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报告(2025)
			》
 售價:HK$ 
			162.8
 
  《 
			我在东汉学伤寒 全两册  仲景医案解读《伤寒论》
			》
 售價:HK$ 
			63.8
 
  《 
			消息(贾平凹新书,长篇笔记体小说)
			》
 售價:HK$ 
			75.9
 
  《 
			长安四千年:都城史视角下的王朝兴衰史
			》
 售價:HK$ 
			184.8
 
  《 
			渔樵问对
			》
 售價:HK$ 
			64.9
 
  《 
			一起探索港珠澳大桥
			》
 售價:HK$ 
			107.8
 
  《 
			精益医疗 医疗质量、患者服务与医院效益的协同增长之道 医院管理底层逻辑解析手册+新医改时代医院生存指
			》
 售價:HK$ 
			86.9
 
  《 
			怪谈百物语:魂手形 宫部美雪作品
			》
 售價:HK$ 
			63.8
 
 
 | 
         
          | 編輯推薦: |   
          | 根据*国家标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编写,写作技巧通俗易懂,写作范例经典实用。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主要详细介绍了公文写作概论,指挥类公文写作,知照类公文写作,报请类公文写作,规章类公文写作,事务类公文写作,公文的发文办理,公文的收文办理,公文的立卷和归档,公文的日常管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等内容。 |  
         
          | 目錄: |   
          | 第一章公文写作概论 第一节公文概述
 一、公文的标准定义
 二、公文的特点
 三、公文的分类
 四、公文的作用
 五、公文的一般格式
 第二节公文写作技巧和要求
 一、公文的布局技巧和要求
 二、公文的表达方式技巧
 三、如何写好公文
 四、公文书面语体要求
 五、公文材料的提炼技巧和要求
 六、公文的主旨
 七、公文起草和修改技巧
 第三节新版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与旧版的比较
 一、新版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主要特点
 二、新版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主要新变化
 三、《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解读
 第二章指挥类公文写作
 第一节命令令
 一、命令的概述
 二、命令令的写作格式
 三、命令令的写作范例
 ▲公布令
 ▲行政令
 ▲嘉奖令
 ▲任免令
 第二节决定
 一、决定的概述
 二、决定的写作格式
 三、决定的写作范例
 ▲表彰性决定
 ▲公布性决定
 ▲部署性决定
 ▲任免性决定
 第三节决议
 一、决议的概述
 二、决议的写作格式
 三、决议的写作范例
 ▲公布性决议
 ▲纪要性决议
 ▲批准性决议
 ▲阐述性决议
 第四节指示
 一、指示的概述
 二、指示的写作格式
 三、指示的写作范例
 ▲紧急指示
 ▲工作性指示
 第五节意见
 一、意见的概述
 二、意见的写作格式
 三、意见的写作范例
 ▲规划性意见
 ▲直发性意见
 ▲请批性意见
 ▲指导性意见
 ▲建议性意见
 第六节批复
 一、批复的概述
 二、批复的写作格式
 三、批复的写作范例
 ▲指示性批复
 ▲决定性批复
 ▲解答性批复
 ▲法规性批复
 第三章知照类公文写作
 第一节通知
 一、通知的概述
 二、通知的写作格式
 三、通知的写作范例
 ▲指示性通知
 ▲颁发性通知
 ▲事项性通知
 ▲批示性通知
 ▲任免性通知
 ▲紧急通知
 ▲会议通知
 ▲发布性通知
 第二节通报
 一、通报的概述
 二、通报的写作格式
 三、通报的写作范例
 ▲表彰性通报
 ▲情况性通报
 ▲批评性通报
 ▲考评性通报
 ▲工作通报
 第三节公告
 一、公告的概述
 二、公告的写作格式
 三、公告的写作范例
 ▲事项性公告
 ▲强制性公告
 ▲知照性公告
 ▲招标公告
 第四节通告
 一、通告的概述
 二、通告的写作格式
 三、通告的写作范例
 ▲工作通告
 ▲联合通告
 ▲表彰通告
 ▲招聘通告
 ▲审计通告
 ▲强制性通告
 ▲法规性通告
 ▲事项性通告
 ▲公布性通告
 ▲周知性通告
 第五节布告
 一、布告的概述
 二、布告的写作格式
 三、布告的写作范例
 ▲条文式布告
 ▲法规性布告
 第六节公报
 一、公报的概述
 二、公报的写作格式
 三、公报的写作范例
 ▲新闻公报
 ▲会议公报
 ▲统计公报
 |  
         
