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桎梏: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大地主经济
			》
 售價:HK$ 
			173.8
 
  《 
			财富的灵性法则
			》
 售價:HK$ 
			49.5
 
  《 
			经纬度丛书·三国关键之战:决定历史走向的13场战役
			》
 售價:HK$ 
			74.8
 
  《 
			动物结构与造型图谱 骨骼×肌肉×立体造型×生活百态
			》
 售價:HK$ 
			98.8
 
  《 
			救命有术
			》
 售價:HK$ 
			74.8
 
  《 
			中国历代图书总目·哲学卷(全20册)
			》
 售價:HK$ 
			2200.0
 
  《 
			RNA时代(诺奖得主解密RNA分子如何创造生命的新奇迹)
			》
 售價:HK$ 
			86.9
 
  《 
			无论在哪儿都是生活(中国好书奖、老舍散文奖、冰心散文奖、人民文学奖特别奖得主肖复兴新作)
			》
 售價:HK$ 
			52.8
 
 
 | 
         
          | 編輯推薦: |   
          | 目前市场上关于劳动经济学的教材质量高、内容新,同时真正面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并不多,该系列所有教材强调著、淡化编,突出探究性、思辨性、开放性的特点。 |  
         
          | 內容簡介: |   
          | 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研究在不同条件下的劳动供求行为;沿着从抽象到具体的分析逻辑,在建立劳动供求基本模型的基础上,逐步放松假设,解释劳动现象,探讨现实劳动问题。本书分四大部分并解决四类问题,共计14章:第一部分讨论个人(含家庭)劳动供给行为,解决个人(含家庭)为什么愿意以及如何提供劳动;第二部分讨论组织(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劳动需求行为,解决组织(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为什么会以及如何提供就业岗位;第三部分讨论劳动供求双方的市场行为,解决在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以及制度约束下,个人和组织如何决定劳动与就业;第四部分讨论社会制度(习俗、惯例等)和政府行为对劳动供求行为的影响,从宏观层次上,探究劳动制度与政策的经济学含义及其经济效应。 |  
         
          | 目錄: |   
          | 第一章引论(1) 一、劳动、劳动力、劳动力市场(1)
 二、劳动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之一(6)
 三、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8)
 四、劳动经济学科的拓展与延伸(9)
 延伸思考(11)
 深度阅读(11)
 第二章个人劳动供给行为:工作与闲暇的抉择(12)
 一、个人劳动供给行为:基本模型(12)
 二、个人劳动供给曲线: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17)
 三、工作时间可变条件下的劳动供给行为:劳动供给弹性(22)
 四、工作时间固定条件下的劳动供给行为(23)
 五、团队约束下的劳动供给行为(27)
 六、个人劳动供给理论的应用与拓展:工伤保险补偿计划(28)
 延伸思考(30)
 深度阅读(30)
 第三章家庭劳动供给行为:家庭分工与时间分配(31)
 一、贝克尔的家庭生产函数(31)
 二、家庭劳动供给决策:分工与合作的几种典型模式(33)
 三、家庭生产的规模经济与交易费用(36)
 四、家庭劳动供给理论的应用与拓展(38)
 延伸思考(39)
 深度阅读(40)
 第四章社会劳动供给总量:度量与影响因素(41)
 一、人口规模及结构(41)
 二、劳动参与率:度量与趋势(42)
 三、劳动供给的生命周期(45)
 四、公共政策约束下的劳动供给行为:福利制度和税收政策(47)
 五、社会劳动供给总量:市场劳动供给曲线(51)
 延伸思考(52)
 深度阅读(52)
 目录
 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应用第五章劳动力素质:人力资本投资(53)
 一、人力资本投资:概念与典型方式(53)
 二、教育投资的经济学分析:人力资本模型(56)
 三、培训投资的经济学分析: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62)
 四、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分配(67)
 五、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应用与拓展(68)
 延伸思考(70)
 深度阅读(70)
 第六章劳动需求行为:短期与长期(71)
 一、劳动需求的派生性(71)
 二、劳动需求的决定因素与企业目标(72)
 三、短期劳动需求:完全竞争与非完全竞争企业(79)
 四、长期劳动需求:替代效应与规模效应(87)
 五、劳动需求的弹性:马歇尔希克斯派生需求定理(89)
 六、理论的应用与拓展(96)
 延伸思考(97)
 深度阅读(97)
 第七章公共部门的劳动需求行为:非利润最大化(98)
 一、政府部门的劳动需求:公共服务最大化(98)
 二、政府部门的劳动需求:公民负担最小化(99)
 三、国有企业的劳动需求:劳动力储备(102)
 四、非营利企业的劳动需求(105)
 延伸思考(106)
 深度阅读(107)
 第八章劳动力市场均衡:类型与条件(108)
 一、单一劳动力市场均衡:竞争与垄断(108)
 二、多维竞争性劳动力市场均衡:岗位差别与劳动力配置(112)
 三、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蛛网模型的一种应用(120)
 四、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状态:供求数量约束及其来源(127)
 延伸思考(133)
 深度阅读(134)
 第九章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性:制度约束(135)
 一、不完全性的类型和原因:市场壁垒(135)
 二、工资和雇佣量的决定:企业垄断(138)
 三、工会对工资和雇佣量的影响:双边垄断模型(141)
 四、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不完全与信息不对称(150)
 五、技术进步与结构性失业(153)
 六、政府干预:手段与效果(156)
 延伸思考(167)
 深度阅读(167)
 第十章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流动与效率(168)
 一、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与特征(168)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原因及解释(171)
 三、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结果:内部工资和外部工资(174)
 四、劳动力流动的类型与决定因素(180)
 五、理论应用与拓展:劳动力流动的效率(184)
 延伸思考(187)
 深度阅读(188)
 第十一章劳动力市场歧视:种类、根源与结果(189)
 一、歧视种类:性别歧视、种族歧视与统计歧视(189)
 二、歧视偏好:贝克尔模式(196)
 三、排挤理论:职业隔离(201)
 四、原因与结果:非歧视因素(202)
 五、反歧视政策及问题(203)
 延伸思考(206)
 深度阅读(207)
 第十二章工作搜寻:外部与内部劳动力市场(208)
 一、工作搜寻行为与搜寻理论假定(208)
 二、序列搜寻理论模型:保守工资的确定(210)
 三、理论模型的含义与拓展(211)
 四、企业招聘与劳动力市场均衡(215)
 五、内部劳动力市场(218)
 延伸思考(226)
 深度阅读(227)
 第十三章劳动报酬制度:工资结构与支付计划(228)
 一、工资结构的选择:时间工资与附加福利(228)
 二、报酬支付方式的选择:计时、计件及其他(233)
 三、工作岗位差别与工资差异:享乐主义工资理论(236)
 四、工人差别与工资差异:效率工资理论(243)
 延伸思考(247)
 深度阅读(247)
 第十四章个人收入分配:衡量与调整(248)
 一、收入不平等的衡量与解释(248)
 二、收入再分配的理论逻辑(256)
 三、抑制收入不平等政策(259)
 延伸思考(26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