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唐代家庭:生活、生计与家风 》 售價:HK$ 107.8 ![]() 《 算法政治 》 售價:HK$ 71.5 ![]() 《 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论 》 售價:HK$ 96.8 ![]() 《 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东方编译所译丛) 》 售價:HK$ 82.5 ![]() 《 亲子战争:全景解读2-6岁儿童行为与心理,风靡全美育儿专家克莱尔亲子教养课 》 售價:HK$ 65.8 ![]() 《 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5) 》 售價:HK$ 327.8 ![]() 《 投资的心法:从传统文化视角看清投资中的规律 》 售價:HK$ 75.9 ![]() 《 如何使孩子爱上阅读:家长和教师能做些什么(基于科学原理,培养孩子阅读水平与内在动机) 》 售價:HK$ 54.9 |
| 內容簡介: |
| 本书讲诉英国学者加文孟席斯提出:发现美洲大陆的人不是哥伦布,最早实现环球航行的人也不是麦哲伦!孟席斯的郑和发现美洲说引起了世人关注,郑和率领的船队七下西洋的研究重新成为热点。郑和船队从永乐年间到宣德年间,最远到达了波斯湾、红海以及东非的土地,沿途访问了30余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大明王朝的国威,还是为了怀柔远人化解海外矛盾?是为了探索拓展明王朝的海外贸易,还是为了追寻传说中一直流亡在外的建文帝?郑和船队去过哪些地方?又留下和带走了什么?无论如何,郑和六百年前的这个壮举,极大开拓了中国人的海上视野。这一段六百年前的壮举,牵动着世人对中国历史的执着探索。 |
| 關於作者: |
| 吕承朔,男,上海社科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硕士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地方史,摩尼教文化,现就职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方向为中外关系史。 |
| 目錄: |
|
第一章
郑和人生的逆袭 1 一 从西域遗民到燕王亲随 二 时逢盛世 15 第二章 大明帝国的无敌舰队 27 一 悠久的造船历史 28 二 庞大的海上舰队 33 三 远行西洋的人们 41 四 神奇的牵星术 48 第三章 牵星过海下西洋 55 一 伺风开洋 56 二 肃清海道 64 三 朝贡与武力 91 四 走遍阿拉伯半岛 113 五 西域远国的进献 137 六 最后的远航 157 第四章 中外交流的使者 175 一 海内外留名 176 二 中西方交流 182 三 郑和与美洲 191 四 魂归何处 196 五 万国来朝的背后 200 |
| 內容試閱: |
|
2002年3月4日,英国《每日电讯报》向世界公布了英国学者加文孟席斯(Gavin Menzies)的研究报告。随后,孟席斯在英国伦敦、中国南京、昆明、北京先后举行了多场学术报告会,向世界及中国的学者和公众介绍他的研究成果。这一年的10月,孟席斯在英国出版了他的研究专著《1421年:中国发现了世界》。
其实,在孟席斯之前,早就有人议论过这些问题。在18世纪开始,就一直都有人提出中国人发现美洲的观点,18世纪法国汉学家金勒在花了大量精力研究后,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发表了一篇轰动欧洲的论文——《中国人沿美洲海岸航行及居住亚洲东部的几个民族研究》。随后又有多人在几百年间陆续发表文章,论证郑和船队在除了七下西洋到达过的亚非各地外,还曾经到达过日本和澳洲,并有考古发现。而在中国国内,如郭沫若、周谷城等历史学家,贾兰坡、吴新智等古人类学家,安志敏等考古学家,也均提到过以山顶洞人为代表的古华北人是美洲乃至澳洲、南太平洋群岛土著的祖先的观点。 孟席斯的惊世新论之所以引起轰动,除了增添了许多新的证据,还运用了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地图学、航海学、星象学、现代遗传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研究资料,并且根据当代欧洲地图记载、中国的星图和考古发现,认为中国在15世纪中叶放弃航海探索之前,在1400年初期已经绘制了世界地图,绘制者就是郑和。 庞大船队的领导者郑和,是一个西域遗民贵族的后代,也是一个成长在四处征战军队中的太监,还是一个同时信仰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的回民,更是一个伟大时代的卓越航海家。他是怎样从西南的一隅走向明王朝权力的中枢?又是怎样成为统领如此庞大的船队最高领导者?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大明王朝的国威,还是为了怀柔远人化解海外矛盾?是为了探索拓展明王朝的海外贸易,还是为了追寻传说中一直流亡在外的建文帝?郑和船队去过哪些地方?又留下和带走了什么?无论如何,郑和六百年前的这个壮举,都已经极大开拓了中国人的海上视野。这一段六百年前的尘封往事,无论它是否能真正改写历史,都牵动着许多人对中国历史的执着探索。 本书在写作中,得到了芮传明先生的大力支持,还要特别感谢余太山先生。正是在二位先生的积极倡议与亲切期望下,我才能完成这本小书。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