          | 內容試閱: |   
          | 第一章公文写作概论 第一节公文概述
 一、公文的标准定义
 公文是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二、公文的特点
 公文和其他实用文体比较,具有以下五个明显的特点。
 1鲜明的政治性和高度的思想性
 公文是国家各级政权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各组织机构的指挥意图、行动意图的系统记录,直接反映国家政权、单位、组织的政治意向和根本利益。因此,公文的政治性质,取决于国家的政治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公文有鲜明的政治性和高度的思想性,集中体现在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提高工作效率服务上。
 2法定的作者
 公文体现着国家及各级组织、单位的管理职能,因此,必须由法定的作者在法定范围内行使职权时制定和颁发。所谓法定作者,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和担负义务的组织,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都是合法存在的法定作者。
 3法定的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
 公文是法定作者在法定范围内行使职权制定和发布的,代表着制发机关的法定权威,因此,公文,特别是下行公文,就更具有法定的权威性,有着行政领导和行政指挥的作用。公文的这一特点,是任何其他文字材料都不具备的。尊重公文的权威性、承认它的行政约束力,是保证党和国家及各级组织和单位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计划等得以顺利贯彻执行的重要前提。
 4特定的格式
 公文是国家及各级组织、单位发挥管理职能的书面工具,国家规定了统一的公文格式及严格的行文规范,写作要严谨,不能随心所欲。
 5广泛使用性
 与其他实用文相比,公文没有专业特性,因此,不分行业和地区,所有机关、团体、单位都能使用,也都要使用,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类文体。
 三、公文的分类
 公文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处理行政公务往来的文书。公文是应用文中最重要且用途最广泛的文体。
 公文分类的方式很多,一般可按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类。
 1.按公文的性质分类
 公文有党内公文、行政公文、社会团体公文及各企事业单位公文等。
 2.按公文的来源分类
 公文可分收文和发文两类。收文是其他机关发送到本机关来的文件,如上级机关发来的指示、通知,下级机关报送的报告、请示等。发文是由本机关制发的文件,一部分是发送给需要用它进行工作联系的其他机关,一部分是下发给本机关内部使用的文件。
 3.按公文的行文方向分类
 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它所隶属的上级领导机关发送的文件,例如请示、报告等。下行文是指领导机关对下属机关的发文,例如指示、决定、决议、通报等。平行文是指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即没有领导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的来往文件,例如公函。
 4.按公文发送与处理的时间要求分类
 有特急件、急件、平件三类。特急件指内容特别紧急,必须随时优先迅速传递处理的文件。急件指内容紧急,必须打破工作常规优先迅速传递处理的文件。平件指无特殊的时间要求,可按工作常规传递处理的文件。
 5.按公文内容的机密程度分类
 公文可分为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和普通公文。绝密公文指含有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损害的公文。机密公文是指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公文。秘密公文是指含有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的公文。普通公文是指可以向人民群众公开发布或在机关组织内部使用的公文。划分秘密等级要准确,划分过宽,容易失密;划分过严,会妨碍工作的开展。
 四、公文的作用
 1.领导和指导的作用
 公文的内容反映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组织工作的意图,所以具有领导和指导工作的作用。在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统一上下级思想及行动方面,通过公文来进行上传下达。各级组织可以认真领会上级组织的精神意图并按照这一精神意图进行工作、开展活动。公文本身就体现了上级对下级的领导和指导作用。
 2.宣传和教育的作用
