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江山胜迹:人文风景的建构与传承
			》
 售價:HK$ 
			162.8
 
  《 
			雅贼(偷天大盗斯特凡·布雷特维泽的双面人生)
			》
 售價:HK$ 
			60.5
 
  《 
			天下一统: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再诠释
			》
 售價:HK$ 
			85.8
 
  《 
			探古论金--曾侯乙青铜器工艺图解
			》
 售價:HK$ 
			437.8
 
  《 
			死亡与右手(修订译本)
			》
 售價:HK$ 
			63.8
 
  《 
			东方美学口袋书 华夏青铜
			》
 售價:HK$ 
			43.8
 
  《 
			初识密码学
			》
 售價:HK$ 
			140.8
 
  《 
			政策与对策 宋代政治史探索 大沨丛书009
			》
 售價:HK$ 
			94.6
 
 
 | 
         
          | 編輯推薦: |   
          | 《科技想要什么》编辑推荐:科技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明白自己的身份,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变成什么样的人。每个人终其—生都会获得个人独有的富有潜能的灵活技巧和并不成熟的洞察力,以及别人无法分享的潜在经验。当你尽可能放大自己的才能时,你就会发光,因为其他人都不具备你的能力。 |  
         
          | 內容簡介: |   
          | 在《科技想要什么》一书中,凯文·凯利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科技观。他认为,作为整体,科技不是由线路和金属构成的一团乱麻,而是有生命力的自然形成的系统,它的起源完全可以回溯到生命的初始时期。正如生物进化呈现出无意识的趋势,科技也是如此。通过追踪这些长期趋势,我们可以对"科技想要什么”有所理解。 |  
         
          | 關於作者: |   
          | 凯文凯利(1952~),绰号KK,世界著名科技杂志《连线》创始主编,“网络文化”(Cyberculture)的发言人和观察者,第一届世界黑客大会发起者。1994年,其预言未来科技发展的传奇著作《失控》横空出世,十几年后,稳重所指相继实现。2010年,《失控》中文版问世,即在中国互联网界和科技媒体中引起轰动。从此,KK的一言一行都成为互联网发展的“风向标”。在互联网创业大潮席卷各领域的今天,KK依旧冷静地游走在最新科技产品与人迹罕至的原始部落中,思考科技该如何发展以及人类将怎样依靠科技,从而更加幸福地生活。也许只有这样,才可以预见到那些能够真正改变我们生活的伟大发明。KK让我们相信,科技带给我们的未来,终将是一个充满温暖、人性和自由的“进托邦(Protopia)”。 |  
         
          | 目錄: |   
          | 开篇 第一章大哉问
 第一部起源
 第二章人类的生活,来自人类的发明
 第三章第七界的历史
 第四章外熵崛起
 第二部规则
 第五章大发展
 第六章命中注定
 第七章趋同
 第八章聆听科技的声音
 第九章走向必然
 第三部选择
 第十章大学炸弹客有他的道理
 第十一章阿米什翻修家给我们的启示
 第十二章寻求同乐
 第四部方向
 第十三章科技的轨道
 第十四章没有结局的游戏
 致谢
 延伸阅读
 |  
         
          | 內容試閱: |   
          | 科学家得出一个惊人的认识,即不论用什么方法来定义生命,生命的本质都不在DNA、组织或肉体等实质形式中,而是在这些实质形式所包含的能量与信息之无形组织中。揭开科技那由原子组成的外衣,我们便得以看见科技的核心,并发现科技自身就是思想和信息。生命与科技这两者似乎都基于无形的信息流动。 就在这个时刻,我意识到,我必须更清楚地弄清楚贯穿科技的究竟是何种力量。那真的仅仅是幽灵般的信息?抑或科技也需要物理实体?它是自然的力量还是人为的力量?有一点很清楚(至少对我来讲),即科技是自然生命的延伸,但这两者的差别到底在哪些方面?(计算机和DNA在本质上有共通点,但苹果笔记本电脑与向日葵可不一样。)还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科技源自人类的心智,但我们心智的产物(即使是人工智能这种具有认知性的产品)与心智本身究竟有什么差异?科技到底是人性抑或非人性的?
 我们倾向于认为科技就是闪亮的工具和器物。即使我们承认科技能以非实体的形式存在,例如软件,也会倾向于不把绘画、文学、音乐、舞蹈、诗歌以及一般的艺术归在科技这一类里。但实际上,我们应该这样做。如果UNⅨ操作系统(用来编写网页的计算机代码)中的1000行字母能算是一种科技,那么用英文写1000行字母(比如《哈姆雷特》)一定也具有相同的资格。两者都能改变我们的行为,影响事件的进程,带来新的发明。因此,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巴赫的赋格曲就应该与谷歌搜寻引擎和iPod算是同一类——都是由人类心智产生的有用之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