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大模型时代:虚拟人的崛起与未来
			》
 售價:HK$ 
			99.0
 
  《 
			大话芯片:读懂芯片原理、周期、产业链与技术趋势
			》
 售價:HK$ 
			97.9
 
  《 
			世界观: 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原书第3版)【2024最新版】
			》
 售價:HK$ 
			141.9
 
  《 
			儿童哲学教育:案例式教程 南强儿童哲学丛书 曹剑波、黄睿主编 案例教程 高校教师用书
			》
 售價:HK$ 
			66.0
 
  《 
			驰骋三界:汉代神兽的图像世界
			》
 售價:HK$ 
			118.8
 
  《 
			印章的故事
			》
 售價:HK$ 
			49.5
 
  《 
			数字化口腔
			》
 售價:HK$ 
			437.8
 
  《 
			中国史前玉器
			》
 售價:HK$ 
			96.8
 
 
 | 
         
          | 編輯推薦: |   
          | 《左传》既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全鉴》对其原典进行了精准的注释和解译。 《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
 |  
         
          | 內容簡介: |   
          | 《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该书仿照春秋体例,按照鲁国君主即位次序,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十四年间春秋霸主逐步演变的历史,在史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左传全鉴》对其原典进行了精准的注释和翻译,力求将经典内容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  
         
          | 關於作者: |   
          | 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曾在邯郸钢铁公司任子弟中学教师、《邯钢报》编辑等。主要作品有:《首席执行官》(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年)、《诸葛亮日记》(九州出版社,2004年)、《边读边悟菜根谭》(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素书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等。 |  
         
          | 目錄: |   
          | 卷一 隐公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  2
 周、郑交质(隐公三年)  6
 石碏大义灭亲(隐公三、四年)  7
 臧僖伯谏观鱼(隐公五年)  11
 郑庄公攻许(隐公十一年)  13
 卷二 桓公
 臧哀伯劝谏(桓公二年)  18
 郑伯自救(桓公五年)  21
 楚武王侵随(桓公六年)  23
 申论取名(桓公六年)  25
 卷三 庄公
 齐襄公之死(庄公八年)  28
 齐桓公即位(庄公八、九年)  31
 曹刿论战(庄公十年)  32
 卷四 闵公
 卫懿公好鹤(闵公二年)  36
 卷五 僖公
 屈完辩齐桓公(僖公四年)  40
 骊姬之乱(僖公四、五、六年)  42
 晋献公克虞(僖公五年)  46
 葵丘之盟(僖公九年)  49
 荀息之忠贞(僖公九年)  51
 秦、晋之战(僖公十五年)  53
 鲁僖公轻敌(僖公二十二年)  62
 宋襄公论战(僖公二十二年)  63
 重耳回国(僖公二十三、二十四年)  65
 介子推不言禄(僖公二十四年)  75
 周襄王伐郑(僖公二十四年)  77
 展喜说齐(僖公二十六年)  82
 晋文公教民(僖公二十七年)  84
 城濮之战(僖公二十八年)  85
 烛之武退军(僖公三十年)  100
 秦、晋崤之战(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  102
 卷六 文公
 狼瞫之勇(文公元年、二年)  110
 秦穆公称霸西戎(文公三年)  112
 三良殉秦(文公六年)  113
 晋灵公即位(文公六、七年)  115
 郤缺说赵盾(文公七、八年)  119
 公子鲍礼遇国人(文公十六年)  121
 齐懿公之死(文公十八年)  123
 卷七 宣公
 晋灵公不君(宣公二年)  126
 楚庄王问鼎(宣公三年)  130
 若敖氏灭亡(宣公四年)  131
 楚庄王复封陈(宣公十一年)  134
 楚庄王围郑(宣公十二年)  136
 楚庄王围宋(宣公十五年)  138
 卷八 成公
 晋援鲁、卫(成公二年)  142
 晋楚释累囚(成公三年)  151
 巫臣复仇(成公七年)  153
 晋还钟仪(成公九年)  156
 莒国败于无备(成公九年)  157
 吕相绝秦(成公十三年)  159
 晋、楚之战(成公十六年)  165
 卷九 襄公
 祁奚荐才(襄公三年)  178
 魏绛戮扬干奴(襄公三年)  179
 魏绛劝谏晋悼公(襄公四年)  181
 驹支之辩(襄公十四年)  185
 子罕不受玉(襄公十五年)  187
 荀偃之死(襄公十九年)  188
 祁奚救叔向(襄公二十一年)  189
 穆叔论不朽(襄公二十四年)  192
 崔武子弑君(襄公二十五年)  193
 晋用楚材(襄公二十六年)  199
 向戌弭诸侯之兵(襄公二十七年)  205
 季札观乐(襄公二十九年)  211
 子产执政(襄公三十年)  215
 子产相郑伯以如晋(襄公三十一年)  217
 子产不毁乡校(襄公三十一年)  221
 卷十 昭公
 子产却楚(昭公元年)  224
 晏子请继室(昭公三年)  226
 晏子拒更宅(昭公三年)  230
 女叔齐论礼(昭公五年)  232
 孟僖子说孔丘(昭公七年)  233
 子革谏楚灵王(昭公十二年)  235
 韩宣子求玉环(昭公十六年)  239
 郯子论命名(昭公十七年)  242
 子产救火(昭公十八年)  244
 子产授兵(昭公十八年)  247
 伍奢二子(昭公二十年)  248
 晏子论和、同(昭公二十年  251
 古而无死(昭公二十年)  253
 论为政宽猛(昭公二十年)  254
 简子问礼(昭公二十五年)  256
 王子朝之志(昭公二十六年)  258
 公子光弑君(昭公二十七年)  262
 卷十一 定公
 蔡昭侯朝楚(定公三年)  266
 祝佗不尚年(定公四年)  268
 阖庐入郢都(定公四年)  274
 申包胥如秦乞师(定公四年)  280
 孔丘知礼(定公十年)  282
 卷十二 哀公
 夫差报父仇(定公十四年,哀公元年)  286
 楚昭王不祭(哀公六年)  292
 仲尼与孔文子(哀公十一年)  293
 黄池会盟(哀公十三年)  296
 孔丘请伐齐(哀公十四年)  298
 白公胜作乱(哀公十六年)  299
 勾践灭吴(哀公十七、十九、二十、二十二年)  305
 参考文献  3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