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陈舜臣近代史三部曲 甲午战争 太平天国兴亡录 走向辛亥
			》
 售價:HK$ 
			249.7
 
  《 
			希腊精神——一部文明史(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HK$ 
			85.8
 
  《 
			世界文明史(上)
			》
 售價:HK$ 
			209.0
 
  《 
			东亚朱子学研究:日本朱子学研究
			》
 售價:HK$ 
			85.8
 
  《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 文字编
			》
 售價:HK$ 
			424.8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587.6
 
  《 
			世界在前进
			》
 售價:HK$ 
			81.4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售價:HK$ 
			88.5
 
 
 | 
         
          | 編輯推薦: |   
          | 本书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采用无障碍阅读的形式,根据学生的阅读特点编写,加入了名师导航、名师导读、阅读鉴赏、知识拓展等板块,帮助学生开拓思维,为名著的阅读提供有益的补充。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由忆儿时、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六个部分组成。讲述了主人公英子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成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  
         
          | 內容簡介: |   
          |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尤其是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及其周围人们的悲欢离合的故事。 |  
         
          | 關於作者: |   
          |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她在日本大阪出生,后随父母迁居北京。13岁时父亲去世,开始帮助母亲承担照顾家庭的重任。林海音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1948年8月,林海音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为推动台湾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台湾文坛“祖母级的人物”。她的作品十分丰富,包括小说、散文、杂文、评论等,以小说创作为主。她的多篇作品被选入两岸中小学教材 |  
         
          | 目錄: |   
          | 目 录 
 冬阳·童年·骆驼队 .......................................................... 001
 
 惠安馆(一) ..................................................................... 005
 
 惠安馆(二) ..................................................................... 017
 
 惠安馆(三) ..................................................................... 030
 
 惠安馆(四) ..................................................................... 044
 
 惠安馆(五) .....................................................................
 062
 
 我们看海去(一) .............................................................. 070
 
 我们看海去(二) .............................................................. 076
 
 我们看海去(三) .............................................................. 083
 
 我们看海去(四) .............................................................. 088
 
 我们看海去(五) .............................................................. 093
 
 我们看海去(六) .............................................................. 097
 
 我们看海去(七) .............................................................. 100
 
 兰姨娘(一) ..................................................................... 104
 
 兰姨娘(二) ..................................................................... 111
 
 兰姨娘(三) .....................................................................
 118
 
 兰姨娘(四) ..................................................................... 127
 
 驴打滚儿 ............................................................................
 132
 
 爸爸的花儿落了 .................................................................
 150
 
 ◎ 附 录 ..........................................................................
 159
 |  
         
          | 內容試閱: |   
          |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 
 “夏天它们到哪里去?”
 
 “谁?”
 
 “骆驼呀!”
 
 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
 
 “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名师指津 >>>表现了“我”对骆驼的思念。妈妈的语言简短灵动,活灵活现,极为传神。)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名师指津 >>>交代了这部小说的由来。)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1960 年10 月
 
 阅读鉴赏
 
 本文是林海音为她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写的序言,其中她回忆了五岁时初到北平的几个生活片段,全文围绕骆驼队来写。冬阳为文章创设了一种情绪基调,童年揭示了本文的内容主旨,而骆驼队则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和主体。三个看似毫不相干的词语结合在一起,有着别致的诗情画意。如果是从成人的角度去看文中回忆的人和事,很容易让人觉得琐碎甚至做作,但当作者以五岁孩子的视角,用她纯真的眼睛去看这些平凡的小事时,顿时生出别样的意味。其中的童心童趣叫人忍俊不禁的同时,还流露出作者对无法挽留时光的忧伤与不舍以及那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丝丝缕缕的甜蜜。
 
 
 
 知识拓展
 
 《城南旧事》名家评语
 
 舒乙: 《城南旧事》保留了那个时期北京的生活风貌,而且它里头的民俗部分也很重,这使她的作品有很大的乡土气。
 
 铁凝:文笔细腻清秀或真挚热烈都不困难,但能够懂得幽默却不容易,须大家方可,因为幽默本身是智慧的最高形式,我喜爱林海音,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缘由。
 
 文洁若:爱尔兰人注意保存古迹,近一个世纪来,都柏林的变化不大,可是北京城,可已经变得面目皆非了。要想重温一下这座文化古都的风貌,还真得读《城南旧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