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一起探索港珠澳大桥 》 售價:HK$ 107.8 ![]() 《 精益医疗 医疗质量、患者服务与医院效益的协同增长之道 医院管理底层逻辑解析手册+新医改时代医院生存指 》 售價:HK$ 86.9 ![]() 《 怪谈百物语:魂手形 宫部美雪作品 》 售價:HK$ 63.8 ![]() 《 北境之王:“白刃”奥斯瓦尔德与不列颠七国时代 》 售價:HK$ 118.8 ![]() 《 2025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年度报告 》 售價:HK$ 379.5 ![]() 《 中国折纸动画 》 售價:HK$ 74.8 ![]() 《 如何了解一个人 》 售價:HK$ 75.9 ![]() 《 木石交响:日本古都与欧陆遗产的千年对话 》 售價:HK$ 87.8 |
| 編輯推薦: |
|
研究过去,我们可以更清晰地剖析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更深入地了解我们与所处世界的联系。
你有想过裤子*初的作用吗?迄今为止*古老的裤子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属于中亚游牧民族的一位骑士,穿裤子的目的可能是在骑马旅行和打仗时保护腿部。 某些动物为什么会发出嘶嘶声或吼叫声?其实,这些声音自古以来就是危险的信号。 儿童的意志力和分享意愿是否可以从进化上做出解释? 从人类历史上看,坏心情是否更有益?因为悲观会让人们注重细节,从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当今的社会结构与古代的贸易要道有何关系? 我们如何理解生活的意义?如何应对贫穷、疾病、政治动荡等当今社会**的挑战? 无论你是否关注过,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找到答案。 |
| 內容簡介: |
| 《人类与社会(全彩)》内容简介:电子工业出版社与美国科学与公众协会(The Society for Science & the Public)及其出版的《科学新闻》杂志(Science News)倾力合作,将陆续推出《科学新探索》系列丛书,而《人类与社会》正是这套丛书的先锋之作。本书不仅介绍了人类学、考古学和人类行为学的重要研究成果,还着力介绍了这些领域近几年的发展,内容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人类与社会》一书的文章均选自近几年《科学新闻》杂志中尤为精彩、受读者欢迎且值得阅读的文章。《科学新闻》杂志是美国专业、全面、及时的科学新闻来源之一。 |
| 關於作者: |
|
美国《科学新闻》杂志(Science News)由非营利机构美国科学与公众协会(The Society for Science & the Public)出版,出版地为华盛顿特区。纸质版《科学新闻》杂志(Science News)为双周刊,同时开通了每日更新的新闻网站www.ScienceNews.org。纸质版《科学新闻》杂志拥有超过9.3万的付费订阅者,网站年独立访问量高达1200万。此外,《科学新闻》杂志在社交媒体上也十分活跃,拥有220万脸谱网粉丝和150万推特粉丝。《科学新闻》杂志已有94年的历史,一直致力于为公众提供值得信赖的科学信息。1922年,报纸出版人爱德华·W. 斯克里普斯(Edward W.
Scripps)创办了《科学新闻》杂志,最初名为Science News-letter,这是美国第一份旨在为公众提供客观严谨的科学新闻的出版物。如今,《科学新闻》杂志的使命依然没有改变,始终以“传播育人”为己任,继续将各个科学领域的重要发现传递给公众。《科学新闻》杂志由顶尖的团队撰写、编辑和设计,面向科学爱好者、希望更深了解前沿科学成果的学者,以及时刻关注其他领域发展的科学家。 |
| 目錄: |
|
一、化石与石器背后的故事
Stories Behind the Fossils and Stone Artifacts 最古老的人属化石 小脚化石 2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地猿始祖种具有和人类相似的头盖骨 最早的灵长类动物 众所周知的骨头 阿拉伯半岛与非洲的纽带 石器时代的小屋 长途跋涉的石器时代 古代石器讲述的故事 非洲文明的孕育 使用工具的开端 长矛是谁发明的 最早的陶器使用 原始人类对草的依赖 古人非同寻常的饮食习惯 人类祖先菜单中的肉食 二、走在进化道路上的人类 Humans on the Evolutionary Path 寻根 人类祖先的关系 最古老的DNA分析 DNA与人类近亲 Y染色体亚当和线粒体夏娃 适者生存 远古的攀树人 古人的行走方式 直立人的身高 尼安德特人与现代人类的关系 尼安德特人的消亡 古人类定居美洲 最早的美洲人 智人先到欧洲还是亚洲? 