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极限聊斋:王蒙神侃聊斋(精装珍藏版)
			》
 售價:HK$ 
			93.2
 
  《 
			2025-2028帆船竞赛规则
			》
 售價:HK$ 
			115.6
 
  《 
			华章大历史042——帝国的骨架:先秦、秦汉地缘政治结构变迁大势
			》
 售價:HK$ 
			115.6
 
  《 
			香遇中国:中华香史五千年
			》
 售價:HK$ 
			127.4
 
  《 
			见字如面:奏折里的雍正
			》
 售價:HK$ 
			75.9
 
  《 
			经纬度丛书·亚历山大帝国
			》
 售價:HK$ 
			74.8
 
  《 
			金钱的艺术
			》
 售價:HK$ 
			63.8
 
  《 
			部落:文化本能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
			》
 售價:HK$ 
			86.9
 
 
 | 
         
          | 內容簡介: |   
          | 为了帮助读者掌握说话技巧,本书从社交语言艺术,职场说话艺术,商务社交口才,领导的说话技巧,激情演讲口才,婚恋、居家说话技巧六大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讲解,并结合鲜活的案例进行分析归纳,招招点睛,句句独到,是读者修炼口才的上佳读本。 |  
         
          | 關於作者: |   
          | 刘艳,女,广东梅县人,毕业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曾任职于珠海出版社,《双语作文》杂志社,现为自由撰稿人,凭借工作的阅历及对生活的感悟,已出版《先工作后创业》《聪明女人巧当家》《这样省钱最有效》《淡定的女人最幸福》《二十几岁小美女理财圣经》等作品。 |  
         
