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这样吃 长得高 临床营养师和新手父母的儿童营养指南 专注解决0到16岁孩子营养问题
			》
 售價:HK$ 
			57.2
 
  《 
			暗黑历史书系·古代战争史
			》
 售價:HK$ 
			107.8
 
  《 
			索恩丛书·马克斯·韦伯:跨越时代的人生
			》
 售價:HK$ 
			108.9
 
  《 
			无路之路
			》
 售價:HK$ 
			65.8
 
  《 
			棒针编织阿兰花样背心马甲
			》
 售價:HK$ 
			65.8
 
  《 
			大明300年 推演关键性事件 锁定冲突 重构大明300年棋局 剖析帝国兴亡的核心规则
			》
 售價:HK$ 
			74.8
 
  《 
			时刻人文·西汉官吏的选任与迁转(郡县起,三公终,揭示西汉两百年官吏迁转的制度逻辑)
			》
 售價:HK$ 
			129.8
 
  《 
			陵迟:鲁国的困境与抗争 精装
			》
 售價:HK$ 
			96.8
 
 
 | 
         
          | 內容簡介: |   
          | 金玉萍*的《电视实践--一个村庄的民族志研究》研究的是新疆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村庄——托台村村民的日常生活电视实践。研究主要使用民族志方法,运用日常生活实践理论,从托台受众的电视实践出发,考察其使用方式、特点及意义,并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从中发现电视实践是否和如何呈现受众的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重构日常生活。本书在研究方法及内容上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所研究的对象是电视已经融入日常生活并发挥持久影响的村庄,研究问题具有长期性和代表性。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适合从事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科研人员,该专业师生,以及对新疆维吾尔族社会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 目錄: |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追寻生活情境中的受众:研究缘起及新受众研究述评
 一、研究缘起
 二、新受众研究的兴起:回归生活情境的受众
 三、新受众研究的发展:身份认同研究与技术转向
 四、中国受众研究:发展传播学的路径与局部突破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第三节 受众研究中的民族志:方法及应用
 一、受众研究中民族志方法的发展及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二、我国与西方民族志方法受众研究的不同理论取向
 三、本研究中民族志方法的运用
 第四节 国家、族群与权力关系:研究路径及研究框架
 第二章 日常生活与电视
 第一节 理解日常生活
 一、哲学视野中的日常生活研究
 二、文化理论与日常生活
 三、日常生活的智慧: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理论
 第二节 电视与日常生活
 一、电视:时间与空间的中介物
 二、本体安全与转换客体:电视安全感的来源
 三、秩序的支撑:电视与惯例、仪式、传统
 四、日常生活、电视研究与权力关系
 第三章 托台:日常生活中电视实践的场景
 第一节 托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一、托台村概况
 二、托台村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分层
 三、社会变迁中的托台村
 第二节 基层政权与意识形态的国家在托台
 一、村庄有形空间中的国家权力
 二、国家的福利支持
 三、基层政权和“准政府”村委会的组织方式
 四、村庄文化与意识形态建设
 第三节 族群传统与托台日常生活
 一、亲缘关系与地缘关系并重的社会
 二、作为日常生活联系纽带的伊斯兰教:共享仪式与清真寺
 三、族群集体记忆的延续:木卡姆与坎儿井
 第四章 整体观视域下的托台村电视使用:物、技术与媒介
 第一节 电视、家与家庭生活:作为物的电视
 一、托台村电视机的出现与普及
 二、“家”的空间布局与电视
 三、电视与托台村家庭生活
 第二节 无线、有线与卫星:作为技术的电视使用
 一、三种电视接收技术的共存
 二、经济、政治/政策与电视接收技术
 三、有线与卫星:经济制约下的屈从者与政策缝隙中的抵制者
 第三节 联系、安全以及分离的需要:托台村民眼中的电视媒介
 一、认知功能:家庭生活空间的延伸
 二、情感体验:日常生活安全感的维持
 三、阶层划分与熟人社会体系的维护:闲暇时间与电视
 四、被拒绝的电视:道德约束及其他
 第五章 托台受众的电视节目接触和解读:选择、挪用与改造
 第一节 电视接触与年龄、性别、节目语言
 一、代际关系视角下的家庭收看模式
 二、电视收看的性别差异
 三、节目语言:界限、学习工具与突破的边界
 第二节 国内电视节目接触
 一、研究中新闻、专题、电视剧文类的确定
 二、新闻节目接触:权力来自遥远的地方
 三、专题节目接触:对族群文化传统视角节目的偏爱
 四、电视剧电影接触:族群伦理道德观支配下的观看
 第三节 外语电视节目接触
 一、国外电视频道接触概况
 二、卫星电视接收技术的采纳:传统与现代框架下父辈与年轻人的置换
 三、收看外语电视节目的偏好: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的寻求
 第四节 选择、挪用与改造:托台受众日常电视实践方式
 一、节目语言:划分边界、工具性挪用与寻求文化归属感
 二、节目解读:以参照式与身份认同解读为主导
 三、节目解读中国家的层级性和族群观念的建构
 第六章 托台受众媒介使用及其应用:家庭媒介技术分布与事件
 媒介化
 第一节 托台村的媒体格局
 一、托台家庭大众媒介拥有量
 二、托台受众媒体接触情况
 三、托台受众媒体接触时间
 第二节 托台受众大众媒介使用特征
 一、组织权力、身份、资本等与大众媒介使用
 二、教育、娱乐和族群观念建构的替代性补偿:家用媒介中影碟机的使用
 第三节 国家、族群与事件媒介化
 一、农民麦西莱甫:和谐主题下族群文化的彰显和国家的隐匿
 二、甜瓜拍卖会:发展主题下国家的在场和对族群文化的征用
 第七章 电视实践、日常生活重构与认同
 第一节 托台日常生活电视实践图景
 一、受众接收的去意识形态化
 二、文本解读中国家观念的层次性
 三、电视技术使用与节目接触受族群文化规范的影响
 四、日常电视实践与道德、工具和情感
 第二节 电视实践与日常生活重构
 一、电视实践与日常生活特性
 二、创造流动的社会空间界限
 三、本体安全和转换客体:提供新的安全感来源
 四、秩序的支撑:重构村民的仪式化生活
 第三节 电视实践与认同
 一、媒介与认同研究
 二、需要澄清的几个概念: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族群认同
 三、认“同”与求“异”:电视实践表征下边界的形成与变动
 四、时空维度中的电视与认同:使用与影响之间
 第八章 实践中的电视使用:理论修补与现实思考
 一、日常生活实践背后的逻辑:对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理论的思考
 二、现实思考:民族国家共同体建构的可能路径
 三、研究存在的不足、后续研究与研究结论的适用性
 附录
 附录一 托台村分布示意图
 附录二 访谈提纲
 附录三 家庭电视收看记录
 附录四 农民麦西莱甫侧记
 附录五 甜瓜拍卖会侧记
 附录六 田野调查图片选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传播与中国”研究文丛怔稿启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