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棒针编织阿兰花样背心马甲
			》
 售價:HK$ 
			65.8
 
  《 
			大明300年 推演关键性事件 锁定冲突 重构大明300年棋局 剖析帝国兴亡的核心规则
			》
 售價:HK$ 
			74.8
 
  《 
			时刻人文·西汉官吏的选任与迁转(郡县起,三公终,揭示西汉两百年官吏迁转的制度逻辑)
			》
 售價:HK$ 
			129.8
 
  《 
			陵迟:鲁国的困境与抗争
			》
 售價:HK$ 
			96.8
 
  《 
			梁启超:维新1873—1898
			》
 售價:HK$ 
			96.8
 
  《 
			黑格尔世界史哲学疏证:自由诸形态论
			》
 售價:HK$ 
			96.8
 
  《 
			广雅·法史万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撷英(通过礼与法、情与法的关系,展现法律史背后的文化史。)
			》
 售價:HK$ 
			86.9
 
  《 
			要有光
			》
 售價:HK$ 
			75.9
 
 
 | 
         
          | 內容簡介: |   
          | 李嘉诚有与众不同的经营智慧,他以“诚”为商,赢得了世人的钦佩。他坦露过"积善必有善报"的个人修养和心得,提炼过*名的"游泳哲学"、"成功四字诀"等,“诚”赢天下。苏山编写的《诚赢天下李嘉诚10堂商道公开课》从“势、勤、诚、和、稳、戒、准、远、才、情”这十个字出发,解读李嘉诚的商道哲学。 |  
         
          | 目錄: |   
          | 第l课 “势”篇——借势而为
 本课导读
 大势一:潮汕儿郎
 大势二:借势香港地区
 大势三:地产为王
 时势与运气——李嘉诚眼中的“势”
 第2课
 “勤”篇——天不负勤
 本课导读
 勤者一:穷且益坚
 勤者二:勤学不辍
 勤者三:搏击长江
 勤者四:老当益壮
 勤者五:慈善和对公益的热心
 勤者富:李嘉诚谈“勤”
 第3课
 “诚”篇——唯诚唯信
 本课导读
 诚信之一诺千金,虽予不取
 诚信之实事求是,不虚不美
 诚信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诚信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以诚立身:李嘉诚谈“诚”
 第4课
 “和”篇——和气生财
 本课导读
 以和为贵,日后仍有“兄弟”做
 人和之同行相亲,闻所未闻
 人和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人和之一视同仁,和睦与共
 为富亦仁:李嘉诚谈“慈善”
 第5课
 “稳”篇——不动如山
 本课导读
 行慎寡悔,方能应万变
 现金为王,控制负债
 多元经营,跨业扩张
 一成思胜,九成虑败
 传承人脉,稳健过渡
 欲思动,先求稳
 第6课
 “戒”篇——无欲则刚
 本课导读
 一戒贪:盲目扩张,经营大忌
 二戒骄:扎实求进,一步一停
 三戒奢:俭以养德,奢以败家
 四戒名:盛名之下,犹自坚定
 五戒私:以理治企,事业常青
 自制力:李嘉诚谈“克制”
 第7课
 “准”篇——一击必中
 本课导读
 长江实业,“骑牛”上市
 斗智为上,巧战置地
 以小博大,人主和黄
 顺市储备,逆市收购
 有备而发:李嘉诚谈“商业”
 第8课
 “远”篇——智者远虑
 本课导读
 风起云涌之立定香港
 时代危机之能源帝国
 为国储才之教育为本
 远见才有卓识:李嘉诚谈“远见”
 第9课l
 “才”篇——千金求将
 本课导读
 人才之不拘一格
 人才之李门女将
 人才之青年才俊
 人才之知人善用
 人才之唯才是宝
 李嘉诚谈用人
 第1O课
 “情”篇——感恩从善
 本课导读
 知恩图报重情义
 从善如流,善莫大焉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老板养活员工VS员工养活公司
 人去求生意,还是生意来求人
 善待部下,就是善待自己
 有能力就要为人类谋幸福
 人情投资,利在长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经商的终极使命就是创造幸福
 忧国忧民,拳拳爱国心
 奉献爱心,回报社会
 今日的付出,明天的希望
 发展不忘家乡人,致富不疏家乡情
 结语:成功的“图腾”
 |  
         
