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乱世流离三百年:两晋南北朝十二讲(3版)两晋南北朝历史入门读物,东晋仍为皇权政治时代
》
售價:HK$
107.8

《
二战图文史:战争历程完整实录
》
售價:HK$
239.8

《
中世纪生活图鉴(保命tips:别被蜗牛追杀,更别惹会爆炸的猫!)
》
售價:HK$
96.8

《
草原帝国
》
售價:HK$
140.8

《
战争日记(硝烟中的生命诗笺 战争亲历者以第一视角记录一战凡尔登战役)
》
售價:HK$
86.9

《
赢家法则 : 股市交易的底层逻辑
》
售價:HK$
74.8

《
新加坡科学之路 从1965年至今 科学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HK$
129.8

《
1922至1923年孙中山在沪期间各地来电辑释 全3册
》
售價:HK$
657.8
|
| 編輯推薦: |
|
当前,我们中的大多数都被大量的“工业化后果”及其事件紧紧纠缠着,像“雾霾”一样让人“透不过气来”。这些“工业化后果”及其事件深刻地影响着每位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为了分析这些状况是怎样形成的,仅仅发明了经济意义上的“后工业社会”的标准是不够的,相反,需要系统审视北京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北京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由于现代化的非均衡性推进或者说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经济结构已是“后工业社会”的经济,但社会结构还处在工业化阶段,*为复杂的是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在不同时空中同时并存。李晓壮编写的《迈向均衡型社会--2020北京社会结构趋势研究》以社会结构视角,对这一非均衡现象进行解释,提出对未来社会发展预想是迈向*加均衡型的社会。
|
| 內容簡介: |
|
当前,我们中的大多数都被大量的“工业化后果”及其事件紧紧纠缠着,像“雾霾”一样让人“透不过气来”。这些“工业化后果”及其事件深刻地影响着每位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为了分析这些状况是怎样形成的,仅仅发明了经济意义上的“后工业社会”的标准是不够的,相反,需要系统审视北京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北京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由于现代化的非均衡性推进或者说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经济结构已是“后工业社会”的经济,但社会结构还处在工业化阶段,*为复杂的是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在不同时空中同时并存。李晓壮编写的《迈向均衡型社会--2020北京社会结构趋势研究》以社会结构视角,对这一非均衡现象进行解释,提出对未来社会发展预想是迈向*加均衡型的社会。
|
| 目錄:
|
前言
第一章 人口结构变迁与趋势
第一节 人口结构与社会结构关系
一 人口结构界定及构成
二 人口结构:“人口均衡型社会”研究重要议题
第二节 人口结构的变迁
一 1949—1960年:人口增长快速阶段
二 1961—1976年:人口增长波动阶段
三 1977—1994年:人口增长平稳阶段
四 1995—2000年:人口增长震荡阶段
五 2001—2012年:人口增长膨胀阶段
第三节 人口结构阶段性特征
一 人口规模结构: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增长势头有所减缓
二 人口空间结构:人口向分散化发展,聚集势头较为突出
三 人口素质结构:人口素质普遍提高,人才资源仍较匮乏
四 人口年龄结构:人口红利处于高峰期,少子老龄曰益凸显
五 人口性别结构:人口出生性别失调,性别不平等问题突出
第四节 人口结构优化对策及趋势
一 “普适型”人口政策向“内生型”人口政策转变
二 人口规模聚集向人口均衡发展转变
三 人口总量阶段向人才时代转变
四 人口负债向人口生机转变
五 人口性别失衡向人口性别均衡转变
第二章 家庭结构变迁与趋势
第一节 家庭结构与社会结构关系
一 家庭结构界定及构成
二 家庭功能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的基础性标志
第二节 家庭结构的变迁
一 计划经济时期的家庭结构变迁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家庭结构变迁
第三节 家庭结构阶段性特征
一 家庭规模小型化
二 家庭类型多样化
三 家庭关系复杂化
四 家庭功能外部化
第四节 家庭结构优化对策及趋势
一 明确家庭政策地位
二 明确家庭福利主体性
三 以发展家庭能力为目的
第三章 就业结构变迁与趋势
第一节 就业结构与社会结构关系
一 就业结构界定及构成。 二 优化就业结构:促进更高质量的就业
第二节 就业结构的变迁
一 计划体制时期的就业结构变迁
二 市场体制时期的就业结构变迁
……
第四章 收人分配结构变迁与趋势
第五章 消费结构变迁与趋势
第六章 城乡结构变迁与趋势
第七章 区域结构变迁与趋势
第八章 社会组织变迁与趋势
第九章 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趋势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