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汉印精选》
			》
 售價:HK$ 
			206.8
 
  《 
			思索马基雅维利
			》
 售價:HK$ 
			162.8
 
  《 
			皇帝与国王:足利义满和他的时代(颠覆天皇王权的逆贼将军,还是活用东亚朝贡规则的政治能人?)
			》
 售價:HK$ 
			64.9
 
  《 
			锦衣行 (《白衣公卿》影视原著小说)
			》
 售價:HK$ 
			54.8
 
  《 
			乘风而上(美依礼芽中文自传)
			》
 售價:HK$ 
			85.8
 
  《 
			金庸江湖的另一面
			》
 售價:HK$ 
			64.9
 
  《 
			以远见超越未见:当今时代的教育、文化与未来
			》
 售價:HK$ 
			65.8
 
  《 
			DK草药大百科
			》
 售價:HK$ 
			294.8
 
 
 | 
         
          | 編輯推薦: |   
          | 1.1000本作者亲笔签名书,先到先得。 2.赠送作者亲笔手书二十四节气明信片,精美大气,具有收藏价值。
 3.林清玄经典作品全收录,平装本畅销50万册,名校语文教师都在推荐的版本。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为畅销书《林清玄散文精选》的三周年纪念精装版。本书对平装版进行了修订,并赠送林老师亲笔手书的二十四节气明信片。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在林清玄的创作生涯中,除了后期颇负盛名的菩提系列十书,其早期的散文作品,也因文笔清丽、情感醇厚,而深受读者欢迎,屡获台湾各项文学大奖。
 因此,本书除精选菩提系列十书中的经典篇目外,还收录了林清玄早期的散文代表作,如《温一壶月光下酒》、《白雪少年》、《在梦的远方》等。亦收录了深受青少年读者喜爱的《红心番薯》、《光之四书》(《光之香》一节入选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等,以期在给成年读者带来安宁与回忆的同时,也给青少年读者向上的力量。
 |  
         
          | 關於作者: |   
          |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著名散文家,连续十年雄踞 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榜单, 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30岁前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35岁入山修行后写成的身心安顿系列,是20世纪90年代台湾的超级畅销书;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是当代颇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他的文章曾多次入选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新加坡中小学华语教材及大学国文选,还曾被收入大陆高考语文试卷,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  
         
          | 目錄: |   
          | 一 温一壶月光下酒 月光下的喇叭手
 负琴盲翁
 家家有明月清风
 无关风月
 温一壶月光下酒
 我似昔人,不是昔人
 以水为师
 光之四书
 两只松鼠
 屋顶上的田园
 卷帘
 无灾无难到公卿
 二 黄玫瑰的心
 发芽的心情
 青山白发
 娘子坑的午宴
 忘情花的滋味
 一杯蜜是炼过几只蜂的
 生命的酸甜苦辣
 生平一瓣香
 深香默默
 黄玫瑰的心
 买了半山百合
 石上栽华
 正向时刻
 
 三 吾心似秋月
 三生石上旧精魂
 吾心似秋月
 佛鼓
 召集有缘人的钟声
 步步起清风
 去做人间雨
 水晶石与白莲花
 一味
 达摩茶杯
 在名利的海上航行
 一心一境
 送一轮明月给他
 
 四 白雪少年
 红心番薯
 飞入芒花
 在梦的远方
 过火
 家有香樟树
 银合欢
 翡翠莲雾
 白雪少年
 我唯一的松鼠
 仙堂戏院
 悬崖边的树
 兵卒无河
 
 五 星落尼罗河
 岁月的灯火都睡了
 芳香百里馨
 星落尼罗河
 卢桑夜船
 威尼斯船夫
 罗马在闪电中
 敏感的花
 |  
         
          | 內容試閱: |   
          | 吾心似秋月 
 白云守端禅师有一次与师父杨岐方会禅师对坐。杨岐问说:听说你从前的师父茶陵郁和尚大悟时说了一首偈,你还记得吗?
 记得记得,那首偈是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白云毕恭毕敬地说,不免有些得意。  杨岐听了,大笑数声,一言不发地走了。
 白云怔坐在当场,不知道师父听了自己的偈为什么大笑,心里非常愁闷,整天都思索着师父的笑,找不出任何足以令师父大笑的原因。
 那天晚上他辗转反侧,无法成眠,苦苦地参了一夜。第二天实在忍不住了,大清早就去请教师父:师父听到郁和尚的偈为什么大笑呢?
 杨岐禅师笑得更开心,对着眼眶因失眠而发黑的弟子说:原来你还比不上一个小丑,小丑不怕人笑。你却怕人笑!白云听了,豁然开悟。
 这真是个幽默的公案,参禅寻求自悟的禅师把自己的心思寄托在别人的一言一行。因为别人的一言一行而苦恼,真的还不如小丑能笑骂由他,言行自在,那么了生脱死,见性成佛。哪时可以得致呢?
 杨岐方会禅师在追随石霜慈明禅师时,也和白云遭遇了同样的问题,有一次他在山路上遇见石霜,故意挡住去路,问说:狭路相逢时如何?石霜说:你且躲避,我要到那里去!
 又有一次,石霜上堂的时候,杨岐问道:幽鸟语喃喃,辞云入乱峰时如何?石霜回答说:我行荒草里,汝又入深村。
 这些无不都在说明,禅心的体悟是绝对自我的,即使亲如师徒父子也无法同行。就好像人人家里都有宝藏,师父只能指出宝藏的珍贵,却无法把宝藏赠与。杨岐禅师曾留下禅语: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时光始现,心法双亡性即真。人人都有一面镜子,镜子与镜子间虽可互相照映,却是不能取代的。若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寄托在别人的喜怒哀乐上,就是永远在镜上抹痕,找不到光明落脚的地方。
 认识自我、回归自我、反观自我、主掌自我、就成为智慧开启最重要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