          | 內容試閱: |   
          | 熟悉李嘉诚的人都知道,李嘉诚是香港人,公司总部在香港,生活在香港,如果了解得详细一点的话,还有可能知道李嘉诚还是香港《基本法》的起草人之一,是有名的“太平绅士”,可以说,李嘉诚俨然就是一个香港人的典型。 然而,李嘉诚却并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香港人。
 他与当年许多迁往香港的一代移民一样,来自广东的潮汕地区。潮汕人闯香港,甚至都成为了一个模式,为香港的崛起和繁荣提供了无法想象的推力。而我们的推演,也将从潮汕这个地方开始。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与美国、英国、法国等签订了屈辱的《天津条约》,条约规定增开潮州府等十处为通商口岸。选定澄海县沙汕头一带,那时汕头并不为人所熟知,其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但汕头一带引潮汕三江出海口,北通海峡台湾海峡,身靠南海,其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成为潮州府属的中心港口。至咸丰九年十二月初九日潮州府如期对美开市,在汕头港把门岛——妈屿岛上设立“潮海关”。二十世纪初,汕头埠逐渐成为潮州府属的滨海重镇,其工商繁华,已崛起成为连接穗、港、沪及海外的新兴港口。1904年梅县松口人张煜南等看准这里有巨大的发展潜质,便倾力组建潮汕铁路有限公司,兴建从潮州府所在地直达汕头埠的铁路。
 1906年,潮汕线铁路筑成,又配置“潮汕号”机车头并通了车。由此“潮汕”一词开始传播开来。可见,潮汕人自清末就有几个特质,一是接触英美的商业文明早;二是敢闯敢干;三就是生活条件不太好。这三点共同孕育了后来被誉为“潮州郎”精神的商业文化。
 1928年7月29日,日后享誉世界的李嘉诚诞生于中国广东省潮州府海阳县府城北门街面线巷今属潮州市湘桥区的一个书香世家。
 潮汕是粤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潮洲人大批移居海外,始于明清。潮汕海外贸易发达,“商人重利轻别离”,“安土重迁”意识淡薄。潮人的迁徙,不可仅仅归结为贫穷。积极开拓,是潮汕的独特文化。
 潮洲人的迁徙,还不同于山东人闯关东,宁波人闯上海,他们的足迹仍在国内,而潮洲人则放眼海外。
 1861年汕头开埠,每年输出的契约华工达数万。
 据广东海关史统计,1 876~1898年,从汕头经香港或直达东南亚的华人有150万,其中绝大部分为潮洲人。大部分劳工是出于自愿的,他们心怀憧憬,前赴后继,蔚然成风。
 潮洲人是极富冒险精神和开拓意识的。他们移居海外,劳工逐年递减,商人与年俱增。这股海外移民潮,到1949年才渐渐停息。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在香港的潮州人有一百多万,占了香港总人口的六分之一还多。他们绝大多数仍以潮州人自居,以潮州人为荣。既是潮州人,又是香港人,他们永远很自豪。
 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大的氛围中,尽管接受的是传统家教,也不可能不受其影响。在潮汕,处处流传着海外游子建业致富的传奇故事,即使失望多于希望,仍构成潮洲人涉海闯荡的原动力。而一水之隔的香港,成为潮汕地区劳工流向的最大流人地。这种甘于冒险、积极进取的“潮州精神” 后来因为一首《爱拼才会赢》被全球华人所熟知。我们很难估量,这种族群性格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李嘉诚,但可以肯定地说,他父亲李云经当年做出的这个决定,成为了这个成功故事开始的一个起点。
 潮州人这个身份,还远远不止是一种精神那么简单,它还代表了一种归属和认同。在李嘉诚14岁丧父那年,家里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困难境地,而让李嘉诚得以成为“茶楼伙计”,渡过难关并学到了人生第一课的一位恩人——茶楼老板,便是潮洲人。李嘉诚的第二任老板,后来的岳父庄静庵,也是潮州人。翻开李嘉诚的人脉履历,许许多多在他人生重要节点出现并帮助他的,正是那些素不相识的老乡。势成则事成,潮州人这个身份,给李嘉诚事业的起步,带来了太多太多。
 我们也许可以这么说,李嘉诚乘的第一个“势” ,便是在香港闯荡的潮汕人。P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