冰河期产生的新人种 时断时续的进化过程 新修改的人类家庭树 三、那些我们不知道的历史和故事 The Unknown History and Stories 原始人抵达希腊 克洛维斯文明的起源 维京人与伊斯兰文明 农业文明的起源地向东方蔓延 早期的农业人口 犹太人的移民史 西伯利亚移民 美洲的移民浪潮 水路航行到美洲 所谓的末日传闻 玛雅的外来国王 玛雅文明滥觞于仪式 与雨水息息相关的命运 金羊毛不只是传说 沙漠中的迷宫 最古老的裤子 都铎王朝的钱币之谜 复原古罗马角斗士学校 四、早期的艺术世界 The Early Days of Art 石器时代的动画片 最古老的陶器 欧洲最早的洞穴艺术 印度的洞穴艺术 尼安德特人的艺术 壁画艺术揭开文学的序幕 古时的铁珠来自哪里 古埃及的蓝色玻璃珠 贝壳上的雕刻 用鹰爪做成的首饰 五、有趣的心理和行为现象 Interesting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henomena 启动效应:冰火两重天 悲伤情绪的积极面 极限团队 是什么导致了谈话失败 信任影响孩子的耐心 为什么别人的东西总是最好的 贫穷会影响思考能力 手臂会出卖扑克选手 越抵抗,意志力越低 排球场上的热手效应 好心情做出坏决定 冷漠或许有益于民主 经济衰退与人的自恋程度 六、探求社会问题的答案 Keys to Social Issues 家庭变迁 成瘾的谬论 治愈你的邻居 如何促进种族融合 寿命延长的原因 社交媒体的力量 光说不做的点赞党 脸谱网的投票实验 脸谱网能反映什么 学术不端行为 公司的招聘倾向 罪犯的通话模式 如何发现选举舞弊 七、儿童、语言与教育 Children, Language and Education 印欧语系的起源 词汇的诞生与灭亡 会读唇语的婴儿 婴儿最先学会的是哪些词? 宝宝的情绪与发声 DNA早期干预计划显成效 儿童的心理旋转 早教的健康影响 让婴儿放松的最佳方法 婴幼儿辨别危险的能力 幼儿的谈判能力 八、探索与发现 Exploration and Discovery 探寻事物的起源 探索古罗马帝国的地图 农作物在亚洲的传播 战争的出现 中东暴乱历史悠久 法老也有心脏病的困扰 2014诺贝尔奖 遭禁的禽流感论文 H5N1流感病毒研究解禁 由匮乏心态导致的 谷歌搜索能预测市场走势 黑皮肤的进化 |
| 內容試閱: |
|
众所周知的骨头
南非的考古发现引起人类起源的争论 布鲁斯·鲍尔 200 万年前,在现今的南非地区,一个男孩和一个女人从地面掉入地下洞穴,翻滚50米后死亡。 然后事情开始变得有趣了。暴风雨将一部分分解开来的身体,冲到几米开外的地下湖泊或池塘。湿润的土壤像混凝土般,将两具尸体快速硬化,使两人的骨头得以保存。 几千年之后,在他们栖息的地方,研究人员发现了9岁男孩和30岁女性的部分骨架。南非金山大学人类学家李·伯杰在浏览谷歌地图上的卫星照片时,发现了处于南非马拉帕遗址的洞穴。2008年年底,考古学家开始挖掘两具骨架和其他古代人类的骨骼。 现在这具石器时代的孩子和他长辈的骨架,再次引发人们对人属的进化根源的争论,这是一项长期的科学研究命题。人属是直立行走、有大脑的物种,直接进化成今天的人。研究者普遍认为,人类进化家庭的成员头部较小,第一次从更新纪灵长动物古猿向人类进化,大约发生在200万至300万年前。 目前出土的化石很少可以追溯到早期人类进化的时代,这一时期是原始人类家族中一个混乱的时代。 马拉帕骨架是那段令人困惑时期,迄今为止最完整的考古发现。2010年,伯杰的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化石属于一种未知的南方古猿物种,即南方古猿源泉种。2013年4月,《科学》杂志刊发六篇相关论文,科学家对这具骨架进行了从头至脚的完整分析。 伯杰需要从马拉帕化石的分析来思考人类进化。 首先,他提出南方古猿源泉种最有可能是第一次进化的人类物种的祖先。伯杰称,忽略人类出现在东非的流行观点不谈,南非是人类进化开始的地方。 第二,他拒绝认同先前的研究,即凭一些零碎的东非头骨和下颌骨化石,追溯至240万年前的人属。伯杰称,只考虑头骨、手和臀部化石,就会很容易将马拉帕古人类分类为一种人类物种。在他看来,这种情况很可能也会发生在东非。 第三,伯杰认为,南方古猿源泉种具备古人类和类人猿的骨骼特征,南方古猿源泉种应该和其他化石标本一样,是人属祖先可能的候选人,也许是最好的候选人。 人类学家并不支持南方古猿源泉种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主要成员。但南非的种种发现,使得研究人员开始产生新的兴趣。 美国纽约大学的人类学家苏珊·安东称,下个十年里,人属的起源问题将成为原始人类研究中的前沿问题。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