          | 目錄: |   
          | 目录 第一章 社交语言艺术
 ——让你的人际关系更和谐
 第一节  社交的第一张入场券  002
 恰当的称呼与交谈敬辞  002
 自我介绍的技巧  005
 与陌生人一见如故的诀窍  007
 第二节  展示良好的个人形象  011
 用言谈举止树立良好形象  011
 用信心打磨自己  012
 克服谈话时的卑怯心理  014
 在谈话中尽展人格魅力  016
 第三节  左右逢源的说话技巧  019
 真诚地赞美他人  019
 适度的夸奖和表扬  022
 把握激励的分寸  023
 揣着同情心的批评  024
 第四节  特殊场景下的说话技巧  026
 用平常心突破谈话障碍  026
 画龙点睛的说话艺术  027
 交际中的“兜圈子”技巧  030
 酒席上的说话技巧  032
 与女性初次交谈应有礼有节  034
 第五节  社交中的语言忌讳  036
 交际中的说话原则  036
 说话谨记忌讳  040
 改掉不良的谈吐习惯  041
 谈性须掌握分寸  045
 第二章 职场说话艺术
 ——好口才决定好前程
 第一节  职场交际语言基本功  048
 办公室谈吐礼仪  048
 合理把握与同事说话的分寸  051
 第二节  职场沟通交流技巧  054
 积极与上司沟通  054
 维护上司权威的说话术  056
 向上级汇报工作的窍门  059
 让上司乐于接受你的批评  061
 成功说服上司的技巧  063
 办公室的说话忌讳  065
 第三节  求职面试的说话技巧  068
 作自我介绍的要诀  068
 面试口头应答的八大要领  069
 面试答辩的口才艺术  074
 面试时的交谈技巧  076
 合理谈薪四部曲  079
 巧妙回答离职原因  080
 第三章 商务社交口才
 ——用嘴巴铸造财富金字塔
 第一节  商务交往语言的魅力  084
 公关应酬礼仪和说话技巧  084
 约见客户的方法与说话术  087
 主动寻找与客户的共同话题  090
 第二节  销售人员的语言修炼  093
 介绍自己和产品的艺术  093
 接近客户的说话技巧  096
 推销用语要有“术”  099
 在推销语言中注入感情色彩  100
 突破客户拒绝的13种说话术  102
 让客户为你着迷  104
 第三节  商务谈判的一般说话技巧  107
 谈判口才的四大特征  107
 谈判时的破题技巧  108
 谈判时的陈述技巧  110
 谈判时的提问技巧  111
 谈判时的回答技巧  113
 谈判时的讨价还价技巧  115
 第四节  商务谈判的特殊说话技巧  118
 道歉——他赚话头你赚钱  118
 拒绝——让对方心悦诚服  120
 打破谈判的僵局  123
 恰当地运用沉默  125
 第四章 领导的说话技巧
 ——做一名出色的社会活动家
 第一节  讲话水平与领导形象  128
 注重外表和言谈举止  128
 领导讲话必备的特点  130
 善用语言技巧  132
 说话的注意事项  136
 第二节  工作沟通与说话艺术  137
 与下属谈话的艺术  137
 让下属言听计从的说话方法  140
 有效批评下属的技巧  144
 说话巧妙变通的技巧  146
 第三节  主持会议与讲话技巧  149
 树立特定的语言形象  149
 掌握议事进度的技巧  152
 主持会议的语言艺术  153
 会议讲话的语言技巧  155
 会议答疑的艺术  157
 会议语言的套式  160
 第四节  即席讲话技巧  162
 即席讲话的语言艺术  162
 突出个性,增强号召力  164
 言出有据,使人信服  165
 言简意明,讲解深透  168
 抓紧题眼,善于发挥  169
 第五章 激情演讲口才
 ——充分展示和表达自己的利器
 第一节  演讲的语言基本功  172
 演讲的本质和特征  172
 演讲要让人当场就懂  174
 掌握演讲的合适语速  175
 演讲语言应生动形象  177
 使演讲合乎人情的技巧  182
 第二节  演讲的表演功夫  185
 让态势语更优美  185
 非语言与控场技巧的运用  188
 演讲者的表演秘诀  190
 第三节  演讲的一般技巧  193
 运用匠心独具的开场白  193
 演讲入题的语言技巧  196
 演讲破题的语言技巧  199
 演讲点题的语言技巧  200
 演讲结尾的语言技巧  201
 第六章 婚恋、居家说话技巧
 ——用甜言蜜语给爱情婚姻保鲜
 第一节  与异性交往的说话技巧  206
 与异性交往的说话分寸  206
 男女交谈不同的语言特点  207
 男女交往距离产生美感  208
 异性交往讲话的四大妙术  209
 第二节  谈情说爱的语言技巧  213
 如何与准男友说话  213
 与女性相处的秘诀  214
 妙语赢得男性的喜爱  216
 抓住时机表述衷情  218
 约会中的谈话原则  220
 第三节  恋爱中的特殊语言表达  222
 含蓄地表达爱情  222
 恋爱中否定与拒绝的艺术  224
 善用“花言巧语”消除误会  225
 斗嘴——增进感情的语言游戏  227
 在言语中多放点蜜  229
 拜见对方父母时的说话技巧  230
 第四节  家人之间的说话技巧  233
 夫妻间说话的艺术  233
 夫妻间宜用的情爱语言  235
 妻子的说话技巧  237
 夫妻间的禁忌话语  238
 说好夫妻间的道歉话  243
 消除冷战的说话技巧  245
 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  247
 婆媳之间的说话技巧  249
 |  
         
