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理解集(1930-1954)(阿伦特作品集) 》 售價:HK$ 118.8 ![]() 《 智慧储能革命 揭示储能行业的技术路线与底层逻辑 洞见能源革命的未来图景 》 售價:HK$ 86.9 ![]() 《 身体知道幸福:发现感恩、幸福与喜悦的意想不到的方式 》 售價:HK$ 86.9 ![]() 《 海外中国研究·道家与中国治道(国际汉学泰斗顾立雅集大成之作,一部打破哲学迷思的中国治道探源经典。开辟 》 售價:HK$ 63.8 ![]() 《 人体雕塑解剖学 》 售價:HK$ 140.8 ![]() 《 投喂AI:人工智能产业的全球底层工人纪实 》 售價:HK$ 75.9 ![]() 《 诛仙.全6册(最新典藏版) 》 售價:HK$ 348.5 ![]()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实践解惑篇2025版 修订本 》 售價:HK$ 54.8 |
| 編輯推薦: |
|
名家主编,形式便利,版本精良,高清放大,印刷精美,绝不反光。
1.折页形式,可伸可缩。既可以单面临摹,也可以展开整体欣赏,充分考虑读者需要,极为便利。2.内容全面,版本优良。全套一共70种,囊括了历代书法精品,是*权威的书法学习资料。 3.特选不反光纸张,四色高清印刷,适当放大,锋芒墨色纤毫毕现,可谓下真迹一等。 2.内容全面,版本优良。全套一共70种,囊括了历代书法精品,是*权威的书法学习资料。3.特选不反光纸张,四色高清印刷,适当放大,锋芒墨色纤毫毕现,可谓下真迹一等。 |
| 內容簡介: |
| 本系列丛书精选历代常用碑帖范字加以放大,并配以折页的形式,有别于市面上的其他书法类图书,是本社黑白版《中国历代法书名碑原版放大折页》(常销,畅销)的彩色升级版。既可用于学校、书法培训中心,也可为书法爱好者自学使用。 |
| 關於作者: |
| 主编古铁,原名胡紫桂,系中国书协第四届书法发展委员会委员、第五届新闻出版委员会委员、文化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七十年代书家艺委会委员、湖南省书协副主席。 |
| 內容試閱: |
|
褚遂良与《雁塔圣教序》
王佑贵 褚遂良,字登善,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显庆三年(658)卒于贬所。其祖先世代居住阳瞿(今河南禹州市),自十二世祖晋安东将军扬州都督褚砦随晋元帝渡江,此后迁居丹阳(今安徽当涂县),其余移居杭州钱塘,于是便成为东南著姓,历史上称之为杭州钱塘人。 唐代书法的发展与李唐王朝历代帝王,尤其是唐太宗的重视息息相关。唐太宗本人即为初唐名家。褚遂良为初唐大臣褚亮次子,自武德初年随父入唐之后,因其自身天资聪颖及父辈的良好社会关系,很快就融入当时名流圈,并且得其父旧友魏徵、虞世南等当朝重臣的赏识。此后,尤其在他执掌秘书省内经史子集四部经籍图书,出任弘文馆『馆主』时,经常有机会陪同弘文馆学士入内殿与唐太宗谈论经史,商略政事,切磋书艺。贞观十年(636),褚遂良从秘书郎迁起居郎,其书法艺术日臻成熟。因魏徵的美誉『甚得王逸少体』,特别是初唐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分别于贞观十二年(638)、贞观十五年(641)先后去世,褚被召令侍书。虞世南卒后,唐太宗十分伤怀,数年后仍然缅怀他,甚至经常在梦境中与他相见,切磋书艺,可见感情之深。此时的唐太宗曾一度认为虞世南去世后再无人能与其共论书法,褚遂良便一举取代虞世南而常伴唐太宗左右,谈经论书。 永徽初年,褚遂良踌躇满志,承受着唐太宗临终嘱托,积极地辅佐新主,执行贞观制度,甚得高宗重用,曾一度执掌首席宰相之职,然而因废立皇后之事,不久被贬到潭州(今湖南长沙市)。短短六年成就了褚遂良的千古英名,使其成为史学上令人由衷仰慕的褚遂良。 褚遂良的书法,张怀瓘《书断》曰:『少则服膺虞监,长则祖述右军。』虞监指虞世南,亦为褚遂良父亲好友。然而以褚遂良贞观年间所书《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观之,则迥异于虞世南书法。虞世南书法融入隋朝碑版,自北朝而出,轻盈灵动。褚氏此时作品已显示出宽博与险峻,更倾向于当时欧阳询书法,应该说有些同调,或许受欧书影响多些。然而褚遂良书法又有其独特个性: 既有富饶的骨力,又有丰满的神韵。 《雁塔圣教序》分序、记两部分,序为唐太宗文,记为唐高宗在东宫时所撰,分别为褚遂良(时为中书令,年五十八)于永徽四年十月、十二月间所书。褚氏被贬潭州之后未见有其他书迹,可以说此碑极有可能是褚遂良一生中最后一件大作,也是褚氏的代表作。 《雁塔圣教序》同虞世南、欧阳询等初唐书法家之作在古雅峻严上有共同之处。一方面受隋朝的影响,另一方面线形的方峻与结字的紧结又似乎出自北朝,然而又有自家独特的轻盈。从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可以看出,褚氏书法已多见二王笔法,用笔也在欧阳询、虞世南的基础上更显轻灵,且愈见瘦挺,似乎又有更为高古的峻险。 《雁塔圣教序》是唐代楷书成熟的时代标志。褚遂良不同于初唐其他书家,其伟大之处在于承前启后的食古变古,自创新路。《雁塔圣教序》的成熟是他在初唐先辈们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注入楷书新的营养,创造性地融入草书笔意,才使其整体区别于前人之作而更为可爱。正如孙过庭《书谱》所说的那样:『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从中可以窥见唐代楷书演变中的整体趋势。究其原因,唐太宗仍然不能不被提及,因唐太宗对二王书风的倡导,褚遂良是最能体察其睿旨的,遂逐步将二王行法变通,以虚运实,自化成既饶骨力,又丰神韵,瘦润华滋,不同于欧、虞的一代书风。 《雁塔圣教序》结字宽绰疏逸,丰润劲练,是褚遂良一生书法生涯的总结,也是唐代楷书脱离隋代影响而自立门户的代表。 检索褚遂良一生所书的楷书作品,从《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等再到《雁塔圣教序》,前二碑因属早期作品,当然也就更接近隋与初唐方整峻险的气象,后二碑便彰显着妍媚超逸,特别是《雁塔圣教序》,用一『虚』字来评价其整体气氛是最恰当不过了。王虚舟评曰:『笔力瘦劲,如百岁枯藤,空明飞动,渣滓尽而清虚来,想其格韵超绝,直欲离纸一寸,如晴云挂空,仙人啸树。故自飘然不可攀仰。』可以说,《雁塔圣教序》将初唐楷书的大气象表达得尽善尽美,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