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美绘聊斋志异
			》
 售價:HK$ 
			131.8
 
  《 
			启微·红帆:中国东南诏安湾的港口、船货与海洋遗产
			》
 售價:HK$ 
			107.8
 
  《 
			全球公民教育:批判性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售價:HK$ 
			74.8
 
  《 
			做事的逻辑(专享版)如何持续做正确的事
			》
 售價:HK$ 
			47.1
 
  《 
			人形机器人 技术、产业与未来社会 全景式解读人形机器人时代的技术密码与未来蓝图
			》
 售價:HK$ 
			108.9
 
  《 
			暗黑历史书系·罗马帝国
			》
 售價:HK$ 
			96.8
 
  《 
			英语同义词辨析大词典
			》
 售價:HK$ 
			294.8
 
  《 
			三井帝国在扩张——揭开日本财团的经营秘籍
			》
 售價:HK$ 
			85.8
 
 
 | 
         
          | 編輯推薦: |   
          | 关键词:断舍离 瑜伽 山下英子 人生清单 
 图书特色:
 1.山下英子畅销书系“断舍离”**本笔记形式作品。
 2.李开复、熊顿、柳青等名人的生死际遇将人生意义与生死结合,带动了人们对人生真义的探讨,本书帮助读者通过断舍离来思考如何过好活着的人生。
 3.采用人生清单的形式过好人生并非断舍离首创,但在人生整理中比较罕见,清单能帮助人们理清*重要的事、*亲近的人。
 4.《断舍离·瑜伽篇》姊妹篇,了解了断舍离哲学的本源,学习如何用于人生实践。
 5.“舍”字腰封锁扣设计,拆舍掉才能阅读本书,内文双色预留笔记本式空白,思考人生今年就涂这
 一本。
 |  
         
          | 內容簡介: |   
          | 《断舍离·人生清单》是一本心灵励志类图书。“断舍离”概念源自冲瑜伽的“断行、离行、舍行”,由冲瑜伽创始人冲正弘提出,后来在其学生山下英子的努力下普及到世界各地,其所著相关图书已累计发行超过300万册。作者山下英子在本书中以“明天就是生命的终点”为假设,关注“如何活在当下”,倡导通过断舍离式人生整理“活出更美好的人生”。本书也是山下英子断舍离系列书籍中第一本笔记形式的作品,附有大量图表,可以让读者边读边动手实践,从周围的人际关系和物品着手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 |  
         
          | 關於作者: |   
          | 山下英子(YAMASHITA HIDEKO) 出生于东京都,现居石川县。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学生时代邂逅瑜伽的行法哲学“断行、舍行、离行”,并由此归纳出“断舍离”,提倡将其运用到日常的“整理”中。提出了不问年龄、性别、职业的、任何人都可以实践的自我探寻法。在全国各地举办研讨会和讲座,此外还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开展丰富的活动。以畅销书籍《断舍离》《俯瞰力》(均为Magazine House)为首,发行了超过300万部的断舍离相关书籍,成为畅销作家。
 |  
         
