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企业可持续发展/ESG工作实用手册
			》
 售價:HK$ 
			50.6
 
  《 
			HR数智化转型:人机协同与共生
			》
 售價:HK$ 
			79.2
 
  《 
			范怨武讲透中医基础理论(全2册,中医临床医生范怨武历经四年精心创作)
			》
 售價:HK$ 
			118.8
 
  《 
			四海资身笔一枝:唐寅的书画人生【全球33家顶级机构珍藏,全景展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艺术世界】
			》
 售價:HK$ 
			184.8
 
  《 
			50岁后的家庭生活:中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家务劳动与孩童照料
			》
 售價:HK$ 
			140.8
 
  《 
			《正义论》导读 壹卷Yebook 理解《正义论》关于哲学、科学、社会、历史和人类未来的批判性思考
			》
 售價:HK$ 
			90.2
 
  《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平装版 全八册)
			》
 售價:HK$ 
			327.8
 
  《 
			万物皆有时:中世纪的时间与生活
			》
 售價:HK$ 
			96.8
 
 
 | 
         
          | 編輯推薦: |   
          | 我国正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代,“四个全面”、“一带一路”等时代战略布局大幕徐徐拉开,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经济运行的血脉,必将在新时期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城市金融中心是全国金融发展的中观载体,过去一年,全国金融中心建设依然火热。我们跟踪研究的31个金融中心城市整体发展动力强劲、发展格局趋于稳定,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引领了全国自由贸易账户、民营银行设立、多层资本市场建设等领域创新发展,对推动我国金融体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DI CFCI”已至第7期,我们期望形成可鉴别、可比较与可借鉴的经验,融入我国伟大的变革时代,更好促进我国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业发展。
 |  
         
          | 內容簡介: |   
          | 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DICFCI)是一项衡量中国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多因素综合评价体系,旨在为中国金融中心发展提供研究基础。第七期CDI?CFCI指数走进深圳。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深圳,一个创新之城、创造之城、创富之城、奇迹之城!35年来深圳金融几乎从“零”起步,迅速崛起为与上海、北京相比肩的中国三大金融中心之一。2006年以来,深圳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2%,2014年达到2250亿元,占GDP比重14%,金融业税收占总体税收比重超过13。骄人的业绩背后蕴含着金融业发展和金融中心建设的深刻规律,值得深入探索和发现!
 |  
         
          | 關於作者: |   
          |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 又称"中国脑库",英文缩写CDI,是经国务院总理批准成立、在业务上接受国务院研究室指导的独立研究咨询机构。综合开发研究院从1989年成立起,即以改革试验者面貌出现,是中国研究咨询机构中*先尝试市场化运作的"先行者",目前它是中国研究咨询业中规模**、积累经验*丰富、提供服务*完善、运作*成功的机构之一,首批被列为全球百家著名脑库之一的中国机构。 |  
         
