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普林斯顿历史学研究指南
			》
 售價:HK$ 
			103.8
 
  《 
			即用是体:阳明学深度解读
			》
 售價:HK$ 
			280.8
 
  《 
			山河在:一部鲜活的抗战史(1931—1945)
			》
 售價:HK$ 
			269.0
 
  《 
			《庄子》中的100个哲理故事
			》
 售價:HK$ 
			92.0
 
  《 
			极限聊斋:王蒙神侃聊斋(精装珍藏版)
			》
 售價:HK$ 
			93.2
 
  《 
			2025-2028帆船竞赛规则
			》
 售價:HK$ 
			115.6
 
  《 
			华章大历史042——帝国的骨架:先秦、秦汉地缘政治结构变迁大势
			》
 售價:HK$ 
			115.6
 
  《 
			香遇中国:中华香史五千年
			》
 售價:HK$ 
			127.4
 
 
 | 
         
          | 編輯推薦: |   
          | 一条妙计,可以赢得一场战争;一则良策,可以成就一番事业;一番智答,可以反败为胜,化险为夷。《青少年必读的中华智慧故事》中那古老的典故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智慧,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绚烂多彩的人生画卷。追本溯源,知古鉴今,读中华智慧故事既可以开阔视野,启迪多元思维,又能够引发新的思考和探索。 超值套装请点击海报:
 |  
         
          | 內容簡介: |   
          | 《青少年必读的中华智慧故事》通过讲一则故事,阐发一种智慧,点拨一个道理的形式说古道今,集中展现了古人在品德修养、为人处世、治国安邦、军事谋略等方面的高超智慧,融哲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这些故事蕴含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和文韬武略,既可以启迪青少年的智慧、增长才智,又可以提升应变能力,伴随着青少年一步步地成长。 |  
         
