、南三个方向画一个半圆,就会发现,在秦国的周边,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 C形包围圈,将这个国家严严实实封锁起来。
 魏国、赵国、楚国,周边很多国家都在挑衅它,制造各种事端。面对各种挑衅,秦国就是硬不起来,幸运的是,秦国老百姓都能理解领导人的苦衷,他们说:我们秦王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问题是,这盘棋下了好几代人,从爷爷辈到孙子辈,似乎车马炮还憋在老巢里不得出来。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改革,国家就不能发展!站在函谷关的城墙上,秦孝公向近臣吐露心声。
 作为秦国的第三十一位君主,秦孝公想带领秦国走向富强。
 可是,改革该如何进行呢?对于一个没有任何比较优势的后发国家来说,一切都只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经验可循。
 时间不等人。
 此时,各国都已经启动改革了,而且卓有成效,请看:
 魏国率先改革,领先了秦国五十多年,李悝变法让魏国一跃成为强国,侵吞秦国在河西的大片土地,将秦国逼入关中,使得秦兵不敢东向。
 楚国也开始了改革,领先了秦国三十多年,吴起变法,辟地千里,带甲百万,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南方的大片土地归入楚国势力范围。
 韩国,法家名士申不害也引领变法,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制造出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攻击性能极高,天下之宝剑韩为众。 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富之国,最早称霸中原,国内经济繁荣,商业发达,让各国羡慕不已。
 
 当各国都在争相改革、取得一次次巨大的经济、政治、军事成就时,西北边陲的秦国该怎么办呢?
 年轻的秦孝公登基伊始,便召开会议,加速改革,实现富国强国的愿望。当然,在秦孝公的心里,本国人才匮乏,他只能寄希望于国外人士。
 当时各国间,人才流动频繁,奇士高人都自荐于王公贵族,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
 商鞅就这样上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