 公文既是推动工作的工具,也是向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使他们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武器。所以公文虽然与报纸、图书上的宣传教育材料不同,但也具有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特别是一些纲领性文件、重大政策性文件和党政领导同志的批示、指示及各级组织的决定,其宣传教育作用十分明显。
 3.联系和关照的作用
 国家机关包括了党政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每个系统机关有各自相应的权限范围,要保持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正常运转,又需要各系统之间有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关系。这种互相之间的关系,包括上下之间的纵向联系,也包括各同级机关之间的横向联系。这种联系的纽带之一,就是公文。与联系作用紧密相关的是知照作用,即公文是为了把有关事项通知、关照对方,使之了解情况,使机关之间得以保持联系、互通信息,从而有秩序地开展工作。
 4.依据和凭证的作用
 公文反映了制发机关的意志、愿望和要求,收文机关要贯彻落实这一意图,就必须以公文来作为依据,根据公文的内容要求开展工作、处理问题。一方面,上级机关所发的公文对下级机关来说,无疑都是工作依据。另一方面,下级机关所发的公文,如请示、报告等,对上级机关来说,同样也有依据作用。上级机关就是根据这些上行的公文来了解下情,作为制定正确决策的参考依据,或作为针对性答复问题、指导具体工作的凭证。
 5.规范和制约的作用
 公文作为管理国家的重要工具,其权威性和法定性赋予了它以规范和制约社会行为和公民活动的作用。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公文中有许多法规、命令、条例、告示、公告等,不仅规范和制约着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行为活动,甚至直接规范和制约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活动。例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春节期间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一经发布,便具有法律效果,任何人都不得违反。又如,一些在公共场所不准乱扔垃圾的公告和规定等,也具有制约人们行为的作用,同时它们也是保证社会秩序稳定的武器之一。
 五、公文的一般格式
 国家规范办公的公文,具有特定的格式,保证了公文的权威性、完整性、科学性和效率性。公文基本上是由两部分组成,即基本部分和附加标记部分。基本部分包括标题、受文机关名称、正文、附件、发文机关名称、发文日期等。附加标记部分包括文件版头、发文字号、机密等级、紧急程度、附注等。
 1.标题
 公文标题一般要标明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要素,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抗震减灾紧急指示》;也有只用发文机关和文种做标题的,如《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告》;还有用事由和文种做标题的,如《关于任命为市委办公室主任的决定》;为了引人注目,也有只用文种做标题的,如《通知》《公告》等。
 2.受文单位
 公文的受文单位分为主送单位和抄报、抄送单位三种。主送单位就是公文的接受者、主办者,负责贯彻或研究答复公文内容的单位。主送单位名称在标题下一行顶格写,后面加冒号。需要同时上报的单位称抄报单位,需要同时送达的平行不相隶属或下级单位称抄送单位。抄报、抄送单位名称写在公文末页下端,通常用两条横线上下隔开。
 3.正文
 公文的正文一般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开头,称引据部分,简要说明发文的原因和依据。
 第二部分是主体,是公文主体部分,要求重点突出,条理清楚。
 第三部分是结语,简要提出要求和希望。一般根据上行、下行、平行的不同文种,采用不同的结语。如是否妥当,请予指示此令特此函复等。
 4.附件
 公文的附件是随公文一起发出的文件或材料。一般分两类:一类是对公文的补充,说明或证实的文字材料、图表、凭据等;另一类是随文颁发的规章制度、办法、规定,以及向上级机关报送或向下级机关批转、批发的文件。附件是附在正件之后的,一般在附件的正文前另起一行写上附件二字。
 5.发文单位、发文日期
 公文的发文单位应使用全称,如北京市人民政府,或规范化的简称,如中共中央,写在正文下边偏右处,印有文件版头的公文发文单位可以不写,只在发文日期中间加盖公章。
 发文日期要写明年、月、日全称。
 6.文件版头、发文字号
 正式公文一般都印有版头,即在文件开头正中印有发文单位的名称和公文种类,如辽宁省人民政府文件,用大字体标写,通常套红,以示庄重。
 发文号标在文件头下边正中处,如中发〔2014〕号,发文号下边用一红色横线与正文区分。
 7.机密等级、紧急程度
 按照中共中央保密委员会规定,涉及党和国家机密的公文,应根据内容确定机密等级,在标题右下方标明秘密机密绝密等字样。
 根据公文办理和送达时间的要求,确定公文紧急程度,在标题左上方标明急或特急等字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