          | 目錄: |   
          | 序言 上篇
 第七期CDI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逆势增长:我国金融中心整体发展动力强劲
 1.2马太效应:三大全国金融中心优势更加突出
 1.3成层分布:我国金融中心发展格局趋于稳定
 1.4东部沿海:高水平的区域竞争
 1.5北部沿海:区内差距继续扩大
 1.6南部沿海:发展速度落后全国
 1.7东北地区:整体实力有待提升
 1.8中部地区:竞争格局仍不明朗
 1.9西部地区:双头领衔区域发展
 第二章中国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
 2.1第七期CDICFCI评价方法
 2.1.1第七期CDICFCI样本城市
 2.1.2CDICFCI指标体系
 2.2第七期CDICFCI的主要结论
 2.3综合竞争力评价
 2.4分项竞争力评价
 2.4.1金融产业绩效评价
 2.4.2金融机构实力评价
 2.4.3金融市场规模评价
 2.4.4金融生态环境评价
 第三章全国性金融中心评价
 3.1总体评价
 3.2上海金融中心评价
 3.3北京金融中心评价
 3.4深圳金融中心评价
 第四章东北地区区域金融中心评价
 4.1总体评价
 4.2大连金融中心评价
 4.3沈阳金融中心评价
 4.4长春金融中心评价
 4.5哈尔滨金融中心评价
 第五章北部沿海地区区域金融中心评价
 5.1总体评价
 5.2天津金融中心评价
 5.3济南金融中心评价
 5.4青岛金融中心评价
 5.5石家庄金融中心评价
 第六章东部沿海地区区域金融中心评价
 6.1总体评价
 6.2杭州金融中心评价
 6.3南京金融中心评价
 6.4苏州金融中心评价
 6.5宁波金融中心评价
 6.6无锡金融中心评价
 6.7温州金融中心评价
 第七章南部沿海地区区域金融中心评价
 7.1总体评价
 7.2广州金融中心评价
 7.3厦门金融中心评价
 7.4福州金融中心评价
 第八章中部地区区域金融中心评价
 8.1总体评价
 8.2武汉金融中心评价
 8.3郑州金融中心评价
 8.4长沙金融中心评价
 8.5合肥金融中心评价
 8.6南昌金融中心评价
 第九章西部地区区域金融中心评价
 9.1总体评价
 9.2成都金融中心评价
 9.3重庆金融中心评价
 9.4西安金融中心评价
 9.5昆明金融中心评价
 9.6乌鲁木齐金融中心评价
 9.7南宁金融中心评价
 中篇
 2014年中国金融中心金融创新报告
 第十章全国性金融中心创新实践
 10.1自贸区的金融改革
 10.2民营金融发展突破
 10.3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10.4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10.5金融新兴业态发展
 第十一章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创新实践
 11.1利用资本市场融资
 11.2加快金融机构集聚
 11.3落实重大金融政策
 11.4促进金融特色发展
 第十二章北部沿海区域金融中心创新实践
 12.1***融资租赁机构集聚
 12.2**融资获得突破性发展
 12.3财富管理金融试验区建设
 12.4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对接
 12.5积极探索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第十三章东部沿海区域金融中心创新实践
 13.1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
 13.2民营金融发展创新突破
 13.3探索跨境金融业务创新
 13.4金融发展创新引导政策
 第十四章南部沿海区域金融中心创新实践
 14.1南沙金融改革创新
 14.2重大金融平台建设
 14.3金融创新业态发展
 14.4区域金融特色发展
 第十五章中部区域金融中心创新实践
 15.1促进小微金融发展
 15.2促进科技金融发展
 15.3促进金融产业集聚
 15.4创新政府政策引导
 第十六章西部区域金融中心创新实践
 16.1创新科技金融服务
 16.2直销银行上线运营
 16.3促进民营金融发展
 16.4突出区域金融特色
 16.5创新财政资金投入
 下篇
 深圳金融中心发展报告
 第十七章深圳金融中心发展概况
 17.1金融市场发展
 17.2深圳银行业发展
 17.3深圳证券业发展
 17.4深圳保险业发展
 17.5深圳私募基金业发展
 17.6深圳期货业发展
 17.7深圳创业投资业发展
 17.8深圳小额贷款业
 17.9深圳信用担保行业
 17.10深圳信用评级业
 17.11深圳互联网金融业
 17.12小结
 第十八章深圳金融中心回顾
 18.1发展历程
 18.2发展成就
 18.3基本经验
 18.4战略意义
 第十九章深圳金融中心评价
 19.1综合竞争力评价
 19.2金融产业绩效评价
 19.3金融机构实力评价
 19.4金融市场规模评价
 19.5金融人才环境评价
 19.6金融商业环境评价
 19.7小结
 第二十章深圳金融业国际化
 20.1金融机构国际化
 20.2金融业务国际化
 20.3金融人才国际化
 20.4金融环境国际化
 20.5国际比较
 20.6小结
 第二十一章深圳金融中心发展展望
 21.1打造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21.2加强金融市场建设
 21.3加强金融国际化发展
 21.4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
 21.5大力发展私募金融
 21.6大力发展产业金融
 21.7大力发展民营金融
 附录一:主要指标说明
 附录二:深圳金融中心经济与金融发展指标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