          | 目錄: |   
          | 谢安破敌 001 修德平叛 002
 大度的吕端 002
 韩信甘受胯下之辱 003
 宋真宗亲征 004
 意志坚定成大器 004
 贪心的下场 005
 孙膑脱困 006
 题字留念 007
 熊渠子射石 007
 渔夫辞赏 008
 仲虺谏成汤 009
 九方皋相马 009
 瘦羊博士 010
 杞人忧天 011
 为何不称左曾 011
 各自的本事 012
 楚王见利忘义 012
 城濮之战 013
 忍常人所不能忍 014
 持之以恒方能气定神闲 015
 平常心即道 015
 朱克融败绩 016
 别用外表衡量人 017
 宓子贱舍麦有道 018
 楚人过河 018
 心的斋戒 019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020
 薛谭学歌 020
 肉食者鄙 021
 齐人偷金 022
 惊弓之鸟 023
 郑公伐胡 024
 买鹿弱敌 024
 鹳鸟移巢 025
 第二章 品格的魅力
 忍让 026
 宽严适度 026
 罪与功 027
 子罕不受玉 028
 邹忌比美 028
 巫马其买鸩 029
 不拾遗金 029
 范宣子减赋 030
 商鞅守诺 030
 朱云冒死直谏 031
 冯买义 032
 为官清廉 033
 迂腐的陈仲子 034
 晏婴讥笑齐景公 035
 列子学射 035
 好好先生 036
 不轼降民 037
 正人先正己 037
 晏子移风 038
 不失约 039
 邓禹之德 039
 打即是不打 040
 讳疾忌医 040
 具有善心的人 041
 墨子劝退鲁班 042
 好坏之分 042
 谄媚丢命 043
 清正的夏统 043
 周处自新 044
 柳季与岑鼎 045
 楚地梁浇 046
 皇甫绩守信求责 047
 诚实守信的君子 048
 第三章 处世的风范
 装老虎 049
 高价马鞭 050
 携技去越 050
 王珐鉴才 051
 固执是祸 052
 糟糠之妻不下堂 053
 诸发使魏 053
 孔子闻言识曾晳 054
 留母降子 055
 为王之道 056
 释车而走 056
 特长 057
 丑恶有什么可爱的呢 058
 晏婴劝主 058
 给螳螂让路 059
 得饶人处且饶人 059
 道法自然 060
 刚正不阿的吴良 061
 戏妃 061
 晏子赎越石父 062
 庄王禁欲 063
 鼓声 064
 晋献公灭虞 065
 屠羊说拒赏 065
 散财结客 066
 私恩与公法 066
 东施效颦 067
 得陇望蜀 067
 不说人之过 068
 揖让救火 068
 三种不幸 069
 致富之道 070
 负荆请罪 070
 梁上君子 071
 天子之怒与百姓之怒 072
 志在四方 073
 解不开的结 074
 囊萤和映雪 074
 自以为是 075
 列子家贫 075
 宣王好射 076
 第四章 谋略的天空
 巧言救父 077
 因小失大 078
 鼠屎断案 079
 半文钱的官司 080
 华佗拜师 080
 杀身之祸 081
 计解秦围 081
 忠孝之人 082
 开门退敌 082
 巧计救主 083
 老马识途 083
 假借外力 084
 御史察奸 086
 巧计废太子 086
 智者郗超 087
 王戎谈李 087
 两追曹军 088
 卦者识贵贱 089
 巧探实情 089
 任文公避难 090
 子胥破麦城 090
 唐太宗嫁女 091
 赵咨答曹丕 092
 完璧归赵 093
 曹玮破敌 094
 晏子智斗楚王 095
 以愚挫智 096
 刘郇金蝉脱壳 097
 宇文宪诈取晋州 097
 王僧虔评字 098
 阮籍避祸 099
 王羲之巧谏放粮 099
 乡下人的志向 100
 暗度陈仓 100
 为社稷忍羞 102
 二桃杀三士 102
 曹冲称象 103
 第五章 胆略的强大
 晏子无畏镇崔杼 105
 孔夫夹谷会盟智慑齐景公 106
 齐貌辨舍己救主 106
 侯嬴窃符救赵 107
 背水一战胜赵兵 108
 寇恂果断斩敌使 109
 破釜沉舟败章邯 110
 耿纯智杀真定王 111
 寒朗秉公察冤狱 111
 程昱拒增兵 112
 曹操以弱击强 112
 刘裕大言对秦使 113
 王镇恶奇袭江陵 114
 韦放脱盔鼓士气 115
 李光弼制奸邪 116
 段秀实治郭晞 116
 温造计斩叛军 117
 马燧施威镇回纥 118
 顾少连不畏权臣 119
 柴克宏建奇功 119
 阎文应固宠之术 120
 张咏威制悍吏 121
 韩世忠绝境平叛 121
 陶鲁善用精兵 122
 杨暄斥责门达 122
 海瑞买棺上书 123
 刘玺不怕丢官 124
 陈星卿大义扶弱 124
 丁宝桢除安德海 125
 李知县犯忌 126
 第六章 应变的能力
 屠户拒娶丑公主 127
 韩桓惠王花钱消灾 128
 商鞅察微知著 128
 刘邦借机封韩信 129
 刘邦伤胸摸脚 130
 张良妙计稳军心 130
 陆贾妙计诛吕后 131
 直不疑不与人争 132
 李广处乱不惊 133
 刘坦活用空城计 133
 张辽以静制扰 134
 高欢巧策兵变 134
 曹丕计赚杨修 135
 郭淮迟到有理 135
 火上浇油拒敌兵 136
 韦孝宽坚守玉壁城 137
 令狐楚一言降米价 138
 裴度失印不惊 139
 崔安潜以盗治盗 139
 假造圣旨安民心 140
 敬新磨的应变之智 141
 赵匡胤不为利所动 141
