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北境之王:“白刃”奥斯瓦尔德与不列颠七国时代
			》
 售價:HK$ 
			118.8
 
  《 
			2025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年度报告
			》
 售價:HK$ 
			379.5
 
  《 
			中国折纸动画
			》
 售價:HK$ 
			74.8
 
  《 
			如何了解一个人
			》
 售價:HK$ 
			75.9
 
  《 
			木石交响:日本古都与欧陆遗产的千年对话
			》
 售價:HK$ 
			87.8
 
  《 
			中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自我评估问题研究
			》
 售價:HK$ 
			88.0
 
  《 
			蝉鸣震耳欲聋
			》
 售價:HK$ 
			75.9
 
  《 
			刘心武谈《三言》(冯梦龙文学经典“三言”原著的替代性通俗读本)
			》
 售價:HK$ 
			74.8
 
 
 | 
         
          | 內容簡介: |   
          | 《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理论与实例(传播研 究工作坊)》的上部着力勾勒西方女性主义批判传播 研究的理论、主要议题与质化方法。论*的下部是作 者曹晋就本土社会传播情境中存在的社会性别不平等 的专题研究。作者把传播现象与传播结构遮蔽的社会 性别不平等问题放置于支配(dominance)与从属 (subordination)的社会“结构”问题的分析之中 ,希望解构媒介再现与传播科技使用的“社会性别平 等”的种种霸权结构与迷思假象。论*资料翔实、论 证严谨,兼顾国际与中国视野,不失为一部问题意识 深刻的批判传播理论力作。 |  
         
          | 目錄: |   
          | 导论1 一、批判取向的“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2
 二、“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领域的理论、议题与方法4
 三、本土“媒介与社会性别”的专题研究7
 上篇 理论部分
 第一章 “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领域的理论建构17
 一、女性主义批判思想与传播研究的结合18
 二、后学思潮与女性主义的力量汇聚20
 三、传播政治经济学与女性主义的联结25
 第二章 刻板形象、制度批判与受众分析31
 一、媒介文本再现的两性刻板形象31
 二、社会性别歧视的制度批判37
 三、受众分析42
 四、结论45
 第三章 抗争的途径:妇女与另类媒介51
 一、当代妇女另类媒介生产的语境52
 二、妇女另类媒介的特征56
 三、妇女另类媒介与新社会运动59
 第四章 “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中的质化方法68
 一、质的研究69
 二、符号学分析71
 三、传播民族志的运用75
 下篇 专题研究
 边陲城市的女同健康热线研究87
 一、研究动机、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87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探讨88
 三、热线电话的产生与通话内容的分析89
 四、热线电话与公共政策、本土女同运动95
 中国大陆另类媒介的生产:以《朋友通信》为例101
 一、研究动机、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101
 二、文献综述103
 三、《朋友通信》的栏目分析104
 四、研究发现与讨论109
 体育明星的媒介话语生产:姚明、男性气质与国家形象127
 一、研究动机、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128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探讨129
 三、姚明、男性气质与国家形象132
 “言而无信”的母职:上海家政钟点女工凤英的手机使用分析145
 一、研究动机、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145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探讨148
 三、上海家政钟点女工凤英的手机使用分析150
 四、“言而无信”的母职158
 时尚杂志与都市女性生活方式166
 一、时尚杂志的市场空间与社会分层167
 二、时尚杂志与都市女性生活方式的关联170
 三、时尚杂志与都市女性生活方式互动的再思考174
 男性时尚杂志与后殖民国家西方资本的扩张179
 一、研究动机、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179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探讨180
 三、中国男性时尚杂志《时尚先生》的实证研究182
 四、中国男性时尚杂志、国际版权贸易与中国的男性气质建构186
 附录
 媒介与社会性别话语分析:《女性主义媒介研究》书评197
 批判传播理论的境界
 后记
 |  
         
          | 內容試閱: |   
          | 例如在观察本土女同性恋社群如何利用信息传播科技的研究中,西方女性主义社会学家质疑笔者的研究为什么认同女同性恋者隐藏起来,以电话交流替代游行抗议运动?因为她们西方的女同性恋运动就是以集体现身的示威游行来抗争的,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笼罩下,现身的代价是惨重的,如果以西方学者的论点来观察本土女同志,那么研究者就是在复制西方观念,不切中国实际,反而给被研究者增加新的压制力量。再如对家政钟点女工的研究,在参与她们日常生活的观察中,面对难以解决的家庭矛盾与妇女的悲苦命运,你可以质问为什么女工不离婚?因为研究者的独立自强和稳定的经济收入可以在物质与精神上都不依靠男性,但处于家政女工的境遇是不能轻易离婚的,女工的农村家庭面子、经济负担、子女抚养和缺乏保证的弹性收入等因素都决定了她们不能够轻易离婚。 2.深度访谈
 访谈是获得资料的研究性交谈方式,形式包括结构的、半结构的、非正式的和回忆式的,采用个别独立交谈或是小组集中的集体交谈,这要因具体研究项目而定。如果做女同性恋的热线电话研究,最好是先通过电话个别交谈,切忌集体访谈,因为这个社群的身份暴露问题是研究者必须高度警惕的,必须尊重对方的要求与感受。在具体研究中,访谈内容的选择与技巧非常关键。
 首先,注意克服先人为主的笼统的概念,应以实际的访谈内容来塑造对研究问题的具体认识,因为“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往往居于权威、主导的地位,研究者决定用哪个理论框架,怎么推演假设、界定概念、设计问卷。被研究者(提供信息资料者)处于一个被动的、被审问的地位,他/她只能按研究者所设定的框架、所界定的概念和以研究者的话语来表达他/她的经历。研究者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大,其实只看到他/她想看到的现象,找到他/她想找到的资料。研究者本身的先念(preconception)和偏见(biases)往往在没有被检验的情况下影响着知识的创造和再创造。”(熊秉纯,2001:19)例如主流新闻报道普遍认为80后作为独生子女往往缺少责任心,是垮掉的一代,但这就以城市化的80后一代人的享乐的一般情况遮蔽了农村80后一带人在城市打工帮助农村家庭的艰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