          | 目錄: |   
          | 序言...002 第一章 人生的谢幕离不开断舍离
 生活中,周围的物品真的适合你吗?
 “断舍离式”人生的临终...002
 ● 放手不需要的物品,人生更快乐
 ●“轻松”的生活,是基于对人生问题的分析
 ■ 断舍离的基本准则
 结束“想要更多”的欲望,活得简简单单!
 在物资充实的日本,活出充实的每一天...006
 ● 因为“物资充实”反而感到“烦恼”的人
 ● 明明已经够了,人们却“想要更多”
 ■ 断舍离式·思维丰富度观察笔记
 拥有的太少就难以幸福——这样的价值观正确吗?
 比起“过多”,我们总是优先考虑“不足”...010
 ● 判断“过多”还是“不足”需要“信念”
 轻松、舒适地度过今后的人生!
 人生各阶段的交替之时,就是“断舍离的好时机”...012
 ● 随着年龄增长,人会更容易被物品所支配
 ● 轻装上阵,人生旅程才能舒适
 人生的停滞是因为物品和思维的淤积!
 无论何时都要将“舍弃”放在第一位...014
 ● 我们都对舍弃物品充满恐惧
 ● 消除心中的淤积,让心灵流动
 ● 无法舍弃是因为不信任自我
 ■ 通过“舍弃”来加速人生的新陈代谢
 随着年龄增长,更加灵活地应对自己的烦恼!
 掌握“不强迫他人的思维方式”...018
 ● 别改变“他人”,而应改变和他人的“关系性”
 ● 不用改变“他人”和“自己”也能解决问题
 ■ 如何专注于和他人的“关系性”
 抛开借口,作出决断,实际行动。
 以“小小的成功”为契机,今后要活得更有朝气...022
 ● 放弃整理,就是“放弃人生”
 ● 放弃整理要通过“舍弃物品”来克服
 ■ 通过“整理物品”来恢复人生的勇气
 请体会活在“当下”的含义。
 请停止思考衰老和死亡...026
 ● 无解的问题:死亡的意义
 ● 能够活到今天,就应该心存感激
 ■ 你脑中的“印象”是基于事实吗
 舍弃不需要的物品,心才会从容。
 “做减法”,今后的人生才会顺畅...030
 ● 通过舍弃得到内心的充实和从容
 ● 做减法的能力是生存动力
 ■ 现代社会成立的基础是“做加法”
 从小被教育不许浪费的小孩,长大后房间总是一团糟。
 “浪费”的陷阱...034
 ● 你是否像尊重物品一样尊重你自己
 ● 遭报应这样的观念毫无根据
 ■ 你的心里是否有个害怕“浪费”的小孩
 第二章  为了毫无悔恨地面对死亡而必不可少的实践练习
 反复问自己“要还是不要”“快乐还是不快乐”。
 度过愉快的每一天所必需的10个断舍离...040
 ● 舍弃“必须做某事”的想法
 ● 培养解决烦恼的能力
 ● 重新审视思维的枷锁,维持“自我认知”
 ■ 随着年龄增长务必注意的10个“断舍离”
 为了维持自己的身心健康,“断舍离”必不可少。
 “物品”的断舍离...044
 ● 物品堆积会危害生命
 ● 淤积现象随处可见
 ■ “物品的断舍离”是指让生活空间更舒适
 专 栏
 “衣物”“餐具”“书籍”“食品储备”……
 难以断舍离的物品...048
 ● 不穿的衣物堆积如山,想穿的衣物几乎没有
 ●“餐具”会为自己的生命“补气”
 ●“我希望别人认为我是这样的人”:这样的印象体现于你购买的书籍中
 ● 冰箱内部才是重中之重?食物堆积的本质
 选择和取舍交往对象,度过充实的人生!
 “人际关系”的断舍离...056
 ● 首先应该意识到“和那个人难以打交道”的原因
 ● 通过整理人际关系来减少压力
 ● 将待在一起会“心情舒畅”或“心情郁闷”的对象列出来
 专 栏
 “无法舍弃的我”就是“不愿被舍弃的我”...060
 ● 比起和他人的关系性,和家人的关系更容易引起问题
 面对大量蜂拥而至的信息,不要浪费时间。
 “信息”的断舍离...064
 ● 必要的信息自然会来到你身边
 ● 不要因为不必要的信息陷入内心的混沌
 ■ 随着年龄增长,就越不应被“信息”所迷惑
 比起今后后悔“当初没做这件事就好了”,倒不如现在“幸好做了这件事”。
 “对后悔的恐惧”的断舍离...068
 ● 思考和行动哪个在前
 ■ 断舍离和“后悔”的关系
 专注“现在、这里、我”,寻找“能够做到的事”。
 “烦恼”的断舍离...072
 ● 源自生活的不安和烦恼
 ■ 断舍离式·烦恼的思维地图
 物尽其用,钱尽其值。
 “对金钱的不安”的断舍离...076
 ● 担心无法拥有而总是不安
 ● 信赖自己就能摆脱不安
 ● 幸福并非取决于金钱的多少
 专 栏
 重新思考“工作”“家人”和“照料”。