          | 內容試閱: |   
          | 第一章社交语言艺术 ——让你的人际关系更和谐
 社交中,几乎一刻也离不开语言。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剑伤肉,话伤心”。由此可知,交谈的方式直接决定着交谈的效果,语言技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在社交中受人欢迎、具有魅力的人,一定是掌握语言技巧的人。所以,强化语言、谈吐方面的修养,学习、掌握并运用好交谈的技巧,对社交是至关重要的。
 恰当的称呼与交谈敬辞
 与人交往时称呼是必不可少的。常言道:“言语是个人学问品格的衣冠。”一个相貌堂堂、外表高贵的人,如果一开口就说出粗俗不堪的话,那么别人对他的敬慕之心就会马上烟消云散。那么,在交谈中如何做到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呢?首先是使用的称呼要恰当。一般来说,要处理好以下7种关系。
 1等级关系
 当代社会中的等级关系,虽然不同于森严的封建等级,但是用合适的称呼体现出上下长幼,以示亲切或尊敬,也是必要的。对年长者、知名人士要用尊称;对领导或单位负责人可称其职务;对职务低于自己的,也要选择有亲切含义的称呼,一般不宜直呼其名。
 2心理关系
 同样的称呼,有人乐于接受,有人则讳莫如深。渔民忌“沉”字,假如对方正好姓陈,你若“老陈、老陈”地叫个没完,他肯定会不高兴。同样是30岁的人,有人乐意被称为“老张”“老李”,而对于正在寻找伴侣的人,不妨称其为“小张”“小李”。
 3地域关系
 中国幅员辽阔,方言繁多,即使同一个称呼,也因地域不同而含义迥异。比如“侉子”这个称呼,在南方有些地区指体魄健壮的男子,是敬重夸赞的称呼,而北方人习惯把“侉子”与粗俗野蛮联系在一起。所以,来到异地他乡,在不了解当地的方言土语的情况下,还是以“同志”相称较为妥当。
 4主次关系
 或称“先后关系”。如果同时需要对不止一个人进行称呼,一般来说应有个顺序,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疏后亲。周总理在1972年2月21日宴请尼克松一行时的讲话,开头是这样的:“总统先生,尼克松夫人,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这一系列称呼,既恰当又排列有序。
 总之,在交谈中,恰当地使用称呼,有助于交谈的顺利开展,达到交谈的目的。
 5场合关系
 同一个称呼,在有些场合中使用就合适,换一个场合就不合适。比如在一般场合叫“奶奶”“妈妈”,自然而亲切,叫“祖母”“母亲”,就生硬别扭,但如果在一些比较庄重的场合,则以后者为宜。又如,一个人兼有几种身份,对他的称呼也要因时因地而定。
 6时代关系
 有些称呼带有旧时代的烙印。比如“剃头的”“伙夫”“戏子”之类,都有轻蔑的含义,应该淘汰,而改称“理发员(或理发师傅)”“炊事员(或厨师)”“演员(或文艺工作者)”等。
 不过,有一些称呼,如“先生”“小姐”“阁下”,在某些场合使用起来还是很得体的。中国面向世界开放以来,由于各国社会制度不同,在外事交谈中,称呼的使用还要考虑其他国家的习惯。
 7褒贬关系
 有的称呼本身就带有明显褒奖的感情色彩,如“老厂长”“老模范”等。称呼别人的绰号,有时有亲切感,如陈赓将军就喜欢别人称他为“小木瓜”(头脑迟钝者),但以别人的生理缺陷为绰号,是对别人人格的侮辱,是缺乏教养的表现。在恋人的称呼中,常有“傻瓜”“坏蛋”之称,不但不会引起反感,反而令人喜欢,因为这是表达特殊感情的特殊称呼。
 在人际交往中,你的言谈能否愉悦他人,除了使用恰当的称呼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能否适时、恰当地使用敬辞。所谓敬辞,即带有恭敬口吻的用语。它既能表示你对对方的友好与敬重,又能使自己的辞色显得高雅、礼貌。下面谈谈敬辞及其应用方面的一些问题。
 从敬辞的作用看,可分为很多种类,主要有表示谢意、感激、佩服的,如拜谢、拜服、高见、高论等;表示希望得到对方指教的,如赐教、候教、雅正、呈正等;表示询问的,如请问、高寿、贵庚等;表示情态、动作的,如恭候、奉陪、光临、拜望、惠存、笑纳、雅教等;表示请托的,如烦劳、劳驾、拜托、赏光、鼎力等;表示尊称的,如阁下、高足、仁兄、贤弟、大人、诸位等;表示歉意或请人原谅的,如失敬、失迎、海涵、包涵等。
 从表达形式来看,敬辞又可分为口头的和书面的。前者如拜托、赐教、借光、烦劳、奉陪、高见、阁下、恭候、请问等;后者如驾临、枉驾、钧鉴等。口头敬辞可以作为书面敬辞在文章中应用,而书面敬辞除了特殊情况外,很少用作口头敬辞。
