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
》
售價:HK$
199.4

《
风起红楼:百年讹缘探秘
》
售價:HK$
221.8

《
跑外卖:一个女骑手的世界
》
售價:HK$
68.4

《
封关运作背景下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丛书)
》
售價:HK$
85.8

《
滞后情书
》
售價:HK$
47.1

《
日本新中产阶级:东京近郊的工薪职员及他们的家庭(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96.8

《
图说航天科学与技术
》
售價:HK$
107.8

《
北派2:西夏梵音(网络原名《北派盗墓笔记》)
》
售價:HK$
52.8
|
| 內容簡介: |
|
阶级分析方法是我们所熟悉的一种认识方法和研究工具,这一方法被广泛使用于包括法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杜建明编*的《当代中国法学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以“当代中国法学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为题,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当代中国法学研究在运用阶级方法时所呈现的基本状态、基本特点、理论优劣的全面把握,从而形成对该方法的学术史的检视、学术史的反思和学术史的前瞻。
|
| 關於作者: |
|
杜建明,男,1980年11月生,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民盟盟员,内蒙古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2003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2006年考入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2008年获法学理论专业硕士学位,同年继续攻读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我国青年法学家姚建宗教授。主要从事法理学、人权法学和法学方法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一项,主持教育厅课题两项,在《法制与社会发展》《求索》等刊物发表文章多篇。
|
| 目錄:
|
导言
第一章 阶级与阶级分析方法
第一节 阶级
一 阶级的概念
二 阶级的多重面相
第二节 阶级分析方法
一 阶级分析方法概述
二 阶级分析方法的功能和应用
第二章 社会科学研究与阶级分析方法
第一节 社会科学研究与阶级分析方法的必要性
一 社会科学的基本性质决定了社会科学离不开阶级分析
二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离不开阶级分析方法
三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离不开阶级分析方法
第二节 社会科学研究中阶级分析方法的助益
一 阶级分析方法有助于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二 阶级分析方法有助于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比较研究和预测性研究
三 阶级分析方法有助于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定性与定量研究
第三章 当代中国法学研究中阶级分析方法的学术史检视
第一节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的引入
一 20世纪初期非马克思主义者对阶级理论的引介
二 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阶级理论的传播
三 毛泽东思想中的阶级分析方法
第二节 苏联法学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
一 列宁法律思想中的阶级分析方法
二 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法学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
三 维辛斯基法律思想中的阶级分析方法
第三节 当代中国法学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的问题与困境
一 阶级分析方法使用中的教条化和标签化
二 阶级分析方法使用中的政治意识形态化
三 法学阶级斗争范式的形成及垄断地位
第四章 法学阶级分析方法的现实主题转向
第一节 法学阶级分析方法主题转向的原因分析
一 阶级存在的妖魔化
二 阶级关系的片面化
三 阶级结构的简单化
第二节 法学阶级分析方法的观念更新与主题转向
一 由单一的政治意识形态分析到综合的社会分析的转变
二 由纯粹的理想分析到现实的利益分析
三 由片面的权力分析到包含权力在内的全面的权利分析
四 由简单的阶级对抗和阶级斗争到复杂的阶层差异和阶层合作的转变
五 阶级分析方法与其他方法的结合运用
第五章 当代中国法学研究阶级分析方法的科学应用
第一节 当代中国法学研究中阶级分析方法的地位和意义
第二节 法学阶级分析方法的科学应用
一 注重研究对象的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复杂性
二 注重研究对象的现实复杂性
三 注重阶级分析中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结合
四 注重阶级分析方法中描述方法与比较方法的结合
五 保持阶级分析方法的开放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