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修订版
			》
 售價:HK$ 
			107.8
 
  《 
			拉开人生差距的关键能力
			》
 售價:HK$ 
			65.9
 
  《 
			创新无限:深圳奇迹启示录
			》
 售價:HK$ 
			75.9
 
  《 
			大家京范 燕都掌故
			》
 售價:HK$ 
			96.8
 
  《 
			写作革命2.0:在所有学科和年级中通过写作提升思维的指南(美国亚马逊高分畅销教育类图书)
			》
 售價:HK$ 
			65.9
 
  《 
			理想国译丛073——他们也是幸存者:纳粹大屠杀亲历儿童的人生与记忆
			》
 售價:HK$ 
			107.8
 
  《 
			蝴蝶的世界:它们的自然史与多样性
			》
 售價:HK$ 
			140.8
 
  《 
			礼记训纂  全2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
			》
 售價:HK$ 
			162.8
 
 
 | 
         
          | 編輯推薦: |   
          | 本书是一本兼具经典性与时代性的教材。本书英文版**版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问世后,受到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和教育专业研究人员的广泛欢迎;随着时代发展,其内容也不断更新。本书为英文版第六版的中译本。 全书分六大部分,系统介绍开展教育研究和应用教育研究成果的方法。结合实例,展示了如何拟订周密可行的研究计划;描述了如何查找、阅读和理解教育研究文献;说明了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两种研究方法,并专章介绍二者的分支类型:描述研究、分组比较研究、相关研究、实验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民族志与批判性研究、历史研究、混合途径研究、行动研究和评价研究;就如何评价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报告提供了丰富材料。
 本书体系完整,实例丰富,可读性强,是极具实用价值的教育研究方法类教材。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一本兼具经典性与时代性的教材。本书英文版**版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问世后,受到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和教育专业研究人员的广泛欢迎;随着时代发展,其内容也不断更新。本书为英文版第六版的中译本。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全书分六大部分,系统介绍开展教育研究和应用教育研究成果的方法。结合实例,展示了如何拟订周密可行的研究计划;描述了如何查找、阅读和理解教育研究文献;说明了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两种研究方法,并专章介绍二者的分支类型:描述研究、分组比较研究、相关研究、实验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民族志与批判性研究、历史研究、混合途径研究、行动研究和评价研究;就如何评价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报告提供了丰富材料。
 本书体系完整,实例丰富,可读性强,是极具实用价值的教育研究方法类教材。
 |  
         
