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探古论金--曾侯乙青铜器工艺图解
			》 
			 售價:HK$ 
			437.8
			 
			 
	
			  
			《 
			死亡与右手(修订译本)
			》 
			 售價:HK$ 
			63.8
			 
			 
	
			  
			《 
			一寸灰(全新增订版)
			》 
			 售價:HK$ 
			75.9
			 
			 
	
			  
			《 
			东方美学口袋书 华夏青铜
			》 
			 售價:HK$ 
			43.8
			 
			 
	
			  
			《 
			初识密码学
			》 
			 售價:HK$ 
			140.8
			 
			 
	
			  
			《 
			政策与对策 宋代政治史探索 大沨丛书009
			》 
			 售價:HK$ 
			94.6
			 
			 
	
			  
			《 
			美国货币与财政史(1961-2021)
			》 
			 售價:HK$ 
			118.8
			 
			 
	
			  
			《 
			中华后土文化·万荣后土祠卷
			》 
			 售價:HK$ 
			184.8
			 
			 
	
 
       | 
     
      
      
      
      
         
          | 內容簡介: | 
         
         
           
            《中华中医昆仑》是为我国近百年来150位著名中医药专家编辑出版的传记丛书,是一套具有历史、学术、文化、实用和典藏等多重价值的精品力作,对于广大中医师坚定专业思想、传承中医精髓、提高医德医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集记载了尚志钧的生平事迹,阐发了其学术思想、医术专长、医风医德和突出贡献。
           | 
         
       
      
      
      
         
          | 關於作者: | 
         
         
          |  
            张镜源,山东海阳市人,现任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主任。曾担任国务院副秘书长等职,曾在陈毅、万里、谭震林、叶飞、张彦五位领导身边做秘书工作。离休后,立志在有生之年为中医药事业做些有益之事。
           | 
         
       
      
      
      
      
         
          | 目錄: 
           | 
         
         
           
            生于忧患 乱世飘萍
 结缘本草 矢志不移
 十年磨难 一部奇书
 改革时代 从医而终
 淡泊简处 满庭清风
 本草文献研究思路与方法
 临床用药与经验案例
 方药应用的体会
 桑榆未晚 夕阳更红
 本草人生 传承后世
           | 
         
       
      
      
      
         
          | 內容試閱: 
           | 
         
         
           
            尚志钧(19182008),中医本草文献学家。安徽全椒人。1944年毕业于重庆国立药学专科学校(今中国药科大学前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安徽省芜湖卫生学校教师,芜湖医学专科学校教师,皖南医学院副教授、教授,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中医文献史的整理和研究,主攻方向:本草文献研究。尚志钧先后钩沉辑复、辑校了《唐新修本草》、《补辑肘后方》、《名医别录》、《本草拾遗》、《吴普本草》、《雷公药对》、《雷公炮炙论》、《药性论》、《四声本草》、《海药本草》、《日华子本草》、《蜀本草》、《开宝本草》、《嘉祐本草》、《本草图经》、《食疗本草》共16部;校注、校点《本草经集注》、《证类本草》、《大观本草》、《绍兴本草校注》、《中医八大经典全注神农本草经》、《诗经药物考释》、《山海经植物药考释》、《五十二病方药物注释》、《本草和名》、《本草纲目金陵初刻本》共10部;集纂和编撰《脏腑病因条辨》、《濒湖炮炙法》、《药性趋向分类论》、《药性歌赋集纂》、《中国本草要籍考》、《历代中药文献精华》、《本草人生尚志钧本草文献研究文集》、《中国矿物药集纂》、《本草人生尚志钧本草论文集》、《长寿闲谈》共10部。其中,《唐新修本草》的辑复,使1300年前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复见原貌,奠定了我国本草史研究的基础,为我国本草文献研究的开拓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尚志钧早在1947年便开始了《新修本草》的辑复工作,1958年完成初稿,1962年由芜湖医学专科学校油印向全国交流,1981年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新修本草》的辑成对国内外本草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万方数据库信息资料提供,学术界撰写论文引用尚志钧《新修本草》共21次。1984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医古文》第44课收载的《新修本草序》,即出自尚志钧的辑复本。《新修本草》辑复完成后,尚志钧又对陶弘景的医药著述,如《本草经集注》、《名医别录》、《补辑肘后方》等进行了研究。在本草文献的源流上,尚志钧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研究宋以前的本草文献上,以此为突破口,上溯下引,追根问底,查清当时药物运用的概况。经过几十年的顽强奋斗,不仅将失传或残缺的古代医药典籍钩沉辑复,还其历史本来面目,而且增强了本草典籍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可靠性,为今后的医药史研究提供了更可靠的历史依据和更完整的文献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