 敬辞不管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多出现在句子的开头或末尾。如“烦劳您顺便给我家里带个信儿去”,“借光,让我过去”,这是出现在句子开头的;“招待不周,还望海涵”,“本周日下午在家候教”,这是出现在句子末尾的。当然,敬辞有时也出现在句子中间,如“承蒙鼎力协助,不胜感谢”,“我们已经恭候多时了”。
 在我们了解的敬辞中,有的含义不止一种,如“高寿”做敬辞用,是问老人的年纪,“老太爷高寿啦”这句中的“高寿”除用作敬辞以外,还有“长寿”的意思。“俯就”用作敬辞时,是请对方同意担任某种职务时用,另外,它还有迁就、将就的意思。“海量”用作敬辞,是表示宽宏的度量,如“对不住的地方,还望您海量包涵”。此外,“海量”还可指很大的酒量,如“您有海量,还可多喝几杯”。“敬礼”则可表示一种立正、举手或鞠躬行礼的动作。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介绍的敬辞今天很多已废弃不用了,只要掌握即可,不要乱用。
 那么,在日常交谈中,怎样才能恰当地使用敬辞呢?
 1熟记常用的敬辞。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熟悉、记住那些常用的敬辞,才能在交谈中脱口而出,既能愉悦他人,又能显示自己的口才与素养。
 (2)弄懂意思,注意敬辞的应用范围。敬辞一般用于托人办事、表示感谢、请人指教、表示敬意、问人情况、表示诚挚等情况。当然,敬辞也有用于书面写作的。少数敬辞有其特定的使用对象或场合。例如“高龄”,一般称老人的年龄(多指60岁以上);“大人”和“膝下”一般称长辈,且多用于书信,如“父亲大人膝下”;“阁下”称对方,从前多用于书函中,现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3)适应人的心理需求。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们在交际中都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乐于听到带恭敬口吻的话语,而敬辞正好满足了这种心理需求。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使用敬辞,该用的时候一定要用。
 自我介绍的技巧
 在社会活动中,互不相识的人见面总免不了要自我介绍。自我介绍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推销,是给别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的方法。自我介绍包括对姓名、年龄、职业、住址、经历及特长等几个方面的介绍,应根据场合和需要决定其繁简,一般的朋友聚会只需说出自己的姓名、身份即可。
 自我介绍时,态度要平和,要清晰地报出自己的姓名,并用微笑来表达友好。同时还要掌握好分寸,不要有意抬高或贬低自己,否则会让人产生反感,不愿与你来往。
 一般来说,自我介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平和自信
 自我介绍时应大大方方、不卑不亢,切不可羞答忸怩、吞吞吐吐、左顾右盼。应该勇于向他人展示自己,树立自信,让别人产生与你交往的愿望。
 2繁简得当
 应视交际的需要来决定介绍的繁简。一般来说,参加聚会、演讲、为他人办事、偶尔碰面、为单位公关等,自我介绍宜简单些,只要介绍姓名和工作单位即可;而在求职、恋爱、找人办事、招标投标、深交朋友等场合,则可以介绍得细致一点。
 3把握分寸
 介绍自己要有自谦和自识,把握好分寸。有的人作自我介绍时,左一个“我”,右一个“我”,叫人听了反感;也有的人把自己的形象树立得很高大;更有甚者,一提到自己时便扬扬得意,这样的自我介绍都不会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
 掌握分寸,关键是要语气平和、目光亲切、神态自然,这样才能让人感受到一个自信、自立而又自谦的美好形象。切不可自吹自擂,忌用“很”“最”“第一”之类的字眼,这样才能使对方对你产生信任。
 4巧言介绍
 加深印象是自我介绍的目的。自我介绍首先要介绍自己的名字,并对“姓”和“名”加以解释,解释得越巧妙,别人的印象就越深。这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性格修养,也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口才。
 一个人的姓名,往往有丰富的文化积淀,或折射出凝重的史实,或反映时代的乐章,或寄寓双亲对子女的殷切期望,因此,巧解姓名有时也令人动情,加深印象。