 赵昌言巧防毁堤 142
 兵器库失火 143
 文彦博一语消怒气 143
 稳定货币市场的妙计 143
 刘舜卿治偷锁者 144
 曾巩智治群盗 144
 赵从善不怕宦官刁难 145
 诏书掉包妙计 146
 朱胜非不拒而绝 146
 朱祁钰力挽狂澜 147
 张居正智救线人 148
 梅国桢拒开铁禁 149
 韩雍装聋取证 150
 王世贞计服盗匪 150
 何义门巧释老头子 151
 于三胜善诙谐权变 152
 第七章 制胜的关键
 周武王伺机伐纣 153
 楚军痛击骄庸军 154
 荀偃用计退敌军 154
 田婴的专权术 155
 宁越文武并用 156
 赵奢出奇兵制胜 156
 刘邦吊民伐罪 157
 吕后保太子之计 158
 司马相如智求岳父 158
 吴汉移兵扭战局 159
 杨彪施计除奸邪 160
 曹操巧援东武阳 161
 陆逊火攻刘备 161
 陆抗神算破敌 162
 刘裕奇计败谯纵 163
 臧质施激将法诱敌 164
 萧衍攻齐建梁 164
 宇文泰声东击西败高欢 165
 贺若弼的用兵之智 166
 杨坚果断诛叛将 167
 窦建德诈降败敌 167
 李世民一旗轻取白岩城 168
 武则天杀鸡儆猴 169
 李泌布局拖叛军 169
 张巡设计伤敌将 170
 李光弼计胜史思明 171
 柴荣以智破城 172
 狄青鸣钲破敌 172
 金太祖激励士气 173
 明宣宗一举平叛 174
 沐英计败达里麻 175
 明成祖设套溃敌 175
 朱棣一举克沧州 176
 先佯后真克天险 177
 李自成诱敌破敌 178
 第八章 明辨的哲思
 煮鱼 179
 郑燮改诗 179
 凿湖容水 180
 卫玢问梦 181
 炒栗子 181
 同样的靴子 182
 好人坏人 182
 阳虎的报答 183
 孔子索马 183
 曾参杀人 184
 说大话 184
 真假伏神 185
 远水不救近火 185
 鲁侯养鸟 186
 以身作则 186
 周瑜论势 187
 会走的石狮子 188
 鲁国少人才 189
 大意失荆州 189
 听于无声 190
 爱人与害人 191
 鲁庙里的怪酒壶 192
 顾左右而言他 192
 心不在马 193
 欧阳询读碑 193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194
 三人成虎 194
 百闻不如一见 195
 疑心之祸 196
 司原氏打猎 196
 詹何钓鱼 197
 文彦博抗命斩奸 197
 幼女配老翁 198
 二老钓鱼 199
 宓子贱论过 199
 狐假虎威 200
 围魏救赵 201
 田忌赛马 201
 楚丘除贼 202
 第九章 生活的真谛
 人云亦云 203
 以为是水鬼 203
 人品至上 204
 景公饮酒 205
 友情 205
 王述性急 206
 不义之财 207
 南橘北枳 207
 废物也是宝 208
 桓公喂蚊 209
 珍惜 209
 乐师巧谏魏文侯 210
 鲁婴泣卫 211
 对朋友要真诚 212
 管宁割席 213
 忠义之臣 213
 丞相公孙弘 214
 伊尹为厨 214
 酒足饭饱的方法 215
 落井下石非君子 216
 李离伏剑 216
 吴裕与公孙穆 217
 百担榆柴 218
 文子治盗 219
 徒手斗虎 219
 胡石塘的斗笠 220
 五十步笑百步 221
 傅嘏不与小人为友 221
 孙登评嵇康 222
 谨于言而慎于行 222
 节俭的葬礼 223
 古琴高价 224
 量体裁衣 224
 贪小便宜吃大亏 225
 焦尾琴 226
 第十章 励志的人生
 祖莹之才 227
 吴下阿蒙 228
 两小儿辩日 228
 断机诫夫 229
 爱书的人 229
 石勒读汉书 230
 周谷画虎 231
 越人造车 231
 贤者当为愚者师 232
 抄袭的呈文 233
 歧路亡羊 233
 老翁捉蝉 234
 孔子学琴 235
 熟能生巧 236
 造父学驾车 236
 轮扁论读书 237
 凿壁偷光 238
 项橐难孔子 239
 孔子训子贡 240
 孔子训诫子路 241
 伤仲永 241
 天道酬勤 242
 颜回学划船 242
 王羲之练字 243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244
 食鱼无反 245
 不鼓不陈列 246
 更珍贵的东西 246
 纪夫人解难题 247
 二人学弈 248
 江淮大儒 248
 铁杵磨针 249
 山海关的一字 249
 第十一章 生命的真义
 摔琴成名 251
 楚童学齐语 252
 和氏璧 253
 次非杀蛟龙 253
 曹刿论战 254
 施氏与孟氏 255
 晋文公称霸 256
 林类论生死 256
 所求何奢 257
 两虎相争 258
 望梅止渴 259
 纸上谈兵 259
 张佳胤擒盗 260
 祸福无门 261
 楚王学箭 262
 宋之富贾 263
 张良捡鞋 263
 秀才与铁匠 264
 乐不思蜀 264
 巨鹿决战 265
 心平气和的刘铭传 266
 三兄弟的选择 266
 让口水自己干 267
 直钩钓鱼 267
 破罐不顾 268
 区寄杀盗 269
 王翦出征 270
 快刀斩乱麻 270
 两个书法家 271
 蒯通劝韩信 271
 实心葫芦 272
 张耳能忍小愤 272
 断箭 273
 毛遂自荐 273
 天时地利人和 274
 呆若木鸡 275
 参考文献 276
 |  
         
