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牛津西方音乐史(卷四):20世纪早期音乐
》
售價:HK$
261.8

《
英格兰的扩张
》
售價:HK$
96.8

《
不焦虑的立体几何:学透稳拿分
》
售價:HK$
87.8

《
海外中国研究·洪亮吉:清朝士大夫的生存之道
》
售價:HK$
74.8

《
数据资本大时代
》
售價:HK$
86.9

《
激情耗尽(精装彩插典藏版)
》
售價:HK$
65.9

《
人鼠之间 长谷(诺奖得主斯坦贝克再次书写大时代洪流之下小人物的悲喜命运,感动人心的世纪之书)
》
售價:HK$
75.9

《
鲍文家庭系统治疗
》
售價:HK$
152.9
|
內容簡介: |
西昌学院图书馆是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本书以该图书馆为例,分别从国内外图书馆研究现状、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分析、图书馆管理研究、图书馆资源建设研究、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和图书馆读书感悟六个章节内容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图书馆的后续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
關於作者: |
张亚君,,汉族。西昌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硕士。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教材一本,获得专利三项。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学、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董艳珍,,汉族。本科学历,西昌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发表论文10余篇。研究方向:水产养殖。
任碧凤,,汉族,本科学历,西昌学院图书馆助馆。发表论文2篇。研究方向:图书馆创新服务。
|
目錄:
|
第一章国内外图书馆研究状况……………………………………………………1
第一节对图书馆的理解及其发展状况…………………………………………1
第二节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16
第三节本书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25
第二章高校图书馆发展研究…………………………………………………… 27
第一节新建本科院校西昌学院图书馆现状………………………………… 27
第二节西昌学院图书馆发展问题及思考…………………………………… 30
第三节西昌学院图书馆发展趋势分析……………………………………… 34
第四节新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 42
第五节西昌学院图书馆新技术方面的分析………………………………… 52
第三章图书馆管理研究………………………………………………………… 69
第一节图书馆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69
第二节西昌学院图书馆的民族区域特点及管理…………………………… 72
第三节图书馆发展的新形势………………………………………………… 82
第四节图书馆服务提升策略………………………………………………… 86
第四章图书馆资源建设研究…………………………………………………… 88
第一节西昌学院资源建设概述……………………………………………… 88
第二节高校图书馆学术资源的成本—效益分析概述………………………102
第三节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构建开放知识服务平台的新思考……………114
2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创新与实践
第四节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图书采访工作研究……………………………122
第五节图书馆编目工作研究…………………………………………………132
第六节西昌学院图书馆流通部工作研究……………………………………166
第七节数字图书馆建设探析…………………………………………………174
第八节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点及管理……………………………191
第九节西昌学院图书馆学术交流体系变化对其软环境的影响……………196
第十节我国高校图书馆3D 打印服务调研及建议…………………………199
第五章图书馆的育人功能………………………………………………………206
第一节当代大学生常见问题…………………………………………………206
第二节关于发挥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思考………………………………208
第三节图书馆资源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211
第四节浅析图书馆资源对大学生的人生指引………………………………225
第五节高校图书馆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信息服务功能………………………247
第六节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探索…………………………252
第六章图书馆阅读文化建设研究………………………………………………264
第一节关于阅读文化的几点理解……………………………………………264
第二节高校图书馆对阅读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问题的分析………………286
第三节对历史文献的几点说明………………………………………………290
第四节《史记》《汉书》和《汉代思想史》中黄老思想与汉初政治探析………301
第五节对《汉书》中汉宣帝“偃武兴文”政策的解读…………………………305
第六节浅论《资治通鉴》中的礼治与德治思想………………………………313
第七节《自达尔文以来:自然史沉思录》感悟……………………………………319
参考文献……………………………………………………………………………3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