          | 關於作者: |   
          | M.D.高尔,美国俄勒冈大学教育学教授。研究领域包括教师教育、教育研究方法、教学设计。 |  
         
          | 目錄: |   
          | 目录 **章 运用研究成果改善教育实践  3
 重要观点  3
 关键术语  4
 专业循证实践 5
 医学领域的循证实践  5
 心理学领域的循证实践  6
 教育中的循证实践  7
 传统教育实践  8
 朝向循证教育的运动  8
 教育实践问题  9
 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伦理  11
 与研究者合作 12
 成为研究参与者  12
 参与项目评估  12
 影响教育政策议程  13
 教育研究的目的  13
 描述研究  14
 预测研究  14
 实验研究  15
 解释研究  15
 基础和应用研究  16
 作为探究方法的研究的特征  16
 使用共享的、精确的和可获得的概念和程序  17
 研究成果的可重复性  17
 知识主张的可反驳性  17
 控制研究者的失误和偏见  18
 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  18
 个人观点:研究的“星火”  20
 梅瑞迪斯·高尔  21
 乔伊斯·高尔  21
 你  21
 自测题  23
 本章参考文献  24
 后续学习材料  25
 第二章 做你自己的研究:从提案到*终的研究报告  26
 重要观点  26
 关键术语  27
 确定研究问题 28
 为研究提案列提纲  30
 研究目的  33
 研究问题与假设  34
 量化变量与案例描述  36
 文献检索  37
 研究设计  37
 抽样  37
 数据收集方法  38
 数据分析程序  38
 伦理学与人类关系  38
 时间安排  39
 研究过程中的其他步骤  39
 试点研究  40
 数据收集  40
 撰写一份研究报告  40
 关于运用研究提案指南的*后一个提示  41
 附录2.1 一项描述研究的提案大纲  41
 附录2.2 一项案例研究的提案大纲  48
 自测题  53
 本章参考文献  54
 后续学习材料  55
 第三章 开展并撰写你自己的文献综述  59
 重要观点  59
 关键术语  60
 非正式的文献综述  60
 正式的文献综述  61
 做正式文献综述的一个系统程序  62
 **步:建构引导文献检索的问题  62
 第二步:咨询专家  63
 第三步:使用文献索引和搜索引擎  64
 第四步:阅读二次文献  64
 第五步:阅读一次文献  65
 第六步:将出版物分为有意义的类别  66
 第七步:撰写文献综述报告 67
 一份文献综述的构成与表达  67
 引言部分  67
 文献检索结果部分  67
 讨论部分  68
 参考文献  69
 为文献综述准备直观的表达  69
 自测题  71
 本章参考文献  72
 后续学习材料  72
 第四章 在文献综述中运用搜索引擎  74
 重要观点  74
 关键术语  74
 搜索引擎的目的  75
 文献索引和搜索引擎  75
 选择一个有用的搜索引擎  75
 综合性网站搜索引擎  76
 书目搜索引擎  77
 书评搜索引擎  77
 图书搜索引擎  78
 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搜索引擎  78
 期刊文章、论文和报告搜索引擎  78
 杂志和报纸文章搜索引擎  80
 用搜索引擎聚焦文献综述  80
 ERIC搜索引擎的检索选项  81
 ERIC中的其他高级检索选项  86
 记录你的检索  88
 保存、下载和打印ERIC记录  89
 引文管理器  90
 在文献检索后获取出版物  91
 自测题  92
 后续学习材料  93
 第五章 运用已有的文献综述  95
 重要观点  95
 关键术语  96
 已有文献综述的优势  96
 对研究发现的系统性综合  97
 定量研究的元分析综合  97
 质性研究的综合  99
 专业文献评论  101
 查询已发表的教育文献综述  102
 搜索引擎  102
 百科全书  103
 手册  106
 年鉴、期刊和定期报告  107
 评价已发表文献综述的标准  109
 自测题  111
 本章参考文献  113
 后续学习材料  113
 第六章 定量研究报告的分析与评价  117
 重要观点  117
 关键术语  119
 定量研究报告的结构  119
 摘要和引言部分  120
 构念和变量  121
 变量和常量  123
 研究假设、问题和目标  123
 文献综述  124
 研究者资质  125
 方法部分:抽样过程  125
 抽样的类型  126
 志愿者样本  127
 总体效度  127
 方法部分:测量工具  128
 测量工具的类型  129
 测量效度  133
 测量信度  136
 题目反应理论  138
 效度和信度检测的局限  139
 已有测量工具的信息来源  139
 开发测量工具  140
 方法部分:研究设计和程序  141
 结果部分  142
 讨论部分  143
 自测题  145
 本章参考文献  146
 后续学习材料  147
 第七章 运用描述统计量研究实践问题  148
 重要观点  148
 关键术语  149
 构念、变量和测量量表  151
 构念  151
 变量  151
 测量量表的类型  152
 数据的统计分析  154
 统计量与参数  154
 描述统计量  155
 对集中趋势的测量方式  157
 对变异性的测量方式  159
 多元描述统计量  164
 相关分析  164
 分组比较  166
 描述统计量的计算  167
 自测题  169
 本章参考文献  170
 后续学习材料  171
 第八章 统计结果的实际意义  172
 重要观点  172
 关键术语  173
 统计结果的实际意义  173
 与个人标准和组织标准的比较  174
 与理想标准的比较  174
 与课程标准的比较  174
 基于排名的比较  177
 涉及规范表格的比较  177
 年级等值  178
 年龄等值  178
 百分等级  178
 涉及标准分数的比较  179
 *常用的标准分数:Z分数  179