 你的第二生命更应敢于冒险...080
 ● 找寻能够给予你充实感的“工作”
 ● 不要犹豫,只需思索和行动,自立和自由也会随之而来
 ● “照料他人、被他人照料都是理所当然”的想法是一种执念
 不要勉强抑制怒气,找准“模式”来寻求对策。
 “愤怒情感”的断舍离...084
 ● 通过审视和验证价值观来减少愤怒
 ● 希望别人更理解自己,却事与愿违时的愤怒
 ■ 不要被“愤怒”的情感支配人生
 不要等待,自己先行动起来。
 “对他人有所期望”的断舍离...088
 ● 等待就表明对他人有所期望
 ■ “经常被他人辜负自己期望”的理由
 与其浪费时间烦恼,不如马上行动!
 “借口”的断舍离...092
 ● 正因为麻烦,所以才要行动
 ● 从“想做”到“做”的语言转变
 ■ 从“借口”中“领悟”
 你说的话甚至会塑造你的人生。
 不要轻视语言的力量...096
 ● 改变每天早上的口头禅
 ● 改变话语就能改变自己
 ● 越是期望高,越难以实现
 ■ 改变语言会带来好运
 “自我”和“自私”截然不同!
 “自私”的断舍离...100
 ● 勿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
 ● 随着年龄增长,人们更容易倾向“自私”
 ■ 生活中你会选择哪种“基准”
 专 栏
 锻炼“自我”,活出自己的人生...104
 ● 把握“饮食”“人际关系”和“时间的使用方法”三方面来塑造自我
 ● 自我的确立是最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
 ●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受限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中
 第三章 编写人生清单
 坚持你的道路,就能看到未来。
 尝试编写自己的年表...110
 ● 着眼过去,明确未来的构想
 ■ 通过“自己的年表”,从过往人生中寻找对未来的启发
 ■ 来尝试编写“自己的年表”吧
 由简到繁。
 “今后想做的事情清单”的魔法...116
 ● 想做的事应该从日常琐事开始
 ● 不要因为“花钱”而封闭心门
 ■ “今后想做的事情”清单
 每一天都值得感激。
 用感激的心情度过每一天...120
 ● 日常生活就是由各种值得感激的事情连接而成
 ■ 将感激的心情意识化
 为了愉快地度过余下的人生和有限的时间。
 收集“中意”的物品,生命会更闪耀...124
 ● 如果周围都是你中意的物品,那一定会心情大好
 ● 人生要用“加分法”才能更充实
 ■ 我“中意”的物品
 对有缘人想要传达的讯息是什么?
 明确你想要留下的东西...128
 ● 留下思念而不是垃圾
 ● 想要留下的不必多,却要最好
 ■ 重要的东西也要“心情舒畅地”放手
 值得珍惜的人,都是能够保持内心坦然的人。
 为了“以防万一”,要好好选择紧急情况时的联系人...132
 ● 选择能够让你保持自我的人,作为人生之友
 ● 能够接受最真实的你,才是人生之友
 ■ 选择自己的“VIP”
 在人生的第二阶段,重新审视和伴侣的关系。
 对伴侣的看法要坦白和诚实...136
 ● 现代社会人们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
 ■ 你和伴侣有没有想法上的分歧?
 我所期望的“最后那一刻”。
 将“自我”坚持到最后那一刻...140
 ● 为了确立“自我”
 ■ 拿出觉悟和勇气
 和社会的关系也有终结的那一天。
 明确和自己相关的信息...144
 ● 和自己相关的信息该由谁、如何处理
 ■ 手机和个人电脑中的信息
 ■ 贺年卡中的信息
 ■ 公共养老保险的信息
 ■ 个人养老保险的信息
 ■ 信用卡的信息
 虽说不用在意自己的后事。
 即使是少量财产、即使家人关系和睦,也可能产生纷争...148
 ● 不引起财产纷争的解决方法
 ■ 我的财产笔记
 什么都不做而悄然辞世就是最佳选择吗?
 在人生的终点,该怎样谢幕...152
 ● 思考人生临终的含义
 ■ 思考自己的临终
 从“天国”传达给“这个世界”的讯息。
 首先设想一个能代表自己的“讯息”...156
 ● 在“天国”的我如果能够俯瞰“这个世界”
 ● 死亡并非结束,而是永恒
 ■ 我这个人
 后记...160
 |  
         
