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在城在乡:清代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的空间透视(清史研究丛书新编)
》
售價:HK$
108.9

《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全新增订本 带你领略西域诸国的风土人情
》
售價:HK$
50.6

《
法律解释:来自其他学科和私人文本的视角
》
售價:HK$
96.8

《
世界戏剧史(第10版)
》
售價:HK$
327.8

《
琴道新论 琴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
》
售價:HK$
107.8

《
从帝国到共和国1299至1938:土耳其的现代化转型之路
》
售價:HK$
94.6

《
儒学、数术与政治 灾异的政治文化史(第二版) 陈侃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重要问题的力作 博雅史学论丛中国
》
售價:HK$
107.8

《
百病食疗科学搭配饮食 对症食疗调养 花小钱防大病 家庭常备书
》
售價:HK$
52.8
|
| 內容簡介: |
|
高顺全编著的《基于语法化理论的汉语兼类虚词 习得顺序研究》尝试在语法化框架下开展理论导向的 汉语习得顺序研究。以17个现代汉语主要兼类虚词为 对象,采取“构拟-验证”的研究方法,严格按照“ 基于语法化顺序构拟习得顺序一通过汉语中介语语料 库多角度考察分析得出客观习得顺序-对比验证构拟 顺序和客观习得顺序之间的一致性”这一操作程序, 发现兼类虚词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语法化顺序与习得顺 序之间存在高度的一致性。这一结论验证了兼类虚词 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基本一致的假设。本书在汉 语虚词二语习得顺序研究方面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和 方法视角,研究结论可以为汉语国际教育相关语法项 目的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顺序提供有益参考。
|
| 目錄:
|
得顺序
3.1 “在”的意义和用法
3.2 “在”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构拟
3.2.1 语义关联顺序
3.2.2 历时发展顺序
3.2.3 “在”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构拟
3.3 “在”的习得情况考察
3.4 讨论
4 “和”类虚词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
4.1 意义和用法分类
4.1.1 “和”
4.1.2 “跟”
4.1.3 “与”和“同”
4.2 “和”类虚词的语法化顺序及其习得顺序构拟
4.2.1 历时发展顺序
4.2.2 “和”类虚词语法化的路径
4.2.3 “和”类虚词的语法化顺序及其习得顺序构拟
4.3 “和”类虚词的习得情况考察
4.3.1 “和”
4.3.2 “跟”
4.3.3 “与”和“同”
4.4 讨论
4.4.1 “和”“与”
4.4.2 “跟”“同”
4.4.3 “和”类虚词的语法化顺序与习得顺序
5 “因(为)”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
5.1 意义和用法分类
5.2 “因”和“因为”的语法化顺序及习得顺序构拟
5.2.1 “因”和“因为”的历时发展
5.2.2 “因”和“因为”的语法化顺序及其习得顺序构拟
5.3 “因”和“因为”的习得情况考察
5.3.1 “因”
5.3.2 “因为”
5.4 讨论
5.4.1 “因”
5.4.2 “因为”
5.4.3 对“因”和“因为”习得顺序的解释
6 “只是”和“不过”的语法化顺序与习得顺序
6.1 意义和用法分类
6.1.1 “只是”
6.1.2 “不过”
6.2 “只是”和“不过”的语法化顺序及其习得顺序构拟
6.2.1 “只是”的语义关联和历时发展
6.2.2 “不过”的语义关联和历时发展
6.2.3 “只是”和“不过”的语法化顺序及其习得顺序构拟
6.3 “只是”和“不过”的习得情况考察
6.3.1 “只是”的习得情况
6.3.2 “不过。”和“不过:”的习得情况
6.4 “不过3”的语法化及其习得情况考察
6.4.1 “不过3”的语法化程度及其习得顺序构拟
6.4.2 “不过3”的习得情况考察
6.5 讨论
6.5.1 “只是”和“不过”的语法化顺序与习得顺序
6.5.2 副连兼类虚词的语法化顺序与习得顺序
6.5.3 兼类虚词“不过”的语法化顺序与习得顺序
7 “可”和“可是”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
7.1 “可”和“可是”的意义和用法
7.1.1 “可”
7.1.2 “可是”
7.2 “可”和“可是”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构拟
7.2.1 “可”的各个用法之间的语义关联和历时发展顺序
7.2.2 “可是”的各个用法之间的语义关联和历时发展顺序
7.2.3 “可”和“可是”各个用法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构拟
7.3 “可”和“可是”的习得情况考察
7.3.1 “可”
7.3.2 “可是”
7.4 讨论
8 “尽管”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
8.1 “尽管”的意义和用法
8.2 “尽管”的语法化顺序及其习得顺序构拟
8.3 “尽管”的习得情况考察
8.4 讨论
9 “就是”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
9.1 “就是”的意义和用法分类
9.2 “就是”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构拟
9.2.1 历时发展顺序
9.2.2 “就是”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构拟
9.3 “就是”的习得情况考察
9.4 讨论
10 “还是”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
10.1 “还是”的意义和用法
10.1.1 “还是,”
10.1.2 “还是:”
10.2 “还是”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构拟
10.2.1 语义关联顺序
10.2.2 历时发展顺序
10.2.3 “还是”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构拟
10.3 “还是”的习得情况考察
10.4 讨论
11 “同时”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
11.1 “同时”的意义和用法分类
11.2 “同时”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构拟
11.3 “同时”的习得情况考察
11.4 讨论
12 “甚至”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
12.1 “甚至”的意义和用法
12.2 “甚至”的语法化顺序及其习得顺序构拟
12.2.1 语义关联顺序
12.2.2 历时发展顺序
12.2.3 “甚至”的语法化顺序及其习得顺序构拟
12.3 “甚至”的习得情况考察
12.4 讨论
13 “那么”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
13.1 “那么”的意义和用法
13.1.1 “那么,”
13.1.2 “那么,”
13.2 “那么”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构拟
13.2.1 语义关联顺序
13.2.2 历时发展顺序
13.2.3 “那么”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构拟
13.3 “那么”的习得情况考察
13.4 讨论
14 总结:兼类虚词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的共性与个性
14.1 兼类虚词的语法化模式和语法化顺序
14.2 兼类虚词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的一致性
14.3 研究启示与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