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亲子战争:全景解读2-6岁孩子的行为与心理,32个精选案例化解幼儿常见教养问题 》 售價:HK$ 65.8 ![]() 《 胡僧东来:汉唐时期的佛经翻译家和传播人 》 售價:HK$ 107.8 ![]() 《 电磁频谱中的战斗: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电子战飞机、作战与装备 》 售價:HK$ 107.8 ![]() 《 书法常识 》 售價:HK$ 39.6 ![]() 《 胡雪岩经商十二条戒律(识人·驭势·守财·破局;不读胡雪岩,枉谈经商道!) 》 售價:HK$ 54.8 ![]() 《 普林斯顿历史学研究指南 》 售價:HK$ 103.8 ![]() 《 即用是体:阳明学深度解读 》 售價:HK$ 280.8 ![]() 《 山河在:一部鲜活的抗战史(1931—1945) 》 售價:HK$ 269.0 |
| 內容簡介: |
| 从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初,德意志审美现代性话语逐渐发展为独特的文化启蒙景观。张政文、张园、王熙恩、郭玉生、施锐编*的《德意志审美现代性话语研究》通过对德意志地理人文条件与民族性格等文化要素的考察,对康德、黑格尔、费希特、谢林等人审美现代性理论基础的解析,对神话诗学、希腊想象、审美教育问题的重新探讨,清晰而立体地再现了这一重大历史景观。这不仅为我们重新认识审美现代性话语提供了视角,也为我们如何展开文化启蒙提供了启示。 |
| 目錄: |
|
第一章 德意志文化启蒙与审美现代性
第一节 德意志审美现代性建构的文化生态要素 一 德意志审美现代性的地理成因与帝国基因 二 德意志审美现代性的民族文化生态特质 三 德意志审美现代性的市民文化生态情境 四 德意志审美现代性的启蒙思想文化生态情致 第二节 康德的审美现代性设计与启蒙理念 一 理性现代性的内部断裂 二 审美现代性对理性现代性的调整 三 审美现代性的启蒙目的论 四 审美现代性中的艺术理解 第三节 费希特美学中的审美现代性肌质 一 同一自我在行动:艺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技艺 二 同一自我在社会:精神文化中的艺术在场 三 同一自我在艺术:艺术的自律 四 同一自我在历史:艺术与人类的未来 第四节 黑格尔的和解概念与审美现代性新筹划 一 黑格尔的问题与方法:和解 二 面向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解 三 立足现实:人与社会的和解 四 回归生活:人与自我的和解 第五节 谢林的艺术启蒙论与审美现代性重构 一 浪漫:启蒙的自我批判与重建 二 艺术:审美现代性的分化与超越 三 神话:历史逻辑的人性回归与认同 第二章 德意志审美现代性的“神话诗学”话语 第一节 德意志浪漫派神话诗学建构的社会情境 一 意义危机:启蒙运动的弊病 二 意义拯救:浪漫主义运动的旨趣 第二节 谢林神话诗学的理论建构 一 自然哲学 二 先验哲学 三 同一哲学 第三节 谢林神话诗学的自然建构 一 从艺术哲学到神话诗学 二 神话是一 切艺术的永恒质料 三 神话的显现手段:象征 第四节 谢林神话学说的历史建构 一 希腊神话 二 基督教神话 三 神话是重构历史的话语 第五节 新神话自由审美拯救 一 神话与启蒙的纠缠 二 德意志浪漫派的新神话转向 三 德意志浪漫派新神话诗学的政治视野 第三章 德意志审美现代性的“希腊想象”话语 第一节 德意志启蒙与身份重构 一 德意志启蒙与人文主义传统 二 德意志启蒙中的“文化与政治”问题 三 德意志身份重构问题 第二节 温克尔曼与德意志“希腊想象”的范式确立 一 温克尔曼与德意志启蒙 二 温克尔曼与“希腊美的理想” 三 “拉奥孔”问题 第三节 歌德、席勒与“古典希腊” 一 歌德、席勒与“古典希腊”的“完整性”问题 二 歌德、席勒与“古典希腊”的“理想性”问题 三 歌德、席勒与“古典希腊”的自由问题 第四节 黑格尔、谢林、荷尔德林与“艺术希腊” 一 黑格尔的“艺术希腊”想象与“艺术的终结”问题 二 谢林的“艺术希腊”想象与神话问题 三 荷尔德林的“艺术希腊”想象与“艺术宗教”问题 第四章 德意志审美现代性的美育话语 第一节 德意志审美现代性美育话语的缘起 一 古希腊至17世纪的美育理论 二 德意志审美乌托邦理论话语的产生 第二节 德意志审美现代性美育话语的建构 一 德意志美育理论的启蒙话语 二 批判哲学体系中的审美教育 第三节 德意志审美现代性美育话语的成熟 一 “完整的人”与审美教育 二 自然目的性与道德目的性的冲突与弥合 第四节 德意志审美现代性美育话语的转向 一 无神时代的审美拯救 二 “超人”式的拯救之途 第五节 德意志审美现代性美育话语的重构 一 间离化与史诗剧的教育功能 二 爱欲解放与审美乌托邦的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