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587.6
			 
			 
	
			  
			《 
			世界在前进
			》 
			 售價:HK$ 
			81.4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售價:HK$ 
			88.5
			 
			 
	
			  
			《 
			高句丽史
			》 
			 售價:HK$ 
			184.1
			 
			 
	
			  
			《 
			随他们去:别把精力浪费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
			》 
			 售價:HK$ 
			81.4
			 
			 
	
			  
			《 
			聊斋志异:2025全新插图珍藏白话版(全4册)
			》 
			 售價:HK$ 
			588.8
			 
			 
	
			  
			《 
			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
			》 
			 售價:HK$ 
			199.4
			 
			 
	
			  
			《 
			风起红楼:百年讹缘探秘
			》 
			 售價:HK$ 
			221.8
			 
			 
	
 
       | 
     
      
      
         
          | 編輯推薦: | 
         
         
          |  
            我们国家对于创新的重视有目共睹,但我国创新的现状却是如此的样态:一边是国家大力倡导创新,一边则是整个社会创新乏力。何以会出现这种荒诞的局面呢?为了解决这个课题,清华大学野村综研中国研究中心历时两年,进行了关于自主创新的社会基础条件与基于社会基础条件框架下的中国企业创新案例的研究。经过深入研究,本课题组提出:自主创新是一项昂贵与稀缺的经济行为,它的实现是需要条件的,如果缺乏这些必要的社会基础条件,创新行为是不具有现实操作性的,这些条件就是本报告中提到的社会基础条件的五要素模型(制度、经济、人力、文化、舆论社会基础支撑条件)。课题并以中国高铁和中石油的创新案例具体论证了以上结论。本课题对解决中国企业的创新问题将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 
         
       
      
      
      
      
         
          | 內容簡介: | 
         
         
          |  
            我国对于创新的重视有目共睹,但创新的现状却一边是国家大力倡导创新,另一边又是整个社会创新乏力。何以会出现这种局面呢?清华大学野村综合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进行了关于自主创新的社会基础条件与基于社会基础条件框架下的中国企业创新案例的研究,提出:自主创新的实现是需要社会基础条件(制度、经济、人力、文化、舆论社会基础支撑条件)的,如果缺乏这些必要的社会基础条件,创新行为是不具有现实操作性的。本书即是此次的研究成果。
           | 
         
       
      
      
      
         
          | 關於作者: | 
         
         
           
            李侠,2003~2005年,在复旦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7月,被中南大学聘为教授,并担任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哲学系主任。2009年7月调入上海交通大学,现任人文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会员、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创新战略专业委员会会员、《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杂志编委。
 刘兵,曾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兼职教授。
           | 
         
       
      
      
      
      
         
          | 目錄: 
           | 
         
         
           
            第一章 创新内涵的演变:从创新到自主创新/1
 第一节 创新:介于本能与制度之间的活动/3
 第二节 从《欧盟创新得分板》诊断中国自主创新的基础条件/5
 第三节 中国整体创新不足的要素分析/9
 第四节 创新研究的三种指标体系的深度剖析/14
 第二章 影响创新的社会基础条件的内涵与外延/17
 第一节 系统的整体特征/18
 第二节 各要素的独立特征/19
 第三节 各类社会基础条件在自主创新中的权重/27
 第三章 自主创新与社会基础条件的关系/40
 第一节 有利的社会基础支撑条件影响自主创新的作用机制/40
 第二节 不利的社会基础支撑条件影响自主创新的作用机制
 以湖南省产学研结合的现状与两翼推进型发展模型的选择/52
 第三节 文化支撑条件面临的困境:技术进步、犬儒主义与启蒙的幻象/62
 第四章 我国自主创新实践中社会基础支撑条件存在的问题/74
 第一节 从社会基础条件看中国企业为什么自主创新动力不足/74
 第二节 自主创新遭遇的舆论危机:信号表达与创新激励/78
 第三节 自主创新实践遭遇的制度困境/81
 第四节 缺少作为支持自主创新的文化基础条件
 面向自主创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与重建/88
 第五节 教育理念、人力资源储备与自主创新的结构性不匹配/100
 第六节 建议与对策/117
 第五章 中国高铁创新案例/120
 第一节 引言/120
 第二节 作为二阶创新失败案例的中华之星创新之路/121
 第三节 中国高铁创新的基础条件情况/133
 第四节 从二阶创新到一阶创新还有多远
 我国高速铁路创新的经验与教训/146
 第六章 中石油的创新案例/209
 第一节 中石油的历史与现状/209
 第二节 中石油创新能力弱的基础条件分析/218
 第三节 非技术性创新的尝试:中石油海外业务分析/250
 参考文献/265
 后 记/2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