 某高校举行了一次全校演讲比赛,参赛选手各出奇招,其中有一位叫潘望的参赛选手在作自我介绍时说:“我叫潘望,‘希望’的望。早在孩提时代,我那只有初中文化的军人爸爸和教小学的妈妈就轮番地叮嘱我:‘望儿,你可是咱家的希望啊!’为了不辱使命,肩负着双亲的重托,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直到今天,走到这所全国著名的高校。但愿老师们能给我这只盼望飞翔的鸟儿插上奋飞的翅膀。”在潘望的介绍中,父母的心愿并列呈现,谁能不为之心动?
 5独具特色
 简单地介绍姓名给人的印象非常平淡,只有独具特色的自我介绍才能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谭飞是一个个子不高、戴着眼镜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在向大家介绍自己时这样说:“我的眼睛不大还有点近视,但这丝毫不影响我的睿智与远见;耳朵虽小,更提醒我要耐心倾听观众的心声;嘴巴也不大,正说明我不夸夸其谈,唢呐和号角的孔都不大,但同样能怒吼与呐喊;个子虽然矮小了点,可浓缩的都是精华。有人说‘缺点在一定条件下也会成为优点’,这话难免有些夸张,但‘缺点在一定条件下会成为特色’则是毋庸置疑的。”谭飞在介绍中借容貌自嘲,给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陌生人一见如故的诀窍
 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历来被视为人生中的一大快事。善于跟素昧平生者打交道,让对方感到相见恨晚,不仅是一件快事,而且对工作、学习也大有裨益。那么,如何交谈才能使对方产生相见恨晚的感觉呢?
 1说好开场白
 初次见面的第一句话,是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说好说坏,关系重大。说第一句话的原则是:亲热、贴心、消除陌生感。
 (1)攀认式。例如,初次见面,同对方说“我和你姐姐是同学”或“我是你父亲的同事”,等等,短短的一句话,就缩短了与陌生人之间的距离。其实,任何两个人,只要彼此留意,就很可能发现双方有这样或那样的亲友关系。
 (2)敬慕式。对初次见面者表示敬重、仰慕,是热情有礼的表现。但一定要掌握好分寸,不能胡乱吹捧,不要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之类的过头话。表示敬慕的内容应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要恰到好处,让听者感到自然。
 (3)问候式。“您好”是向对方问候致意的常用语,但若能因对象、时间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问候语,效果会更好。对德高望重的长者,宜说“您老人家好”,以示敬意;对年龄与自己相仿者,称“老王,你好”,显得亲切;对医生和教师,说“李医生,您好”“王老师,您好”,有尊重意味。节日期间,说“节日好”“新年好”,给人以祝贺节日之感;早晨说“早上好”则比“您好”更得体。
 2寻找共同话题
 说好第一句话,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要谈得有味,谈得投机,谈得其乐融融,双方必须确立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有人认为,素昧平生,初次见面,何来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这就要在讲话时仔细观察对方,从他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文化水平和心情处境入手,做到细微之处见品性。
 (1)察言观色,寻找共同点。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精神追求、生活爱好等,或多或少地会在他们的表情、服饰、谈吐、举止等方面有所表现。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你们的共同点。
 在火车上,一名中文教师见对面座位上的一个年轻人正在看一本世界名著,于是主动与他交谈:“你是学什么专业的呀?”年轻人回答:“我是学中文的。”“哎呀,咱们是学同一个专业的,我也是学中文的,你们上学时学的教材是什么版本?”
 上例中,中文教师经过仔细观察,寻找到共同点后,找到了交谈的思路。当然,察言观色发现的东西,还要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结合,才有可能打破沉寂的气氛。否则,即使发现了共同点,仍会无话可说,或说一两句就卡壳了。
