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诈骗社会学:谎言与信任的攻防
			》
 售價:HK$ 
			63.8
 
  《 
			甲子园 高校棒球100年与近现代日本
			》
 售價:HK$ 
			64.9
 
  《 
			20世纪20年代日本侵华研究(抗日战争专题研究)
			》
 售價:HK$ 
			162.8
 
  《 
			物联网漏洞挖掘与利用:方法、技巧和案例
			》
 售價:HK$ 
			108.9
 
  《 
			家族财富管理:永续繁荣的智慧体
			》
 售價:HK$ 
			74.8
 
  《 
			让我留在你身边升级新版
			》
 售價:HK$ 
			61.6
 
  《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报告(2025)
			》
 售價:HK$ 
			162.8
 
  《 
			我在东汉学伤寒 全两册  仲景医案解读《伤寒论》
			》
 售價:HK$ 
			63.8
 
 
 | 
         
          | 編輯推薦: |   
          | ★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办,quan威、科学。 
 ★全书所收论文视角新颖,内容广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生机勃勃的现象。
 
 ★本书所收论文的作者均为全国高校、科研院所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充分反映了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考,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际工作指导意义。
 
 ★本书也是《思想政治研究论丛》(第四辑)的延续。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以习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共收录论文50余篇,分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与学科建设研究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五编。全书所收论文视角新颖,内容广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生机勃勃的现象。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是在2015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所收论文的基础上,择优录用、修改汇编而成。该会于2015年6月在江苏扬州大学召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扬州大学联合主办和联合承办。
 |  
         
          | 關於作者: |   
          | 余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主编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一、二、三、四辑。 
 佘远富,男,1966年5月生,汉族,江苏如皋人,中共党员,研究员。2013年9月起任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科技哲学等研究。出版编著2部,在《中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江苏高教》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40多篇。
 |  
         
          | 目錄: |   
          | 序言 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立德树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邓纯东)
 
 特稿
 1、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步骤(刘建军)
 2 立德树人必须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余斌)
 3被遮蔽的思想光芒恩格斯晚年的三大贡献(布成良)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1价值观最大公约数的可能与求取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析(刘朋)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逻辑(王永友 史君)
 3社会治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王海传)
 4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困境及进路探析(蔡普民 常晨然)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1对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与引领社会思潮的思考(李春华)
 2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张彦台 赵晋津)
 3论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的原初出场(王飞)
 4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我国人民政协的重要实践范式(仇小敏)
 5中国梦主题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建龙)
 6当前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的困境及其化解(蔡勇)
 7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意识形态的引领整合(陈晓莉)
 8政治认同:内地高校港澳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路径优化(王潇斌 骆文伟)
 9 家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一性及现实途径研究(王福山)
 
 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与学科建设研究
 1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三个维度(孙其昂)
 2中美军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任会芬 傅婉娟)
 3文化发展际遇下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建构(单连 春徐蕾)
 4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层次性(付安玲张耀灿)
 5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研究论纲(侯勇)
 6日常生活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逻辑(揭晓)
 7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孔宪峰 周秀红)
 
 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论自媒体时代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姜玉齐)
 2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路径选择(曾庆桃)
 3大V网络话语权传播及正能量传递解析(丁慧民)
 4积极应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意识形态挑战(朱燕)
 5反思与创新: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文化建设(马可)
 6新媒体环境下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路径选择(孙晓晖)
 7新媒体时代党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杨婧 韦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
 1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逻辑结构探讨(赵丽华)
 2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十点(陈巧玲)
 3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教学的思考(赵继伟)
 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慕课混合式教学改革模式探索(翁贺凯 蔡麒龙 陈娟)
 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MOOC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效契合研究(曲洪波)
 6问题教学法研究十年的回顾与展望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为例(龙海平)
 7参与式教学的实施策略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探索(董一冰刘静)
 8社会调查: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基于西北政法大学的经验分析(李云)
 9对将概论课教材体系转换为教学体系的探索(张保均)
 10新形势下军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强化三种意识(卢继元张国)
 11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接地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为例(刘贺青)
 12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亟需强化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梁海峰)
 13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视阈下的大学生廉洁教育(张勇)
 14生命在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价值追寻(马宝娟 饶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