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蝴蝶的世界:它们的自然史与多样性
			》 
			 售價:HK$ 
			140.8
			 
			 
	
			  
			《 
			礼记训纂  全2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
			》 
			 售價:HK$ 
			162.8
			 
			 
	
			  
			《 
			可持续盈利 可再生战略变革释放企业发展潜力(剖析当下环境挑战,探讨企业应对策略,推动企业可持续盈利)
			》 
			 售價:HK$ 
			74.8
			 
			 
	
			  
			《 
			拒斥死亡(文明本质上是一场抵御死亡恐惧的集体英雄主义骗局)
			》 
			 售價:HK$ 
			76.8
			 
			 
	
			  
			《 
			牛津通识读本·世相I(中英双语 全五册)收录《全球化面面观》《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国际移民》《人
			》 
			 售價:HK$ 
			214.5
			 
			 
	
			  
			《 
			什么是教育 “轴心时代”提出者雅斯贝尔斯毕生教育思想精华
			》 
			 售價:HK$ 
			74.8
			 
			 
	
			  
			《 
			创建强势品牌(典藏版)
			》 
			 售價:HK$ 
			130.9
			 
			 
	
			  
			《 
			美绘聊斋志异
			》 
			 售價:HK$ 
			131.8
			 
			 
	
 
       | 
     
      
      
         
          | 編輯推薦: | 
         
         
          |  
            《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2015》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 
         
       
      
      
      
      
         
          | 內容簡介: | 
         
         
          |  
            《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以“原创、品质、专业”为价值纬度,研究媒介融合及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新闻业,通过对年度变化的敏锐观察、重大问题的深入分析、中国场域的理论阐释,不断推动中国新闻业的发展进步和本土新闻学研究水平的提升。
           | 
         
       
      
      
      
         
          | 關於作者: | 
         
         
          |  
            张志安,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大数据传播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人才。国家网信办网研中心特约研究员,我国首部政府组织编写的《新闻记者培训教材2013》作者之一。2006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2011年7月起转至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生产社会学、媒介融合与传媒转型、互联网与国家治理等。主持或参与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等课题,主编或撰出版《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报道如何深入》《记者如何专业》等10余本著作,在SSCI或CSSCI中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曾获中国新闻史学会“首届国家学会奖”之杰出青年奖、第二届全国新闻传播学科优秀论文奖、广东新闻金钟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及《新闻与传播研究》十佳优秀论文等。
           | 
         
       
      
      
      
      
         
          | 目錄: 
           | 
         
         
           
            前言
 第一辑年度专题:媒介融合与媒体转型
 传媒转型:中国为何不是一个例外?
 传媒精英谈媒体融合、商业模式重构和媒体人再造
 中国报业的融合转型:现状、趋势和对策
 2014年媒体融合主要案例及点评
 2014年以来传统媒体转型的四个模式及其利弊
 第二辑年度报告
 2014年十大传媒事件盘点
 2014中国新闻评论年度观察
 2014中国新闻摄影年度观察
 2014中国数据新闻年度观察
 2014中国公益报道与公益媒体年度观察
 2014中国新闻法制年度观察
 2014年中国媒体职业道德与伦理批评综述
 2014年中国互联网监管述评
 第三辑调童报告
 中国媒体外籍新闻从业者生态调查报告
 2014年中国新闻节目收视回顾
 2014年中国新媒体使用行为调查报告
 2014年中国媒体移动端影响力研究报告
 移动新闻的使用情境及用户体验要素分析
 移动新闻的生产——对新华社发布、澎湃、网易和今日头条的内容分析比较
 第四辑观察评论
 媒体人的转型与坚守
 编营分离制度及新闻专业主义的重建:企业的能动性与可能性
 2014中国新闻业研究年度观点
 新闻业的未来:兼论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
           | 
         
       
      
      
      
         
          | 內容試閱: 
           | 
         
         
           
            从现实情况来看,不少都市报开始采取“事业部制”,即以行业条线整合采编和经营人员,统一协调整个条线的新闻生产和广告经营,工序分段,独立核算。这种设置策略背后的逻辑,实际上就是把采编和经营部门相互打通,采编人员也开始深度介入经营任务,以整合营销的方式来替代单纯的广告售卖。过去一年,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甚至新闻寻租的恶性事件多有发生,也从侧面说明采编和经营部门之间的防火墙行将拆除,新闻生产的价值取向变得更加市场化、商业化,原本强调的专业伦理正在变化和重构。
 4.移动新媒体影响力大,但盈利能力弱
 2014年,全国多家都市报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继续发力,重心由微博移至微信、移动客户端,持续推出多款新媒体产品,借助都市报的采编资源优势,在内容及品牌影响力上取得较高水平。例如,《北京青年报》推出的“团结湖参考”“政知局”微信公众号,《东方早报》旗下的“澎湃新闻”和“饭局阅读”“识局”微信公众号,均获得受众及行业内不错的反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