 (2)以话试探,发现共同点。陌生人相遇,为了打破沉默,有人以招呼开场,有人以动作开场,一边帮对方做某些急需帮助的事,一边以话试探;有的通过借书借报来展开交谈。
 刘女士到医院看病,挂完号后坐在候诊大厅里等着。邻座的一位大姐很健谈,主动问她:“你是来看什么病的?听口音不像本地人,老家是哪儿的呀?”当得知刘女士是山东青岛人时,她高兴地说:“青岛非常美,我以前出差去过几次。”刘女士便问:“您在什么单位工作?”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不一会儿,她们已经成为朋友了,分手时还互邀对方到家中做客。
 这种融洽的效果看上去是偶然的,实际上也有其必然原因。只有通过“火力侦察”,发现共同点,交际才能自如。
 (3)听人介绍,猜度共同点。有时我们到朋友家串门,遇到有陌生人在座,作为对于两者都很熟悉的主人,会马上出面为双方介绍,说明双方与主人的关系、各自的身份、工作单位,甚至个性特点、爱好等。细心人从介绍中马上就可发现对方与自己有什么共同之处。
 一位县物价局的局长和一位县中学的教师,在一个朋友家见面了。主人为他们互相做了介绍,他们发现彼此都是主人的同学,于是马上围绕“同学”这个突破口进行交谈,很快便变得熟稔起来。
 运用这一技巧的关键是在听介绍时仔细地分析、认识对方,发现共同点后再在交谈中延伸,不断地发现新的共同话题。
 (4)揣摩谈话,探索共同点。为了发现陌生人与自己的共同点,可以在对方和别人谈话时留心分析、揣摩,也可以在对方和自己交谈时揣摩其话语,从中发现共同点。
 (5)步步深入,挖掘共同点。随着交谈的深入,双方的共同点会越来越多。为了使交谈顺利进行下去,必须一步步地挖掘深层次的共同点。譬如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工作任务、共同的行路方向、共同的生活习惯等,只要仔细挖掘,陌生人之间无话可讲的僵局是不难打破的。
 3找准时机,适时切入
 与陌生人交谈,除了了解对方,让对方多开口外,还要看准形势,不放过任何说话的机会,适时地表现自我,让对方充分了解自己。如果对方能从你的谈话中产生共鸣、获取教益,双方会更亲近。
 利用媒介找出共同语言,缩短双方距离,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比如,看见一位陌生人手里拿着一本厚书,可问:“这是什么书啊?这么厚,您一定十分用功!”对别人的一切表示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媒介引发对方表露自我的心情,交谈就能顺利进行。
 开场白结束后,特别要注意话题的选择,应尽量避免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为此,当你选择某个话题时,要特别留意对方的眼神和小动作,一旦发现对方有厌倦、冷淡的情绪,应立即转换话题。
 要让对方对你产生好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还必须察言观色,掌握其心理。例如,如果知道对方因子女今年高考落榜而举家不欢,应劝慰、开导对方,讲讲“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的道理,举些自学成才的实例。如果对方子女决定明年再考,而你又有复习备战的经验,则可现身说法,谈谈高考复习需注意的地方,或提供一些较有价值的参考书。在这种场合,切忌大谈榜上有名的光荣。即使你的子女已考入名牌大学,也不宜宣扬,以免引起对方的反感。
 5设计好告别语
 能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的告别语,会让对方感到意犹未尽,渴望下一次的交谈。例如,“祝您成功,恭候佳音!”——良好的祝愿会使对方受到鼓舞;“今天有幸结识您,愿从此常来常往!”——热情洋溢的语言会使对方受到感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赞扬的语言令对方获得充分的肯定;“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谢谢你的盛情款待。”——感谢的语言令对方感到温暖;“如果什么时候路过这里,请到我家做客,再见。”——邀请式的结束语使人感受到尊重,同时为以后的交往打下基础;“您觉得我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怎样做好呢?”——征询式的结束语令对方倍感亲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