 表格形式的Z分数的表达  182
 Z分数的实际意义  183
 标准分数的类型  183
 效应量  184
 增益分数  186
 百分比增益与减损  186
 学校问责的状态模型与成长模型  187
 作为诠释过程的实际意义  188
 自测题  190
 本章参考文献  191
 后续学习材料  191
 第九章 统计显著性检验  193
 重要观点  193
 关键术语  194
 统计显著性的逻辑与置信区间  194
 总体数据与样本数据  195
 从一个总体中抽取随机样本  197
 置信区间  199
 推断统计  201
 零假设  202
 p值的意义与统计显著性  202
 **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  203
 定向假设  203
 统计显著性检验  204
 两个样本均值的比较  205
 多个样本均值的比较  205
 复杂数据集中样本均值的比较  205
 交互效应  207
 协方差分析  207
 样本频次的比较  208
 相关系数的比较  209
 统计显著性的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  209
 解释统计显著性检验时应注意的事项  210
 计算统计量  211
 运用统计改进专业实践  211
 自测题  213
 本章参考文献  214
 后续学习材料  215
 第十章 描述研究  216
 重要观点  216
 关键术语  216
 描述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相关性  217
 报纸上的描述研究  218
 盖洛普民意测验  218
 全美教育进展评估  219
 描述研究的案例:低收入学校的教学质量  221
 描述研究报告的特征  222
 引言  223
 研究设计  224
 抽样过程  224
 测量方法  225
 问卷和访谈的构念  225
 研究结果  229
 讨论:实践意义  230
 描述研究的评估  231
 自测题  232
 本章参考文献  234
 后续学习材料  234
 第十一章 分组比较研究  236
 重要观点  236
 关键术语  237
 定量研究设计的分类  237
 涉及因果关系的非实验研究  238
 分组比较研究对教育实践的实用性  238
 分组比较研究的案例  239
 高收入学校和低收入学校的新教师体验  239
 大学生对教授评价的性别差异  240
 学生的住宅和学校流动性的作用  240
 分组比较研究报告的特征  241
 引言  241
 研究设计  242
 抽样程序  242
 测量  243
 结论  245
 讨论:对实践的启示  248
 评价一个分组比较研究  248
 自测题  250
 本章参考文献  251
 后续学习材料  251
 第十二章 相关研究  253
 重要观点  253
 关键术语  254
 相关研究和分组比较研究的比较  254
 相关研究的案例  255
 影响青少年吸烟的因素  255
 学校文化和学生成就之间的关系  256
 以幼儿的认知记忆得分预测成年后的IQ和学业成就  256
 两个变量间的相关  257
 连续变量的优点  257
 用散点图表示相关性  259
 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的意义  263
 二元相关统计类型  264
 二元相关统计的统计显著性和效应量  266
 多元相关  266
 多元回归  267
 判别分析和逻辑回归  267
 典型相关  268
 分层线性模型  268
 路径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  269
 差异分析  269
 因素分析  270
 相关研究报告的特征  270
 引言  271
 研究设计  271
 抽样过程  272
 测量  272
 结果  272
 讨论:对实践的启示  275
 评价一个相关研究  275
 自测题  277
 本章参考文献  278
 后续学习材料  279
 第十三章 实验研究  280
 重要观点  280
 关键术语  281
 教育实践中实验研究的实用性  282
 实验研究的特征  283
 实验研究的阶段  283
 实验研究的例子  284
 不同班级规模的影响  284
 不同版本的历史教科书的作用  285
 不同类型的教师教育的作用  286
 随机控制组前后测实验报告的特征  287
 引言  288
 研究设计  288
 抽样过程  289
 测量方法  289
 结果分析  290
 讨论:对实践的启示  291
 其他群组实验设计  291
 准实验设计  293
 析因实验设计  293
 实验内在效度的威胁因素  294
 历史效应  295
 成熟效应  295
 测验效应  295
 工具效应  295
 统计回归  295
 差异性选择效应  296
 选择和成熟交互效应  296
 受试者流失  296
 直接影响实验处理的威胁因素  297
 实验外在效度的威胁因素  297
 总体效度  298
 个体变量  298
 生态效度  298
 单一个案实验  298
 单一个案实验设计报告的特征  300
 引言  300
 研究设计  301
 抽样过程  302
 测量方法  302
 实验结果  303
 讨论:对实践的启示  304
 对实验研究的评估  305
 自测题  307
 本章参考文献  308
 后续学习材料  309
 第十四章 质性研究中的案例研究  313
 重要观点  313
 关键术语  314
 质性案例研究如何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  315
 一则案例故事的例子  315
 案例研究的主要特点  316
 对特定现象中具体事例的研究  316
 对案例的深入研究  316
 对自然情境中特定现象的研究   317
 主位视角和客位视角   317
 案例研究举例  318
 一项关于教师发展的案例研究  318
 一项关于教学技术专家工作的案例研究  319
 一项关于教育私营化的案例研究  320
