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法律解释:来自其他学科和私人文本的视角
》
售價:HK$
96.8

《
世界戏剧史(第10版)
》
售價:HK$
327.8

《
琴道新论 琴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
》
售價:HK$
107.8

《
从帝国到共和国1299至1938:土耳其的现代化转型之路
》
售價:HK$
94.6

《
儒学、数术与政治 灾异的政治文化史(第二版) 陈侃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重要问题的力作 博雅史学论丛中国
》
售價:HK$
107.8

《
百病食疗科学搭配饮食 对症食疗调养 花小钱防大病 家庭常备书
》
售價:HK$
52.8

《
大肠肿瘤的前沿诊疗方法
》
售價:HK$
140.8

《
历史的谜局
》
售價:HK$
85.8
|
| 編輯推薦: |
|
近代中国西学东渐之风潮,改变了有识之士思考民族国家前途的时空观念。新的时空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近人理解古今之变的思维方式,再造了近代中国的文化政治。如何在中国问题的内在脉络中探究近代变革的深刻意义,乃是有待深入开掘的重要路向。就此而言,重新审视近代中国的文化政治与知识建构之间不断变动的复杂关系,当为相关研究领域的核心议题之一。
|
| 內容簡介: |
《思想与方法:近代中国的文化政治与知识建构》是2014年由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思想与方法:近代中国的文化政治与知识建构"国际高端对话暨学术论坛会议文集。为迎接2015该论坛的再次召开,此次将2014年论坛成果集结出版。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思想与方法:近代中国的文化政治与知识建构》汇编了海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著名学者,如法兰西学院院士、人文及政治学院院士巴斯蒂,哥廷根大学汉学讲座教授施耐德,四川大学杰出教授罗志田等人的阐述,希望通过高层次的思想交锋,探讨如何在中国问题的内在脉络中探究近代变革的深刻意义。
|
| 關於作者: |
|
方维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从事中西比较诗学、比较文学、海外汉学研究。
|
| 目錄:
|
目录
叙言:概念的历史分量3
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中的“未来”
罗志田:天变:近代中国“道”的转化
王汎森:晚清以来的“复合性思维”
罗志田:评《中国近代思想中的“未来”》
[德]施耐德(Axel Schneider):“进步”“未来”观念之我见——对王汎森著述的点滴评议
[法]巴斯蒂(Marianne Bastid-Bruguière):刍议罗志田论近代中国“道”的转化与文化演变
方维规:“鞍型期”与概念史——兼论东亚转型期概念研究
[日]铃木贞美:概念体系史的研究方法——从范式转换到概念体系编制史
章清:知识?政治?文化:晚清接纳“新概念”之多重屏障
黄克武:俗世化与近代中国的思想变迁
张志强:“经典时代”还是“子学时代”?——“中国哲学史”的叙述开端与“中国文明的主体性”问题
孙江 黄东兰:作为事件的他者——近代中日历史教科书里的前近代叙述
王中江:近代中国“自然”观念的诞生
王扬宗:“西学中源”说与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兴起
[日]沈国威:严复科学思想的渊源:从培根到穆勒
许纪霖:天下主义夷夏之辨及其在近代的变异
曹新宇 黄兴涛:欧洲称中国为“帝国”的早期历史考察
陈建华:“共和”的遗产——简论民国初期文学文化的转型
杨联芬:“恋爱”作为关键词:清末民初新道德与新文学(1900—1920)
陈国球:“文学批评”作为中国文学研究的方法
罗钢:“被创造的传统”——《人间词话》是如何成为国学经典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