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名画里的中国 (共7册) 汉宫春晓图/韩熙载夜宴图/唐宫仕女图/洛神赋图/西湖十景图/千里江山图/清
			》
 售價:HK$ 
			294.8
 
  《 
			江山胜迹:人文风景的建构与传承
			》
 售價:HK$ 
			162.8
 
  《 
			雅贼(偷天大盗斯特凡·布雷特维泽的双面人生)
			》
 售價:HK$ 
			60.5
 
  《 
			天下一统: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再诠释
			》
 售價:HK$ 
			85.8
 
  《 
			探古论金--曾侯乙青铜器工艺图解
			》
 售價:HK$ 
			437.8
 
  《 
			死亡与右手(修订译本)
			》
 售價:HK$ 
			63.8
 
  《 
			东方美学口袋书 华夏青铜
			》
 售價:HK$ 
			43.8
 
  《 
			初识密码学
			》
 售價:HK$ 
			140.8
 
 
 | 
         
          | 編輯推薦: |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点推荐、青少年课外必读本; *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团中央中国青年网、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发起;
 *多位国内著名高校和重点和重点中学知名教师参与编写;
 *由著名作家高占祥、周殿富等主编;
 *视角崭新、配图精美;
 *全方位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独特视角纪录中国近现代爱国名人之生平,以名人之人格魅力引导当下青少年之价值取向;
 *读者了解和认识近现代爱国人士的入门之书
 |  
         
          | 內容簡介: |   
          | 严复,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也是近代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中国的译界泰斗,在中国近代文化史、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
 位和影响。一部《天演论》,以赫胥黎所著《进化与伦理》为
 底本,融合达尔文、斯宾塞、赫胥黎、荀子、刘禹锡等古今中
 西诸家学说,提炼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如一声
 惊雷,轰动了甲午战争失败阴霾笼罩的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
 当时人们的世界观,为其后的救亡运动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  
         
          | 目錄: |   
          | 目录 引言 001
 一、东海摇篮 001
 二、求学之路 008
 三、海军元勋 031
 四、维新巨子 048
 五、天演惊雷 086
 六、译界泰斗 108
 七、教育救国 119
 八、桑榆晚景 137
 延伸阅读 140
 严复年谱 167
 |  
         
          | 內容試閱: |   
          | 一、东海摇篮 历史的车轮走到了19世纪上半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已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凭借强大
 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为了倾销商品与掠夺原材料,他们
 在全球各地侵略殖民。而在东方,古老的农业帝国依旧实行着
 皇权专制,闭关锁国,虚妄自大,社会万马齐喑,暮气沉沉。
 就在清王朝乃至延续千年的专制统治日薄西山之时,列强
 挟坚船利炮,无情地轰开了帝国的大门。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
 危机,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或毁家纾难,喋血战场,或创
 办实业,疗贫起弱,或著书立说,建言献策,或兴学办报,开
 启民智,在不同领域中各竞风流。本书传主严复,便是在这时
 代洪流中涌现出的英杰之一。
 杏林世家
 1854年1月8日(咸丰三年癸丑十二月初十),严复出生在
 002
 福建州侯官。严复,乳名体乾,大名传初;刀马尾船政学堂时
 改名宗光,字又陵;又后改名复,字几道,晚号癒壄老人,别
 署观我生室主人、辅自然斋主人、尊疑学者、癒壄堂主人等。
 侯官近代以来出现了一批名人,包括林则徐、沈葆桢、林纾、
 萨镇冰、林党民等等,可谓人杰地灵。
 故乡侯官阳崎,溪山寒碧,清流盘曲,树石幽秀,风景
 宜人。严复祖居在阳崎伯仲山麓、上崎河畔,其岸旁森林,
 远近田野,时而小舟竞渡,时而众鸟嘤鸣,南国四时,风光明
 媚。故乡的青山绿水,在离乡二十多年后,依旧抚慰着病重
 的游子的梦魂:
 门前一泓水,潮至势迟迟。
 不复忧流直,回澜有石崎。
 
 结庐托人境,翳翳西颓日。
 何当伯仲山,风帆收一一。
 然而,故乡留给严复的记忆也不仅仅是田园牧歌与无忧无
 虑,还有沉重的社会灾难。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广州、
 厦门、上海、福州、宁波等通商口岸先后开市,鸦片和洋货大
 量涌入中国,白银外流和银贵钱贱的老问题更趋严重。面对危
 局,身处前沿的敏锐官绅开始开眼看世界,搜集各国资
 003
 料,思忖应变方略,比如林则徐组织人编写《四洲志》,魏源
 编辑的《海国图志》等,然而这些著作都没有引起当时清朝统
 治者的重视。
 为了支付巨大的战争开支与赔款,各级官吏加紧对百姓敲
 骨吸髓地压榨。各地民众受不了赋税之重纷纷揭竿而起。就在
 严复出生的前一年,1853年5月,严复故乡福建省曾爆发小刀
 会、红钱会起义。而当时全国最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则是洪秀
 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为了镇压这些大大小小的起义,清政
 府滥发钞票、搜刮民脂民膏。彼时严复尚幼,然四十多年后,
 严复对当时贪官污吏滥敛钱财造成的社会灾难依然记忆犹新:
 尚忆髫稚之日,闽中大吏铸铁钱,开官局,以为
 一切苟且之计。旬日之间,贫富易位。田宅典质者,
 纷纷取赎,尝有旧拥巨资,而穷困之不自存者当
 此之时,几至大乱。
 严复写道,犹记得小时候,福建的官员办起福建官
 局,专门熔铸铁钱,想要渡过眼前社会经济危机。结果不久
 后,不仅没有成效,而且人们趁着货币贬值的机会,纷纷赎回
 自己典当的田地屋宅,过去的富人们,都穷困潦倒得难以生
 存。当时,差点酿成大乱。
 就在中国内乱之际,英法两国在1856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
 004
 争,1860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沙俄又先后强迫清政
 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根据这些条约,
 清政府不仅要偿还巨额赔款,割让领土,还增加了海关允许雇佣
 洋人等条款,致使主权进一步沦丧。作为通商口岸之一的福州,
 劳苦大众在官府与洋人的双重压迫下苦苦支撑着,这些都深深烙
 印在年幼的严复心中。然而,因为成为通商口岸之后,与西方文
 明接触较多,人们的思想也相对开化,福州也成为最早开设西式
 学堂的地区之一。严复的成长与际遇,都与此息息相关。
 严复曾说:阳崎严氏自占籍以来近千载,族姓寥落,至
 今可名而数者,都数十百家。
 阳崎严氏家族始祖严怀英,唐朝末年,随王潮入闽,以军
 功晋秩朝请大夫,镇守福州。严怀英见阳崎山明水秀,是风水
 宝地,便在此定居。因此,阳崎成为福建严氏的发源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