          | 內容試閱: |   
          | 华佗拜师 东汉末年,7岁的华佗到一位姓蔡的医生家去拜师学艺。见过师父之后,华佗规规矩矩地坐在那里静听老师的吩咐。
 蔡医生医术精湛,前来拜师的人很多。蔡医生想收一个聪明的孩子为徒,决定先考考他。
 他把华佗叫到跟前,指着家门前的一棵桑树提了一个问题:你瞧,这棵桑树最高枝条上的叶子,人够不着,怎么才能采下桑叶?
 那就用梯子呗!
 我家没有梯子。
 那我就爬上去采。
 不,你能够想出别的办法吗?
 华佗找来了一根绳子,在绳子上系了一块小石头,然后将它往最高的树枝上抛。绳子将那根树枝拉了下来,华佗一伸手就把桑叶采下来了。
 好,很好!蔡医生高兴地点点头说。
 过了一会儿,他们看见有两只山羊在庭院旁边打架。几个孩子去拉,都没有将它们拉开。
 你能够让那两只羊不再打架吗?
 华佗围着桑树转了一圈,拔了一把鲜嫩的绿草。他把草送到两只山羊的面前。这时,山羊的肚子也饿了,见了草就顾不上打架了。
 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我很高兴当你的老师。
 后来华佗终于成了一代神医。
 智慧点评
 凡事善于开动脑筋,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若是遇难而退,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平庸。
 周瑜论势
 曹操攻下荆州之后,带兵顺着长江往下游推进,他给在东吴的孙权送去一封信,声称要以八十万水兵和孙权在东吴决战。
 张昭等人对孙权说:长江地势险峻,但现在敌人与我们共同占有了,而且敌众我寡,我们如何抵挡曹军的几十万大军呢?不如主动迎接他们。
 然而鲁肃却不这么认为,他劝孙权把都督周瑜从鄱阳湖召回来。周瑜回来后,对孙权说:曹操自称汉室丞相,实际是汉室的奸臣。将军驻守在江东,兵精将强,粮草充足,应当替汉室剿灭残渣余孽,曹操现在自来送死,怎么能迎接他呢?请允许我来为您分析一下形势。
 周瑜接着说:现在,曹操尚未平定北方,马超、韩遂还在关西一带,这是曹操的后患;曹操舍弃了车马,驾起舟船,来和东吴争高低,再加上天气寒冷,马吃不上水草,中原的士兵从中原赶到这里,在大江上作战,水土不服,肯定是会生病的,这几点都是用兵的大忌。我请求您拨五万精兵给我,保证大破曹操的军队。
 孙权听罢大悟,他抽出佩刀砍下桌子一角说:我和曹操这个老贼势不两立!有谁再敢说迎接曹操,就和这桌子一样!
 后来孙权与刘备联合,终于在赤壁打败了曹操。
 智慧点评
 人们看问题往往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内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看透了事物的本质,你就成功了一半。
 珍惜
 宋代著名的书法家米芾,小时候曾经跟村里的一个私塾先生学写字。学了三年,费了好多纸,却写得很平常,先生一气之下把他赶走了。
 一天,有个赶考的秀才从米芾的家乡路过。米芾听说他的字写得很好,就去求教。秀才说:要我教你,就得用我的纸才行。我的纸五两纹银一张。米芾听后,吓得目瞪口呆。
 秀才又说:不买我的纸就算了。
 米芾急了,忙说:我找钱去。母亲经不住米芾的苦苦哀求,只好把唯一的首饰当了五两纹银。秀才接过银子,把一张纸给了米芾,并嘱咐他要用心写字。
 这只不过是一张普通的纸,米芾却不敢轻易下笔,反复认真琢磨字帖。他用手指在书桌上画着,想着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和笔锋,渐渐入了迷。
 半天过后,秀才找到米芾问:怎么不写呢?
 米芾一惊,笔掉在地上,说:纸太贵,怕废了纸。
 秀才笑道:你琢磨了这么半天,写个字让我看看。
 米芾写了个永字,几乎和字帖上的字一样,可又好像不一样,真的很漂亮。
 秀才说:写字不只是动笔,还要动心。你已经懂得窍门了。
 几天后,秀才要走了,临行前送给米芾一个布包,并叮嘱要在他走后再打开。米芾目送秀才远去,打开布包一看:原来是那五两纹银!米芾不禁掉下了眼泪。此后他一直把五两纹银放在书桌上,时刻铭记那位苦心教他写字的秀才。米芾珍惜每一张白纸,勤学苦练,终于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书法家。
 智慧点评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沉下心来,坚定不移地去做一件事,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