          | 內容試閱: |   
          | 生活中,周围的物品真的适合你吗? “断舍离式”人生的临终
 放手不需要的物品,人生更快乐
 断舍离并非只是单纯的“物品收纳理论”。它既是活出自我的智慧,也是一种实践。通过反复询问自己“到底不需要什么东西”,“到底需要什么东西”,就能够真正看清楚自己的需求。随之而来的,便是头脑中涌现出“活着真愉快”以及“活着真有趣”这样的想法,断舍离就是以这样的状态为目标。作为最浅显的“提问”,我们常常从身边的“物品”开始着手思考,因而断舍离常常被误认为“等同于扔掉物品”。
 扔掉物品怎么能算是一种生存观呢?可能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当家里的东西堆积如山、乱糟糟的时候,请对自己提两个问题:“令我犹豫不决、无法扔掉的物品到底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如此犹豫?”例如“因为是岳母送的东西,所以无法扔掉”。至于为什么,是因为“觉得对不住岳母的一番好意”,“要是被发现扔掉了,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等,心中抱有对岳母的顾虑和恐惧感。可以说无法扔掉的东西都不是单纯的物品,因为它体现出了自己的内心。
 断舍离以“物品”为对象,对自我反复提问:“为什么?”“自己原本想怎样处理?”针对各种对象进行思考,得到感悟。
 这将成为迈向更加美好人生的第一步。
 “轻松”的生活,是基于对人生问题的分析
 不论是谁,临死的时候都希望“这辈子没有遗憾”。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洒脱放手,在临终的时候才会觉得“这辈子活得坦坦荡荡”。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我未曾想过要让家人为自己送终,也没有想过在自己家中进入长眠。临终的时候,“虽然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些遗憾,但是这辈子活得很愉快”,只要有这样的想法,我就很知足了。
 断舍离是追寻“有趣的人生”而必需的“生存工具”。放手不需要的物品,选择适合自己的物品。保持简单而愉悦的状态,人生每一天都会变得无比美好。
 这种状态就是所谓的“好心情”,为了保持这份好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我总是反复询问自己该采取怎样的行动。但即便如此,人们随着年龄渐长,身边不需要的物品越来越多,进而迷失了真正适合自己的物品。年龄渐长,“身边物品不断增加的同时,扔掉物品的行动力也日渐降低”。
 大多数人都希望愉快、自我地生活,但随着年龄增长,无力改变现状便匆匆迎来人生的终结。生后留下的不仅是悔恨,还有垃圾和堆积如山的物品,这样的人生实在是可悲。
 意识到人生终有一死,就能明白现在自己该采取什么行动,然后付诸实践。在身心俱疲之前,不如一起来清理一次自己的人生吧。
 没错,当你手中拿着这本书的时候,就是开始断舍离的最佳时机。
 断舍离的基本准则
 断 为了避免过度摄取……
 ■ 人们总喜欢在空着的地方摆放点什么东西,不管是物品还是计划。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现代人的心中满是压力。
 ■ 满大街都是“便宜、优惠、免费” 之类诱惑性的宣传语,有的物品和信息就是通过这些途径悄悄来到你的身边。所以尤其要提防这些“圈套”。
 舍 为了避免过度堆积……
 ■ 我们总是以“浪费”为借口,对于扔掉物品感到犹豫不决。很多人觉得“浪费”是“因为舍不得用,所以根本不需要用”。因此在实际舍弃物品时,尤其要重视对“浪费”的误解。
 ■ 舍弃并非目的。之前的“选择和决断”更为重要。舍弃只是结果。
 离 为了和自己以外的物品构筑愉悦的关系……
 ■ 从宏观的角度审视事物,培养客观性。
 ■ 不断询问自己:和事物构筑怎样的关系性,才能获得愉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