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魏晋之变:门阀政治与中古中国社会秩序的重塑
			》
 售價:HK$ 
			96.8
 
  《 
			诈骗社会学:谎言与信任的攻防
			》
 售價:HK$ 
			63.8
 
  《 
			甲子园 高校棒球100年与近现代日本
			》
 售價:HK$ 
			64.9
 
  《 
			20世纪20年代日本侵华研究(抗日战争专题研究)
			》
 售價:HK$ 
			162.8
 
  《 
			物联网漏洞挖掘与利用:方法、技巧和案例
			》
 售價:HK$ 
			108.9
 
  《 
			家族财富管理:永续繁荣的智慧体
			》
 售價:HK$ 
			74.8
 
  《 
			让我留在你身边升级新版
			》
 售價:HK$ 
			61.6
 
  《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报告(2025)
			》
 售價:HK$ 
			162.8
 
 
 | 
         
          | 編輯推薦: |   
          | 本书是琥珀经典文丛之一。 收录林海音签名、手稿、照片、经典名作初版封面,值得珍藏
 周国平、曹文轩、刘震云、严歌苓、毕淑敏、白岩松,推荐导读
 著名作家 余光中:
 上海是张爱玲的,北京是林海音的。
 著名学者、作家 齐邦媛:
 海音凭自己的头脑和勤劳建立了那个时代的女子少有的自己的华厦(不只是伍尔芙所说的“自己的屋子”),写必然传世的小说,主编《联合报》副刊,办《纯文学》杂志,创立纯文学出版社……我几乎没有看到过不做事的海音,也从来没有看到过对任何事服输的海音。
 林海音《城南旧事》: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是再也不会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名家名作·传世经典·文艺青年必读
 新课标·中学生必读·教育部推荐图书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琥珀经典文丛之一,精选林海音《城南旧事》《窃读记》《琼君》《金鲤鱼的百裥裙》《在胡同里长大》《北平漫笔》等名篇,分“城南旧事”“童年童趣”“人物漫笔”“北平记忆”四部分编选。代表作《城南旧事》,既是林海音童年生活的写照,也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是她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林海音的文字纯真自然,生动传神,童年的趣事和深厚的乡恋跃然纸上,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1986年,《城南旧事》改编为同名电影,荣获国内国际多项大奖。 |  
         
          | 關於作者: |   
          | 林海音1918—2001)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生于日本大阪,三岁随父母返台,五岁来到北京,在北京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时期。1948年,林海音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她办报、办刊、写作,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她联络大批文化界人士,提携大量文学青年,出版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人物”。林海音以她的成就和号召力,成为连接中国内地文学与台湾文学的桥梁。她的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荣获众多文学奖项。1998年,在“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上,林海音荣获“终身成就奖”。 |  
         
          | 目錄: |   
          | 一、城南旧事 冬阳·童年·骆驼队
 惠安馆传奇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儿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二、童年童趣
 窃读记
 茶花女轶事
 文华阁剪发记
 骑毛驴儿逛白云观
 我的童玩
 雨
 会唱的球
 萝卜干的滋味
 贫非罪
 三、人物漫笔
 冬青树
 金鲤鱼的百裥裙
 琼君
 旧时三女子
 黄昏对话
 阳光
 晚晴
 蟹壳黄
 四、北平记忆
 北平漫笔
 在胡同里长大
 家住书坊边
 老北京的生活
 虎坊桥
 我的京味儿回忆录
 |  
         
          | 內容試閱: |   
          | 冬阳·童年·骆驼队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
 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我站在骆驼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的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们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很难看。
 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的响。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们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
 “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
 “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的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那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袄,也都脱了下来,搭在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
 “夏天它们到哪里去?”
 “谁?”
 “骆驼呀!”
 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
 “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是再也不会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