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 日本数学大师笹部贞市郎扛鼎之作 探讨学校所教数学的来源 揭秘公式、定理背后的故事
》
售價:HK$
72.6

《
由浅入深学习SAP财务(S/4HANA版)
》
售價:HK$
153.8

《
图画天地——七世纪前中国山水的图式
》
售價:HK$
171.6

《
民国教育的记忆与重构
》
售價:HK$
151.8

《
点亮自然
》
售價:HK$
108.9

《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
》
售價:HK$
129.8

《
盗臣:乾隆四十六年钦办大案纪事
》
售價:HK$
82.5

《
发明与经济增长
》
售價:HK$
97.9
|
| 編輯推薦: |
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
| 內容簡介: |
小说的近代化进程从甲午战败开始。甲午战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引发中国社会的思想巨震。1895年一年6部时事小说问世,其中5部关于反对割台。庚子事变后,时事小说创作更加蓬勃。18951928年,239部时事小说面世,大多先在报端连载,后出单行本。这一近代重要小说类型承担了叙说历史风云、解说作者思想、瞭望时代趋势的历史责任。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甲午战败,是时事小说的生发点。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发生的55年内,小说界对当时社会的内忧外患并无多少关注。借助小说评论政治的创作风气很快盛行,不仅时事小说创作形成潮流,小说界还对太平天国、鸦片战争等历史事件迅速展开回顾。
时事小说的大量创作,加剧了时人对社会局势的关注,也为后来的政治小说培植了阅读时事、讨论政治的公共场域。时事小说对现实伤痛的展示,政治小说对社会未来的幻想,促进了民族国家主义的抬头,对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起到思想摧毁的作用。
|
| 關於作者: |
|
许军,男,1971年生,文学博士、博士后,现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与近代小说。
|
| 目錄:
|
第一章绪论 5
第一节导言 5
第二节清末民初的时间分段 10
第三节社会转型条件下的近代时事小说 20
第四节时事小说综述 27
第二章社会转型与时事小说的初起 39
第一节舆情松动是转型之始刘永福系列小说综述 39
第二节民族文化是发展的原动力傅兰雅征文平议 56
第三节再造国民需要新文化旅顺屠城系列的译介翻改 76
第四节传教士对近代中国的思想影响《说倭传》取材考述 91
第五节新闻发达对小说虚实的影响论《大马扁》 114
第三章社会转型与时事小说的发展 135
第一节盲目排外与西学潮流论义和团系列 135
第二节帮会力量与历史遗患论帮派系列 161
第三节维新失据与政治荒诞论维新系列 185
第四节女权运动与政治需要论女权系列 204
第五节培植精英与士风沦落留学生系列 223
第四章社会转型与时事小说的深入 242
第一节追溯罪魁祸首慈禧印象的书写 242
第二节抛弃善变之龙评袁世凯系列 270
第三节寻找大力神王由推动立宪退向寻找独裁 294
第四节建构政治道统论孙文系列 311
第五节想象民族国家论近代中国梦系列 328
结语 338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