 质性研究的本质  322
 质性研究的传统  322
 案例研究报告的特点  324
 引言  325
 研究设计  326
 抽样过程  327
 数据收集步骤  327
 数据分析  329
 研究发现  332
 讨论  335
 检验案例研究发现的适用性  335
 评价案例研究的质量和严谨性  336
 有用性  337
 参与者的介入  337
 定量数据的使用  337
 长期观察  338
 编码检验  338
 参与者检核  338
 三角验证  338
 情境的完整性  339
 证据链  339
 研究者的反思  339
 自测题  341
 本章参考文献  342
 后续学习材料  344
 第十五章 叙事研究  346
 重要观点  346
 关键术语  347
 作为研究焦点的叙事  347
 叙事研究与案例研究的区别  348
 叙事类型与叙事身份  348
 教育叙事研究的例子  349
 官方叙事与学生叙事  350
 教师的职业发展  351
 关于教学真实状况的故事  352
 叙事研究报告的特点  356
 引言  356
 研究设计  357
 抽样程序  357
 数据收集过程  358
 数据分析  358
 讨论  361
 评价叙事研究  361
 自测题  363
 本章参考文献  364
 后续学习材料  365
 第十六章 民族志与批判性研究  366
 重要观点  366
 关键术语  367
 批判性民族志在研究教育实践问题中的应用  367
 民族志研究的特点  368
 关注文化或文化的不同方面  368
 对个体的自然主义研究  369
 从熟悉的事物中挖掘新意  369
 深描  370
 民族志研究与一般案例研究的差异  370
 民族志研究的案例  372
 一个有关视频博客的民族志   372
 一项有关学习的民族志  373
 作为一个探索和实践领域的批判性研究  373
 批判主义者所研究的问题举例  374
 批判性研究的价值取向  375
 批判性研究的认识论取向  376
 批判性思维对研究的贡献  379
 批判性教育研究的基础  380
 文化研究  380
 批判教育学  381
 理论在批判性研究中的作用  382
 批判性民族志研究报告的特点  383
 引言  384
 研究设计、抽样、测量和结果  384
 结论  390
 评估民族志和批判性民族志  391
 自测题  393
 本章参考文献  395
 后续学习材料  397
 第十七章 历史研究  399
 重要观点  399
 关键术语  400
 历史研究的本质  400
 历史研究在教育中的作用  401
 修正主义的历史观  402
 未来学  402
 历史研究的方法  403
 甄别史料来源  403
 搜索引擎和书目索引  403
 二手资料  404
 一手资料  405
 考证历史证据  406
 确定史料真实性的程序  406
 确定史料准确性的程序  407
 解释历史数据  408
 历史研究中的因果推论  408
 寻找历史证据的普遍性  409
 历史研究中使用定量数据  410
 历史研究报告的特点  410
 陈述研究目的  411
 历史年代学  411
 从历史研究中得到启示  412
 历史概念  413
 对历史研究的评价  414
 自测题  416
 本章参考文献  418
 后续学习材料  418
 第十八章 混合途径研究  423
 重要观点  423
 关键术语  424
 运用多重研究方法的必要性  424
 定量研究方法对应的研究问题  426
 质性研究方法对应的研究问题  426
 既适用于定量研究也适用于质性研究的研究问题  426
 混合途径研究的类型  428
 用质性方法解释定量研究的结果  428
 理论视角指导下的混合途径研究  431
 使用质性方法和定量方法来三角验证研究结果  432
 阅读混合途径研究报告  433
 引言  434
 研究设计  434
 抽样过程  435
 测量方法  435
 结果  436
 讨论  438
 评价混合途径研究报告  438
 自测题  440
 本章参考文献  441
 后续学习材料  442
 第十九章 行动研究  445
 重要观点  445
 关键术语  446
 行动研究的历史  446
 应用行动研究解决实践问题  447
 行动研究实例  448
 中学校园霸凌事件  448
 中国大学生的需要  448
 互惠教学的效果  449
 设计行动研究的特征  450
 **步:确定研究问题  450
 第二步:收集数据  450
 第三步:分析和解释数据  451
 第四步:采取行动  451
 第五步:反思  452
 第六步:实践的持续或调整  453
 第七步:准备研究报告  453
 行动研究与教育实践者采用的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区别  453
 行动研究的目的和益处  454
 行动研究中的行动科学  455
 合作行动研究中的局内人和局外人问题  456
 评价行动研究项目的可靠性和可信性  456
 结果效度  457
 程序效度  457
 民主效度  458
 催化效度  458
 对话效度  458
 自测题  460
 本章参考文献  461
 后续学习材料  463
 第二十章 评价研究  465
 重要观点  465
 关键术语  466
 在教育决策中运用评价研究  466
 评价研究的范例  467
 作为评价研究焦点的项目  468
 作为政治活动的评价研究  469
 评价研究的常见模式  469
 基于目标的评价  470
 需求评估  470
 CIPP模式  470
 回应性评价  471
 教育研究与开发  474
 怎样阅读评价研究报告  476
 评价一项评价研究  477
 自测题  480
 本章参考文献  481
 后续学习材料  483
 自测题答案  484
 附录1 质性定量研究计划书撰写指南  486
 附录2 如何评价一份定量研究报告  488
 附录3 如何评价一份质性研究报告  493
 附录4 如何评价一份研究报告中的研究设计  498
 术语表  501
 人名表  524
 主题索引  532
 本书拓展阅读文献  5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