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售價:HK$ 
			88.5
 
  《 
			高句丽史
			》
 售價:HK$ 
			184.1
 
  《 
			随他们去:别把精力浪费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
			》
 售價:HK$ 
			81.4
 
  《 
			聊斋志异:2025全新插图珍藏白话版(全4册)
			》
 售價:HK$ 
			588.8
 
  《 
			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
			》
 售價:HK$ 
			199.4
 
  《 
			风起红楼:百年讹缘探秘
			》
 售價:HK$ 
			221.8
 
  《 
			跑外卖:一个女骑手的世界
			》
 售價:HK$ 
			68.4
 
  《 
			封关运作背景下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丛书)
			》
 售價:HK$ 
			85.8
 
 
 | 
         
          | 編輯推薦: |   
          | ★超有创意的科幻点子 ★超有诚意的推荐阵容
 ★超值得期待的新锐科幻作家
 2014中国好书获奖作家刘慈欣、科幻大师王晋康、何夕推荐
 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吴岩作序。
 |  
         
          | 內容簡介: |   
          | 《完美末日》是新锐科幻作家刘洋的代表作。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古河是一位物理学博士生,他跟随导师进行时间机器的研发,因为实验的一个偶然失误,他们发现了在2018年将会出现一个时间壁垒,在壁垒出现的那一刻时间将会停滞,没人知道会发生什么。
 为了解决这个空前的危机,全世界倾尽所有进行突破壁垒的研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研究产生突破进展的时候,科学家们发现穿过壁垒的人,他们的意识会随机进入任何人的身体里,也就是说你不再是你了。
 随着倒计时的临近,全球富豪开始把财富分发给穷人,以确保穿过壁垒之后自己依旧是个有钱人。
 90%的国家无需护照自由通行;所有公立机构全面免费,死刑废除;全球国家成立地球联盟;战争停止,国界消失,尼基系数降低到0.05,所有人都成了百万富翁……
 |  
         
          | 關於作者: |   
          | 刘洋,凝聚态物理学在读博士,新锐科幻作家,技术乐观主义者。 在《新科幻》《科幻世界》《文艺风赏》等杂志发表科幻小说十余万字,作品也多次在《北京文学》《小说月报》等纯文学刊物转载,并连续三年入选中国科幻小说的年选。
 |  
         
          | 目錄: |   
          | 序 勾股
 单孔衍射
 坏掉的时光机
 重力虫
 二维战争
 迷雾
 时振
 姐妹
 昆仑
 园丁
 说书人
 井中之宙
 十五岁的装卸工
 红盖头
 后记
 |  
         
          | 內容試閱: |   
          | 一 输运 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就像没有绝对纯净的单晶硅一样。古河再次从痛苦中领悟到这个道理。
 看起来一切都很美好:公开的招聘、笔试和面试,所有评阅的试卷和成绩都可以联网查询,还有层层的监督机构,投诉举报制度,繁琐得甚至让人觉得有些过分。但是自己又一次落选了。
 从公布的信息来看,获聘的是一个三流大学的本科生。当然,并不能以学历来判断能力的高低,可是他那局长侄子的身份又不得不让人心生疑惑。有人举报过,可是那人的笔试和面试分数都很漂亮,漂亮得让人找不出任何瑕疵。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只会让人更加憋屈。
 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我们很难知道,在外表的公平下面,到底包裹着什么东西。
 就像晶体一样。他想,肉眼所能看到的永远只是表面。再漂亮的晶体,内部都一定充满了缺陷、位错和扭曲。
 “古河,你太急躁了!”读博的时候,导师常常这么说他。
 是的,他也这么觉得。很多时候,他也想静下心来,认真地盯着一个方向做下去。他脑海中总有一个影子,那是在徐迟的报告文学中出现的陈景润。几十年如一日地盯着一个课题做下去,这何尝不是陈景润的幸运。可是时代变了,这是一个发条总是紧绷着的年代。被裹挟在国内的科研氛围里,所有人都紧跟着最新、最热门的潮流,这样才可以更快、更多地发论文。就像渔民紧随鱼汛,大把撒网。很多真正重要的东西,反而没有人去做。
 原因很简单:难啃的硬骨头,短时间又怎么熬出浓汤来呢?论文至上。一篇混毕业,五篇找个好老板,十篇就可以在国内高校里评个副教授了。
 在浮躁的时代,没有人能静如止水。每个人都像在水中做布朗运动的小颗粒,在热运动的海洋里,踉踉跄跄,被撞得东倒西歪。更何况他还有个正在上小学的弟弟和常年瘫在床上的母亲。古河这几天嘴角总是上火起泡,毕业前一段时间也是这样。那时,他跟着导师做的是一个面上项目—“快子纠缠态时间输运系统”,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指向未来的单向时光机。这个项目在几十年前曾经热门过,但是因为其中的重重困难,现在已经鲜有人跟进了。导师是一个传统的物理学家,严谨、认真、执着,独立在这个领域研究了近三十年。刚来的时候,他觉得导师的行为近乎偏执—对于这样一个明显没有什么前途的方向,何苦要盯在上面,耗尽自己的一生呢?
 可是很快,巨大的惊喜就击中了他们。通过一个巧妙的算法,他们绕过了拦在路上的最大的绊脚石,接下来展现在他们面前的,竟然是无比平坦的大道。他和导师在激动中度过了难忘的一个月:每天起早摸黑地推导公式,然后在计算机上编好模拟的程序,拿到国家超级
 计算中心去验算—结果非常理想。几次数值模拟的结果都完美地支持了他们的理论。
 很快,他们在实验室里做出了一个原型机。他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实验的那天,夕阳的余晖透过窗帘,映红了整个实验室。他颤抖着拿起一块单晶硅,放在原型机的传输舱里。在一阵轻微的“嗡嗡”声后,再次打开舱门,里面是一片虚无。
 他和导师尽情地欢呼,大叫,流泪,然后大口喘息。眼前的一切都那么明亮,像镀上了一层钻石薄膜。
 “哥哥,你今天为什么一直在笑?”
 “哈,小云,很快我们就可以搬家啦!”
 “搬家?”
 “是啊,过一阵子,咱们就搬到城里去住,而且找最好的医院给妈妈治病。好不好?”
 小云使劲地点了点头。
 古河看着弟弟灰扑扑的头发,心里再次涌起一股紧迫感。弟弟和母亲还在城郊的棚户区住着,那里紧挨着一个大型的垃圾填埋场。空气中总是漂浮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恶臭。屋里屋外,锅碗瓢盆,桌椅板凳,不管什么东西,仔细擦拭干净后,不到十分钟,便又落满了灰。
 |    |